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承压房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承压房。
技术介绍
[0002]在高原等空气稀薄、气压低的环境,来自平原地区的工作人员在普通的活动板房中居住,往往会伴随着高原反应导致工作人员难以睡眠,因此在高原地区需改变房屋的室内气压,形成平原地区一样的室内环境。研究一种能承压、能转移场地使用的装配式钢结构房屋,是高原装配式建筑的一个新课题。
[0003]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全部为常压结构,房屋内外无压力差,无法解决来自平原地区的人去往高原地区时带来的高原反应。现有的压力房全为焊接结构,且体积过小,无法实现大批量人群居住,且无法模拟平原地区的大面积工作环境,对于来自平原地区的人去往高原地区无法提供有效助力。现有的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虽然能形成承压空间,但是作为固定建筑,不能随工作需求运输转移,无法满足一些工作需求。
[0004]因此,亟需研发承压建筑,既能解决高寒地带高原反应的难题,又可实现公路运输,节约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承压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1)、梁柱总成(2)以及装配式板房(3),所述梁柱总成(2)为具有承重能力的框架结构且其设置在地基(1)上;所述装配式板房(3)位于框架结构内且为一个或多个模板结构(3.1)装配而成且能承受正压或负压的密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承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板房(3)包括位于顶部、底部和侧面的多个模板结构(3.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承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式板房(3)还包括位于中间部位的模板结构(3.1),位于中间部位的模板结构(3.1)将装配式板房(3)分隔成不同的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配式承压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结构(3.1)包括密封件(3.11)、限位条(3.12)、安装框架(3.13)以及承压面板(3.14);其中,所述安装框架(3.13)的边缘上设有折边,所述密封件(3.11)以及限位条(3.12)均设置在所述折边上,所述折边上带有用于相邻模板结构(3.1)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部位;所述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香,廖金军,尹冰,刘金书,潘国智,孔明慧,孟崇崇,贺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建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