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4579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包括小卫星本体、调节模块、对接模块和信号接收板;对接模块包含锁体和锁舌;锁体包含基体、第一传动齿辊、第二传动齿辊、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方便,只需将锁舌插入锁体的基座中,在插置过程中,通过传动过程,限位卡板弹出插嵌入限位卡槽内,定位效果极佳,在卫星发射后,不会出现在极端环境下的脱落的情况,保证安装的信号接收板的位置调节的精准度与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信号接收板内安装反光组件,能够对于大多数强光进行反射,避免小卫星在强光照射下的负面影响,提高了卫星及其他部件的使用寿命。件的使用寿命。件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信号接收板
,尤其涉及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航天领域也逐步快速发展起来,航天领域内包含的模块有很多,其中小卫星就是航天领域内比较常见的结构,小卫星顾名思义就是体积不大的卫星,按照规范来说,一般把重量小于一吨的卫星称为广义的小卫星,小卫星内还可以根据大小不同分为微小卫星与纳米卫星,卫星在发射以后要与地面保持联系,则需要卫星信号接收板,卫星信号接收板可有效实现卫星与地面的信息传递。
[0003]卫星信号接收板在安装在卫星上后,往往都需要配套调节装置,用于对于卫星信号接收板的位置调节,以便于卫星信号接收板可更加有效及精准的接收信息,但如今的许多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在进行接收板安装时,需要使用到许多额外的零件进行组合固定,安装极为不方便,同时卫星在送入太空后,由于环境的变换,安装结构易脱落,故障率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
技术介绍
中所涉及到的缺陷,提供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卫星信号接收板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小卫星本体、调节模块、对接模块和信号接收板;所述对接模块包含锁体和锁舌;所述锁体包含基体、第一传动齿辊、第二传动齿辊、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所述基体为一端开口的空心长方体,包含第一基体端壁以及依次首尾垂直固连的第一至第四基体侧壁,其中,第一基体侧壁平行于第三基体侧壁,且第一基体侧壁、第三基体侧壁上设有对称的工作孔;所述第一传动齿辊、第二传动齿辊平行设置在所述基体内,其轴线均垂直于所述第二基体侧壁,第一传动齿辊一部分从第一基体侧壁的工作孔传出至基体外,第二传动齿辊一部分从第二基体侧壁的工作孔传出至基体外,且第一传动齿辊、第二传动齿辊均能够自由转动;所述第一锁扣、第二锁扣结构相同,均包含承载块、被动齿条、限位卡板、M个锁扣弹簧,M为大于等于1的自然数;所述承载块为长方体,包含第一承载端壁、第二承载端壁、以及依次首尾垂直固连的第一至第四承载侧壁,其中,第一承载侧壁平行于第三承载侧壁;所述第一承载侧壁上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二承载侧壁的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且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内均设有滑块;所述被动齿条设置在第一滑槽、第二滑槽之间,平行于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承载侧壁上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卡板的凹槽;所述M个锁扣弹簧均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侧壁的凹槽内,均一端和凹槽底部固连、另一端和限位卡板固连;所述第一锁扣的第一承载侧壁上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滑块均和所述第一基体侧壁的外壁固连,第一锁扣第一承载侧壁上的被动齿条和所述第一传动齿辊啮合,且第一传动齿辊位于第一锁扣的限位卡板和第一锁扣的第一承载端壁之间;第一锁扣的M个锁扣弹簧呈压缩状态;所述第二锁扣的第一承载侧壁上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滑块均和所述第三基体侧壁的外壁固连,第二锁扣第一承载侧壁上的被动齿条和所述第二传动齿辊啮合,且第二传动齿辊位于第二锁扣的限位卡板和第二锁扣的第一承载端壁之间;第二锁扣的M个锁扣弹簧呈压缩状态;所述锁舌为长方体,包含第一锁舌端壁、第二锁舌端壁、以及依次首尾垂直固连的第一至第四锁舌侧壁,其中,第一锁舌侧壁平行于第三锁舌侧壁;所述第一锁舌侧壁、第三锁舌侧壁的外壁上对称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二锁舌侧壁的主动齿条;所述第一锁舌侧壁在其上主动齿条和第二锁舌端壁之间设有用于和第一锁扣的限位卡板相配合的限位卡槽;所述第三锁舌侧壁在其上主动齿条和第二锁舌端壁之间设有用于和第二锁扣的限位卡板相配合的限位卡槽;所述第二锁舌端壁和所述信号接收板的背面固连;当锁舌插入基体中时,第一锁舌侧壁上的主动齿条和第一传动齿辊啮合、第三锁舌侧壁上的主动齿条和第二传动齿辊啮合,使得锁舌带动第一锁扣、第二锁扣朝锁舌插入的反方向滑动;当锁舌完全插入基体中时,第一锁扣、第二锁扣第一承载侧壁上的凹槽和基体错位,第一锁扣、第二锁扣的限位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梓元龚华军王新华张研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