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余热回收领域,且公开了注塑机冷却、空调供热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空压机组、热回收机、注塑机、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保温水箱、全自动加药装置、常压罐、组合空调以及冷却塔,热回收机通过管路连接空压机组的输入端,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与保温水箱之间通过管路连接,且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与保温水箱之间相互连接,保温水箱与热回收机之间通过管路连接,该注塑机冷却、空调供热及余热回收系统,通过设置了全自动加药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推块向下移动,将罐体内部的药物从罐体的内部挤出,这样能够使得药物是呈现出被挤出的状态,增加混合效果。增加混合效果。增加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机冷却、空调供热及余热回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领域,具体为注塑机冷却、空调供热及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汽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现有的余热回收系统一般设置有加药装置,但是现有的余热系统中的加药装置一般是直接注入式,无法让药物进行广角分散式加入,使得药物能够与水进行充分融合,为此我们提出了注塑机冷却、空调供热及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注塑机冷却、空调供热及余热回收系统,解决了上述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所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注塑机冷却、空调供热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空压机组、热回收机、注塑机、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保温水箱、全自动加药装置、常压罐、组合空调以及冷却塔,热回收机通过管路连接空压机组的输入端,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与保温水箱之间通过管路连接,且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与保温水箱之间相互连接,保温水箱与热回收机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注塑机通过管路与保温水箱连接,所述常压罐通过变频水泵与组合空调连接,保温水箱经过变频水泵与组合空调连接,在变频水泵与保温水箱和组合空调的连接管路处连接有全自动加药装置,组合空调连接冷却塔,冷却塔连接注塑机,注塑机根据工艺要求需要电热需求同时需要对注塑机进行冷却,冷却温度要求进水三十二度出水三十七度,大约五度温差,温度要求比较稳定,三十七度的恒温水箱的热水部分经过空调加热器水温有所降低后(由于是部分用水,水温在三十二
‑
三十七之间),小于等于三十二度时,电动阀关闭,电动阀开启,直接供应注塑机,如温度大于三十二度,则电动阀控制相反;循环水经过密闭水塔调温控制满足保证注塑机需要的冷却温度要求后再供应至注塑设备,恒温水箱,通过空压机组热回收和热回收机及部分罐冷却高温回水来保证保温水箱的恒定温度,本系统优先保证注塑机冷却需求(进出水温度三十二
‑
三十七度),保证措施首先保证储水箱的温度相对恒定和水塔的调温控制功能,通过空压热回收机系统及热泵、冷却循环部分回水来保证保温水箱的恒定温度,保温水箱恒温优先收集空压机组的热回收热量,其次是利用循环系统部分高温回水混合,最后是考虑热水机组,利用注塑机的热能回水注入冷却塔,在冬天高温低冷的环境,保持空调系统正常运转,当湿度高,温度低冷时,利用注塑机热水注入到冷却塔,使其温度高于二十度,在主机与冷却塔中
间加入一个电动阀,让注塑机的热水加入管道,使其注塑机热水可以短暂循环,足以让水塔里面的水升至二十度以上,如果不够二十度,电动阀可以将热水吸入进去,使其达到二十度以上,使其在高湿低冷的情况下,让主机进行工作,冷却除湿,起到洁净空调除湿的作用。
[0007]优选的,所述全自动加药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罐体的内部设置有能够被驱动装置驱动上下移动的推块,所述推块与罐体的内壁贴合,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安装有进药口,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设备,驱动装置驱动推块向下移动,将罐体内部的药物从罐体的内部挤出,这样能够使得药物是呈现出被挤出的状态,增加混合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罐体顶部对应气缸的输出轴上开设有圆形连接孔,所述推块对应圆形连接孔的位置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圆形连接孔套接,且连接杆与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在一起。
[0009]优选的,所述出料设备包括锥形块,所述罐体的底部开设有多个贯穿式的出料口,每个所述出料口的底部均设置有锥形块,所述锥形块的上端设置有上拉装置,当开始挤出药物的时候,上拉装置开设拉伸,锥形块向下移动,药物通过出料口与锥形块之间的间隙被喷出。
[0010]优选的,所述锥形块为锥形,这样的设置当药物喷出的时候,能够进行光交式喷出,增大喷射面积,使得后续药物混合变得更加便捷。
[0011]优选的,所述上拉装置包括插杆以及拉簧,所述罐体的底部对应锥形块位置上开设有插接槽,所述锥形块对应插接槽位置上安装有插杆,插杆与插接槽插接在一起,拉簧固定安装在插接槽的内部,插接槽与拉簧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注塑机冷却、空调供热及余热回收系统,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该注塑机冷却、空调供热及余热回收系统,本方案能够保持恒温在三十二度出水三十七度,能够利用注塑设备的热水进行利用,进行短暂循环。
[0015]2、该注塑机冷却、空调供热及余热回收系统,通过设置了全自动加药装置,驱动装置驱动推块向下移动,将罐体内部的药物从罐体的内部挤出,这样能够使得药物是呈现出被挤出的状态,增加混合效果。
[0016]3、该注塑机冷却、空调供热及余热回收系统,锥形块为锥形,这样的设置当药物喷出的时候,能够进行光交式喷出,增大喷射面积,使得后续药物混合变得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系统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全自动加药装置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全自动加药装置剖视示意图;
[0020]图4为图3中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中:1、空压机组;2、热回收机;3、注塑机;4、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5、保温水箱;6、全自动加药装置;7、常压罐;8、组合空调;9、冷却塔;10、罐体;11、气缸;12、进药口;13、连接杆;14、推块;15、出料口;16、插接槽;17、拉簧;18、插杆;19、锥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请参阅图1
‑
4,注塑机冷却、空调供热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空压机组1、热回收机2、注塑机3、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4、保温水箱5、全自动加药装置6、常压罐7、组合空调8以及冷却塔9,热回收机2通过管路连接空压机组1的输入端,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4与保温水箱5之间通过管路连接,且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4与保温水箱5之间相互连接,保温水箱5与热回收机2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注塑机3通过管路与保温水箱5连接,常压罐7通过变频水泵与组合空调8连接,保温水箱5经过变频水泵与组合空调8连接,在变频水泵与保温水箱5和组合空调8的连接管路处连接有全自动加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注塑机冷却、空调供热及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空压机组(1)、热回收机(2)、注塑机(3)、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4)、保温水箱(5)、全自动加药装置(6)、常压罐(7)、组合空调(8)以及冷却塔(9),其特征在于:热回收机(2)通过管路连接空压机组(1)的输入端,所述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4)与保温水箱(5)之间通过管路连接,且空气源热泵热水机组(4)与保温水箱(5)之间相互连接,保温水箱(5)与热回收机(2)之间通过管路连接,注塑机(3)通过管路与保温水箱(5)连接,所述常压罐(7)通过变频水泵与组合空调(8)连接,保温水箱(5)经过变频水泵与组合空调(8)连接,在变频水泵与保温水箱(5)和组合空调(8)的连接管路处连接有全自动加药装置(6),组合空调(8)连接冷却塔(9),冷却塔(9)连接注塑机(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冷却、空调供热及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自动加药装置(6)包括罐体(10),所述罐体(10)上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罐体(10)的内部设置有能够被驱动装置驱动上下移动的推块(14),所述推块(14)与罐体(10)的内壁贴合,所述罐体(10)的侧壁上安装有进药口(12),所述罐体(10)的底部设置有出料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鸿龙,
申请(专利权)人:兴鼎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