一种基于声波识别的报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3667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声波识别的报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报警设备和若干个接收端设备;所述报警设备,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标识按钮的选择,生成对应所选择的标识按钮的声纹信息,并将所述声纹信息进行播放;其中,每个标识按钮对应于不同的预设自然灾害;所述接收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声纹信息,并对所述声纹信息进行解码,配对与解码的结果相对应的报警信息,根据所述报警信息进行报警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避免依赖于网络通信以及通信网络信号,减少消耗后台服务资源,无需终端接入避免消耗极大的服务器资源,避免接收端设备需要长时间保持联网状态来实现报警操作,有效提高接受端设备进行报警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行报警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行报警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声波识别的报警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紧急报警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声波识别的报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公共安全领域的报警系统都应用上了信息技术,现有的报警系统基本都是通过网络协议进行报警信息的传递,由服务器和客户端组成,服务器可以部署在云端或者局域网内,客户端可以终端设备或者手机,平板,电视等载体设备。
[0003]但现有通过网络协议进行报警信息传递的报警系统,严重依赖网络通信,无论是通过4G网络信号,wifi信号还是有线网络信号,本质上都是依赖运营商的网络信号。在地震,台风等恶劣自然灾难面前,由于基站损毁会造成通信不可达,同时,报警系统极大消耗后台服务资源,客户端(接收端)与服务需要进行长连接,海量的末端设备接入,需要消耗极大的服务器资源,导致运营成本较高,其次,末端消费级设备具有不可控因素,末端设备(例如手机)是一个移动载体,不能保证7*24小时的联网状态,到意外灾害发生时可能导致不能技术通知。
[0004]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长时间且稳定传播报警信息的报警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声波识别的报警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长时间且稳定地传播报警信息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声波识别的报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报警设备和若干个接收端设备;所述报警设备,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标识按钮的选择,生成对应所选择的标识按钮的声纹信息,并将所述声纹信息进行播放;其中,每个标识按钮对应于不同的预设自然灾害;所述接收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声纹信息,并对所述声纹信息进行解码,配对与解码的结果相对应的报警信息,根据所述报警信息进行报警操作。
[000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报警设备包括主机和号角;所述主机,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标识按钮的选择,得到所选择的标识按钮对应的音频文件,将所述音频文件进行编码,从而生成声纹信息;所述号角用于将所述声纹信息进行播放。
[000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收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声纹信息,并对所述声纹信息进行解码,配对与解码的结果相对应的报警信息,根据所述报警信息进行报警操作,具体为:所述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声纹信息后,对所述声纹信息进行解码,并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声纹存储库中配对与解码的结果相匹配的图文报警信息,将所述图文报警信息进行播报;其中,所述声纹存储库中存储有不同声纹信息所对应的图文报警信息。
[000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收端设备在对所述声纹信息进行解码之后,还用于:
将解码后的声纹信息标记为已识别信息,并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被标记为已识别信息的声纹信息后,则无需处理。
[00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收端设备还用于:在解码后的声纹信息经过所述预设时间之后,将该声纹信息中已识别信息的标记进行删除。
[0011]作为优选方案,每个报警设备均存在有一个进行声纹信息播放的预设范围;任意一个接收端设备在所述预设范围中均能接收到至少一个报警设备播放的声纹信息。
[0012]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报警设备的数量大于等于2,且第一报警设备播放第一声纹信息时,则其余的报警设备还用于接收并转发第一报警设备播放的第一声纹信息。
[00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其余的报警设备还用于接收并转发第一报警设备播放的第一声纹信息,具体为:所述其余的报警设备接收第一报警设备播放的第一声纹信息,在经过预设误码时间之后,转发第一声纹信息。
[0014]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接收端设备包括移动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带屏终端设备。
[0015]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报警设备响应于用户对标识按钮的选择,进而生成相关的声纹信息进行播放,使得接收端设备能够接收到声纹信息后进行解码并进行相关的报警操作,避免依赖于网络通信以及通信网络信号,同时减少消耗后台服务资源,在进行海量终端播报报警信息时,无需终端接入避免消耗极大的服务器资源,通过声纹信息的接收与解码能够避免接收端设备需要长时间保持联网状态来实现报警操作,有效提高接受端设备进行报警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声波识别的报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地震报警声纹信息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泥石流报警声纹信息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声波识别的报警系统的布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声波识别的报警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报警设备和若干个接收端设备。
[0019]所述接收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声纹信息,并对所述声纹信息进行解码,配对与解码的结果相对应的报警信息,根据所述报警信息进行报警操作。
[0020]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所述接收端设备包括移动终端、计算机设备和带屏终端设备。
[0021]需要说明的是,接收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带显示屏的终端硬件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计算机处理设备、户外大屏等公共场合设备、专用声纹解码与运行的终端设备等,能够稳定且长时间保持对报警设备所发送的声纹信息进行接收。
[0022]所述报警设备,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标识按钮的选择,生成对应所选择的标识按钮的声纹信息,并将所述声纹信息进行播放;其中,每个标识按钮对应于不同的预设自然灾害。
[0023]需要说明的是,预设自然灾害包括但不限于海啸、洪水、泥石流、山火、地震、台风等,报警设备中的每个标识按钮对应于不同的预设自然灾害,可示例性地,当发生泥石流灾害时,用户和管理员能够在报警设备中选择泥石流的标识按钮,则报警设备则会根据所选择的泥石流标识按钮来生成相关的声纹信息。
[0024]进一步地,报警设备由人为操控,当突发任意一种预设自然灾害时,报警设备的用户或管理员能够对报警设备中表示相应预设自然灾害的标识按钮进行选择,进而生成相关的声纹信息,作为示例性方案,可参阅图2和图3,图2为地震报警的声纹信息,图3为泥石流报警的声纹信息,不同的声纹信息即代表不同种类的自然灾害报警。
[0025]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每个报警设备均存在有一个进行声纹信息播放的预设范围;任意一个接收端设备在所述预设范围中均能接收到至少一个报警设备播放的声纹信息。
[0026]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声信号的传播距离有限,而自然灾害主要发生于某一特定的区域内,因此一般情况下一个报警设备即可完成对周围接收端设备报警播放,若在出现较大范围的自然灾害,例如:台风等,则一个接收端设备可能在两个报警设备相交的范围中接收到两个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声波识别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报警设备和若干个接收端设备;所述报警设备,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标识按钮的选择,生成对应所选择的标识按钮的声纹信息,并将所述声纹信息进行播放;其中,每个标识按钮对应于不同的预设自然灾害;所述接收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声纹信息,并对所述声纹信息进行解码,配对与解码的结果相对应的报警信息,根据所述报警信息进行报警操作。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波识别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设备包括主机和号角;所述主机,用于响应于用户对标识按钮的选择,得到所选择的标识按钮对应的音频文件,将所述音频文件进行编码,从而生成声纹信息;所述号角用于将所述声纹信息进行播放。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声波识别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端设备用于接收所述声纹信息,并对所述声纹信息进行解码,配对与解码的结果相对应的报警信息,根据所述报警信息进行报警操作,具体为:所述接收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声纹信息后,对所述声纹信息进行解码,并在所述接收端设备的声纹存储库中配对与解码的结果相匹配的图文报警信息,将所述图文报警信息进行播报;其中,所述声纹存储库中存储有不同声纹信息所对应的图文报警信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声波识别的报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天王子兵林弟明德张常华朱正辉赵定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保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