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及断路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4268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7 1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低压电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与基座两侧配合以分别封闭基座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推杆一端插置在第一腔体内与设置在其内的辅助微动开关驱动配合,另一端凸出在壳体外部;第二推杆一端插置在第二腔体内与设置在其内报警微动开关驱动配合,另一端凸出在壳体外部;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一端均凸出在基座的基座首端外部,基座还包括设置在其基座尾端且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进线口和第二进线口;所述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紧凑,体积小,便于安装且安全性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所述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断路器,有利于节约断路器的内部安装空间。的内部安装空间。的内部安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及断路器


[0001]本技术涉及低压电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以及一种包括所述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断路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低压断路器的辅助和报警附件,其体积大,结构为非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安装使用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和断路器,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紧凑,体积小,便于安装且安全性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包括壳体、辅助微动开关、报警微动开关、第一推杆、与第一推杆配合的第一弹性复位件、第二推杆以及与第二推杆配合的第二弹性复位件;所述壳体包括基座、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基座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分别与基座两侧配合以分别封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辅助微动开关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一推杆一端插置在第一腔体内与辅助微动开关驱动配合,另一端凸出在壳体外部;所述报警微动开关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第二推杆一端插置在第二腔体内与报警微动开关驱动配合,另一端凸出在壳体外部;所述基座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基座首端和基座尾端,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一端均凸出在基座首端外部,基座还包括设置在基座尾端且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进线口和第二进线口。
[0006]优选的,所述辅助微动开关包括用于接线的第一引脚,报警微动开关包括用于接线的第二引脚,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导线插入第一进线口和第二进线口的方向。
[0007]优选的,所述基座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柱、第二导柱,以及并排间隔设置且分别与辅助微动开关限位配合的第一分隔结构和第二分隔结构;所述辅助微动开关包括设置在其主体上的两个分别与第一导柱和第二导柱配合的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以及三个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引脚,每个第一引脚一端均设置在辅助微动开关的主体上;所述辅助微动开关的三个第一引脚分别为第一下引脚、第一中引脚和第一上引脚,第一下引脚、第一分隔结构、第一中引脚之间、第二分隔结构、第一上引脚依次设置。
[0008]优选的,所述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推杆两侧的两个辅助微动开关,两组第一固定结构对称设置在第一推杆两侧且分别与两个微动开关配合。
[0009]优选的,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一推杆滑孔和第一导引筋结构,第一推杆滑孔设置在第一腔体的侧壁上且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盖板包括与第一导引结构相对且配合使用的第二导引筋结构,第一推杆滑动设置在第一推杆滑孔内,第一推杆位于在第一导引筋结构和
第二导引筋结构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滑动配合。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均为工字型结构且均包括第一横筋、第二横筋以及第一竖筋,第一横筋和第二横筋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第一竖筋的两端相连,两个第一横筋还分别与第一推杆限位配合阻止第一推杆脱出第一腔体。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推杆包括第一推杆限位段和第一推杆滑动段,第一推杆限位段与第一推杆滑动段连接的侧面与第一横筋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一推杆脱出第一腔体,第一推杆滑动段分别与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滑动配合且设有第一推杆驱动斜面,第一推杆驱动斜面与辅助微动开关的辅助微动开关按钮相对配合。
[0012]优选的,所述基座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的第二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三导柱和第四导柱,以及分别与报警微动开关限位配合且并排间隔设置第三分隔结构和第四分隔结构;所述报警微动开关包括设置在其主体上且分别与第三导柱和第四导柱配合的第三导孔和第四导孔,以及并排间隔设置的三个第二引脚,每个第二引脚的一端均设置在报警微动开关的主体上;所述报警微动开关的三个第二引脚分别为第二下引脚、第二中引脚和第二上引脚,第二下引脚、第三分隔结构、第二中引脚、第四分隔结构和第二上引脚依次并排设置。
[0013]优选的,所述基座还包括第二推杆滑孔和第三导引筋结构,第二推杆滑孔设置在第二腔体的侧壁上且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二盖板包括与第三导引筋结构相对且配合使用的第四导引筋结构,第二推杆滑动设置在第二推杆滑孔内,第二推杆设置在第三导引筋结构和第四导引筋结构之间且分别与第三导引筋结构和第四导引筋结构滑动配合。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三导引筋结构和第四导引筋结构均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三横筋和第四横筋,两个第三横筋分别与第二推杆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二推杆脱出第二腔体。
[0015]优选的,所述第二推杆包括第二推杆限位段和第二推杆滑动段,第二推杆限位段与第二推杆滑动段相连的侧面与第三横筋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二推杆脱出第二腔体,第二推杆滑动段设有第二推杆驱动斜面,第二推杆驱动斜面与报警微动开关的报警微动开关按钮驱动配合,第二推杆滑动段包括滑动段主体和滑动段凸台,两个滑动段凸台分别设置在滑动段主体的面向基座和第二盖板的两侧,每个滑动段凸台一端与第二推杆限位段相连,另一端与第四横筋限位配合以阻止第二推杆脱出第二腔体。
[0016]一种断路器,包括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在断路器合闸或分闸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或动触头机构驱动第一推杆,使辅助微动开关切换导通状态;在断路器因故障脱扣分闸时,断路器的操作机构或动触头机构驱动第二推杆,使报警微动开关切换导通状态。
[0017]本技术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为一体式独立结构,便于安装和更换,而且整体结构紧凑,节约安装空间;其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一端凸出在基座的基座首端外部,第一进线口和第二进线口设置在基座尾端,使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布局更加合理和美观,便于接线和装配。
[0018]此外,所述第一分隔结构和第二分隔结构将相邻的第一引脚分隔开,有利于增大相邻第一引脚之间的绝缘间隙和爬电距离,有利于提高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内部绝缘性能。
[0019]此外,所述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接头有利于减小第一推杆与基座、第一盖板的滑动摩擦力,一则保证第一推杆可靠流畅的动作,二来有利于延长其使用寿命。
[0020]此外,所述第三分隔结构和第四分隔结构有利于提高报警微动开关的相邻第二引脚之间的爬电距离和绝缘间隙,有利于提高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内部绝缘性能。
[0021]此外,所述第三导引筋结构和第四导引筋结构有利于减小第二推杆与基座、第二盖板的摩擦力,保证了第二推杆流畅可靠的滑动,二者有利于延长第二推杆的使用寿命。
[0022]本技术断路器,其包括所述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有利于节约断路器的内部安装空间。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去除了第一盖板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投影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去除了第一盖板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包括壳体、辅助微动开关(4a)、报警微动开关(4c)、第一推杆(5)、与第一推杆(5)配合的第一弹性复位件(6)、第二推杆(7)以及与第二推杆(7)配合的第二弹性复位件(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基座(1)、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基座(1)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侧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盖板(2)和第二盖板(3)分别与基座(1)两侧配合以分别封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辅助微动开关(4a)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第一推杆(5)一端插置在第一腔体内与辅助微动开关(4a)驱动配合,另一端凸出在壳体外部;所述报警微动开关(4c)设置在第二腔体内,第二推杆(7)一端插置在第二腔体内与报警微动开关(4c)驱动配合,另一端凸出在壳体外部;所述基座(1)包括分别设置在其两端的基座首端和基座尾端,第一推杆(5)和第二推杆(7)的一端均凸出在基座首端外部,基座(1)还包括设置在基座尾端且分别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的第一进线口(1

