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3069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包括安装平台、壳体、球面轴承、移动部、钢丝拉线、C形弹簧、机壳和夹持组件;所述安装平台包括静平台和动平台;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静平台圆心处,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静平台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球面轴承,所述球面轴承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动平台;所述移动部设置于所述静平台上,并可在所述静平台上水平移动,所述钢丝拉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移动部的移动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动平台上,所述C形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静平台和所述动平台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抓取装置灵活度较低,无法改变其倾斜角度,且夹持效率较低,降低了该装置在不同工作环境下适用性的技术问题。适用性的技术问题。适用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抓取设备
,具体涉及为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器人手爪是一种可以实现类似人手功能的机器人部件;机器人手爪是用来握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是重要的执行机构之一;
[0003]在中国技术CN212241083U提出“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该装置主要解决了现有的抓取装置结构过于复杂,使用和制作成本相对较高,导致其不利于推广的问题;该装置一定程度上简化了抓取装置的整体结构,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灵活度较低,不能改变夹持部的倾斜角度,导致其使用范围相对较窄,且夹持效率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抓取装置的工作效率。
[0004]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抓取装置灵活度较低,无法改变其倾斜角度,且夹持效率较低,降低了该装置在不同工作环境下适用性的技术问题。
[000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包括安装平台、壳体、球面轴承、移动部、钢丝拉线、C形弹簧、机壳和夹持组件;
[0008]所述安装平台包括静平台和动平台;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静平台圆心处,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静平台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球面轴承,所述球面轴承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动平台;所述移动部设置于所述静平台上,并可在所述静平台上水平移动,所述钢丝拉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移动部的移动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动平台上,所述C形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静平台和所述动平台上;所述动平台背向所述静平台一面的圆心处设有所述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所述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壳内的驱动部和夹持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端连接有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物品。
[0009]优选的,所述移动部包括位移电机、丝杠、螺母和限位板;所述壳体内至少安装有两所述位移电机,所述位移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丝杠,远离所述壳体且在所述静平台上固定有所述限位板,所述丝杠轴向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板上,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有所述螺母;所述钢丝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螺母上。
[0010]优选的,所述C形弹簧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两两对称安装于所述移动部的两侧。
[0011]优选的,所述动平台的上端面开设有圆形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对称设有螺孔,所述机壳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槽内。
[0012]优选的,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丝杠贯穿的圆形通孔。
[0013]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驱动电
机安装于所述机壳上,其输出端贯穿所述机壳并连接有所述第一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在所述机壳内,且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上均固定有所述夹持部;所述第三齿轮的上方啮合有所述第一齿轮。
[0014]优选的,所述夹持部包括至少两个夹持臂、安装凸起和减震部;所述夹持臂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齿轮或第三齿轮放置的安装缺口;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上均固定有所述夹持臂,任一所述夹持臂活动连接在所述机壳内;两所述夹持臂相邻的一端设有所述安装凸起,所述安装凸起上设有所述减震部。
[0015]优选的,所述减震部包括减震弹簧和软垫,所述减震弹簧连接在所述安装凸起上,所述减震弹簧的末端连接有所述软垫。
[0016]优选的,所述静平台和所述动平台形状相同。
[0017]优选的,所述壳体和所述机壳上均开设有条形散热孔。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9]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灵活度更高,通过移动部的移动端拉动钢丝拉线,使其钢丝拉线拉动动平台,通过与球面轴承配合产生弯曲,并通过C形弹簧确保弯曲结构中的刚度,从而使其夹持组件操作更加灵活,适用性也更强;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更加紧凑、简单,再不提高使用成本的同时,可以使其抓取装置具备较好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正面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安装平台结构示意图;
[0023]图4是本技术机壳左面剖视图。
[0024]图中:1、安装平台;11、静平台;12、动平台;2、壳体;21、球面轴承;3、移动部;31、位移电机;32、丝杠;33、螺母;34、限位板;4、钢丝拉线;5、C形弹簧;6、机壳;7、夹持组件;71、驱动部;711、驱动电机;712、第一齿轮;713、第二齿轮;714、第三齿轮;72、夹持部;721、夹持臂;722、安装缺口;723、安装凸起;724、减震弹簧;725、软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6]请参阅图1,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包括安装平台1、壳体2、球面轴承21、移动部3、钢丝拉线4、C形弹簧5、机壳6和夹持组件7。
[0027]安装平台1包括静平台11和动平台12;壳体2安装于静平台11圆心处,壳体2远离静平台11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球面轴承21,球面轴承21的一端连接有动平台12;移动部3设置于静平台11上,并可在静平台11上水平移动,钢丝拉线4的一端连接在移动部3的移动端,另一端连接在动平台12上,C形弹簧5的两端分别连接在静平台11和动平台12上;动平台12背向静平台11一面的圆心处设有机壳6,机壳6内设有夹持组件7;夹持组件7包括安装于机壳6内的驱动部71和夹持部72,驱动部71的驱动端连接有夹持部72,用于夹持物品。
[0028]本装置中由移动部3的移动端在静平台11上进行水平移动,并通过钢丝拉线4拉动动平台12,通过动平台12与球面轴承21的配合,使其动平台12的一端发生弯曲,C形弹簧5在弯曲过程中可以确保弯曲后结构的刚度,同时保证整个结构的弯曲方向,当动平台12发生弯曲后,夹持组件7中的驱动部71和夹持部72也同步发生倾斜,从而使其能够适用于不同工作环境中的夹持要求。
[0029]为提高移动部3的移动效率,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移动部3包括位移电机31、丝杠32、螺母33和限位板34;壳体2内至少安装有两位移电机31,位移电机31的输出端连接有丝杠32,远离壳体2且在静平台11上固定有限位板34,丝杠32轴向的一端转动连接在限位板34上,丝杠32上螺纹连接有螺母33;钢丝拉线4的一端固定在螺母33上,壳体2上开设有供丝杠32贯穿的圆形通孔。
[0030]其中位移电机31的数量为两个,且位移电机31输出端带动丝杆顺时针旋转时,带动螺母33在丝杠32上向靠近壳体2的一端移动,当螺母33移动过程中,就通过钢丝拉线4,拉动动平台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平台、壳体、球面轴承、移动部、钢丝拉线、C形弹簧、机壳和夹持组件;所述安装平台包括静平台和动平台;所述壳体安装于所述静平台圆心处,所述壳体远离所述静平台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所述球面轴承,所述球面轴承的一端连接有所述动平台;所述移动部设置于所述静平台上,并可在所述静平台上水平移动,所述钢丝拉线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移动部的移动端,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动平台上,所述C形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静平台和所述动平台上;所述动平台背向所述静平台一面的圆心处设有所述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所述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于所述机壳内的驱动部和夹持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端连接有所述夹持部,用于夹持物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部包括位移电机、丝杠、螺母和限位板;所述壳体内至少安装有两所述位移电机,所述位移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所述丝杠,远离所述壳体且在所述静平台上固定有所述限位板,所述丝杠轴向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限位板上,所述丝杠上螺纹连接有所述螺母;所述钢丝拉线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螺母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弹簧的数量至少为四个,两两对称安装于所述移动部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自动化抓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平台的上端面开设有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伟周传喜陈思泽季楷博卢俊宇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