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锂稳定的纳米纤维基复合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933265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锂稳定的纳米纤维基复合固态电解质,以具有三维互通网络结构的导电聚合物纳米纤维膜为基底,电解质溶液涂覆于纳米米纤维膜表面并渗透至三维互通网络的纳米纤维膜的介微孔中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对锂稳定的纳米纤维基复合固态电解质,所述电解质溶液为丁二腈、锂盐和离子液体的混合物;解决现有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本身存在的问题,使聚合物固态电解质具有高离子电导率、优异的对锂界面稳定性、宽工作电压窗口等优点,将其应用于固态电池中,可实现固态电池高充放电能力和长循环安全工作。循环安全工作。循环安全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锂稳定的纳米纤维基复合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对锂稳定的纳米纤维基复合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二次电池,因其采用固态电解质代替有机电解液,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安全隐患,现已成为当前高效、科研院所、企业等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相比于传统的液态电池,固态电池具有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的优势。但是,固态电池中固态电解质具有固

固界面阻抗高、抵御或消除锂枝晶生长能力弱等关键技术问题。固态电解质中聚合物固态电解质由于具有优异的界面兼容性、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等优点,引起科研工作中的广泛关注。但是当前聚合物固态电解质还存在电压窗口窄、对锂不稳定、离子电导率低等缺点,现不能满足当前固态电池对电解质的特性需求,难以实现固态电池的大倍率和长循环寿命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锂稳定的纳米纤维基复合固态电解质、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解决现有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本身存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锂稳定的纳米纤维基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以具有三维互通网络结构的导电聚合物纳米纤维膜为基底,电解质溶液涂覆于纳米米纤维膜表面并渗透至三维互通网络的纳米纤维膜的介微孔中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对锂稳定的纳米纤维基复合固态电解质,所述电解质溶液为丁二腈、锂盐和离子液体的混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锂稳定的纳米纤维基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溶液中丁二腈:锂盐:离子液体的摩尔比为2~4:1~2:0.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锂稳定的纳米纤维基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为1

乙基
‑3‑
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1

乙基
‑3‑
甲基咪唑双(氟磺酰)亚胺盐、1

丙基
‑3‑
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1

丁基
‑3‑
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1

己基
‑3‑
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1

乙烯基
‑3‑
乙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1

苄基
‑3‑
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1

乙烯基
‑3‑
丁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1

苄基

2,3

二甲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亚胺盐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锂盐为双(氟磺酰)亚胺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锂稳定的纳米纤维基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聚合物纳米纤维膜为有机导电聚合物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得到的纺丝液经静电纺丝制得;所述导电聚合物纳米纤维膜的厚度为10um~200um,导电聚合物纳米纤维膜中纳米纤维直径为5nm~500n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锂稳定的纳米纤维基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敏会周洋万仁杰杨大祥柴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