5a)和第二进线口(1

5c)。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微动开关(4a)包括用于接线的第一引脚(4

0a),报警微动开关(4c)包括用于接线的第二引脚(4

0c),第一引脚(4

0a)和第二引脚(4

0c)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导线插入第一进线口和第二进线口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内的第一固定结构,第一固定结构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柱(1

2a)、第二导柱(1

3a),以及并排间隔设置且分别与辅助微动开关(4a)限位配合的第一分隔结构(1

0a)和第二分隔结构(1

1a);所述辅助微动开关(4a)包括设置在其主体上的两个分别与第一导柱(1

2a)和第二导柱(1

3a)配合的第一导孔和第二导孔,以及三个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引脚(4

0a),每个第一引脚(4

0a)一端均设置在辅助微动开关(4a)的主体上;所述辅助微动开关(4a)的三个第一引脚(4

0a)分别为第一下引脚、第一中引脚和第一上引脚,第一下引脚、第一分隔结构(1

0a)、第一中引脚之间、第二分隔结构(1

1a)、第一上引脚依次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第一推杆(5)两侧的两个辅助微动开关(4a),两组第一固定结构对称设置在第一推杆(5)两侧且分别与两个微动开关(4a)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还包括第一推杆滑孔(1
‑5‑
10)和第一导引筋结构,第一推杆滑孔(1
‑5‑
10)设置在第一腔体的侧壁上且与第一腔体连通,第一盖板(2)包括与第一导引结构相对且配合使用的第二导引筋结构,第一推杆(5)滑动设置在第一推杆滑孔(1
‑5‑
10)内,第一推杆(5)位于在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之间且分别与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滑动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引筋结构和第二导引筋结构均为工字型结构且均包括第一横筋(1
‑5‑
2)、第二横筋(1
‑5‑
12)以及第一竖筋(1
‑5‑
11),第一横筋(1
‑5‑
2)和第二横筋(1
‑5‑
12)相对间隔设置且分别第一竖筋(1
‑5‑
11)的两端相连,两个第一横筋(1
‑5‑
2)还分别与第一推杆(5)限位配合阻止第一推杆(5)脱出第一腔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辅助和报警附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5)包括第一推杆限位段(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贵陈士军王以盾郭德鑫李俐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