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海上沉箱上部结构施工的吊机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7365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沉箱上部结构施工的吊机平台,其包括有吊机、后锚固装置以及吊机作业平台;吊机作业平台一端搭设在沉箱顶部,另一端延伸出沉箱顶部悬空设置;吊机置于所述吊机作业平台上,且可在吊机作业平台上移动;后锚固装置包括有锚固件和紧固件,吊机作业平台与沉箱顶部通过所述锚固件连接固定,紧固件用于将施工完成后的混凝土立柱和吊机作业平台压紧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施工过程无需额外配置起重船,起重作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有效降低沉箱上部结构施工的安全风险,提高作业效率。提高作业效率。提高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海上沉箱上部结构施工的吊机平台


[0001]本技术属于海上吊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海上沉箱上部结构施工的吊机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沉箱是一种有底的箱型结构,其内部设置隔板,可在水中漂浮,可通过调节箱内压载水控制沉箱下沉或漂浮。施工时在箱内填充砂或块石,然后顶部加盖板封顶,形成主体的承重和立墙结构。水上沉箱是深基础的一种,多作为重型构筑物的基础,用于码头、防波提等地方。
[0003]在水上沉箱安装完成后,露出水面的沉箱顶部上需进行沉箱上部结构施工。通常情况下,施工现场会采用起重船进行吊装钢筋与模板等物件,完成沉箱上部结构的施工。但是在海况恶劣的环境下,起重船容易受海浪影响,使得船体产生摇摆和升沉,吊钩也跟随摇摆,摆幅达1

3m,作业人员经常无法靠近吊钩进行挂扣或卸扣作业,起重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风险且作业效率严重降低,难以满足施工进度与安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海上沉箱上部结构施工的吊机平台,该吊机平台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施工过程中起重作业不受海浪影响,效率高,安全性高。
[0005]本技术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用于海上沉箱独立墩上部结构施工的吊机平台,其包括有吊机、后锚固装置以及吊机作业平台;所述吊机作业平台一端搭设在沉箱顶部,另一端延伸出沉箱顶部悬空设置;所述吊机置于所述吊机作业平台上,且可在吊机作业平台上移动;所述后锚固装置包括有锚固件和紧固件,所述吊机作业平台与沉箱顶部通过所述锚固件连接固定,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施工完成后的混凝土立柱和所述吊机作业平台压紧固定。
[0007]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008]本技术通过在沉箱顶部设置吊机作业平台,吊机置于吊机作业平台上,并且可在吊机作业平台上移动,将水上起重作业转化为吊机陆上作业,高效完成上部结构的施工作业,有效解决恶劣海况下,起重船作业受海况影响工效低与安全风险高的问题;并且施工过程无需额外配置起重船,起重作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有效降低沉箱上部结构施工的安全风险,提高作业效率。
[0009]本技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施工作业效率高,安全性能好,满足施工进度和安全要求,适于推广使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吊机作业平台包括有支撑网架,所述支撑网架为若干根固定梁、连接梁和加强筋搭接而成的镂空网架。
[0011]进一步地,所述锚固件为固定螺栓、螺母和垫板,所述固定螺栓一端穿过所述吊机
作业平台与沉箱顶部锚固;所述垫板设置在所述固定螺栓的另一端;所述螺母下压所述垫板扣在所述吊机作业平台顶面形成锚定。
[0012]进一步地,所述紧固件为抱箍和对拉螺栓;所述抱箍包括有两半圆环状的箍板和相应的翼板,所述翼板设置在任一所述箍板的两直侧边,且翼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对拉螺栓穿过所述翼板的通孔将两箍板拉紧固定。
[0013]进一步地,所述吊机作业平台还包括有方便吊机移动的斜坡架,所述斜坡架设置在所述支撑网架的侧边。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网架伸出沉箱顶部的侧边上设置有防护栏。在吊机作业平台的边缘位置设置防护栏,避免吊车司机等施工人员坠海。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海上沉箱独立墩上部结构施工的吊机平台的正视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海上沉箱独立墩上部结构施工的吊机平台的俯视图。
[0017]图3为图1中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海上沉箱独立墩上部结构施工的吊机平台的侧视图。
[0019]图5为图4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0020]其中,附图说明,1

沉箱;2

吊机作业平台;3

吊机;4

混凝土立柱;5

锚固件;6

紧固件;21

第一固定梁;22

第二固定梁;23

第三固定梁;24

第一连接梁;25

第二连接梁;26
‑ꢀ
加强筋;27

斜坡架;28

防护栏;51

固定螺杆;52

垫板;53

螺母;61

箍板;62

翼板;63
‑ꢀ
对拉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但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
[00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4]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海上沉箱独立墩上部结构施工的吊机平台,该吊机平台安装设置在已经安装好的沉箱1的顶部,其包括有吊机作业平台2、吊机3和锚固装置,吊机作业平台2通过锚固装置安装固定在沉箱1顶部,吊机3放置在吊机作业平台2上,完成沉箱1上部结构混凝土立柱的起重作业。
[0025]所述吊机作业平台2为支撑网架,支撑网架由多根固定梁、连接梁和加强筋组成;本实施例中,以沉箱顶部预设混凝土立柱的位置为例展开说明,如图2所示,在每行混凝土立柱 4的相对两侧紧贴设置有第一固定梁21和第二固定梁22,第一固定梁21和第二固定梁22 的一端位于沉箱1顶部,另一端伸出沉箱顶部,且第一固定梁21和第二固定梁22位于沉箱顶部的一端与第三固定梁23垂直连接固定,同时第三固定梁23与第一固定梁21和第二固定梁22靠近第三固定梁23端部的混凝土立柱4紧贴;在第一固定梁21与第二固定梁22之间垂直连接有多根连接梁,此处分为第一连接梁24和第二连接梁25,第一连接梁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海上沉箱上部结构施工的吊机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吊机、后锚固装置以及吊机作业平台;所述吊机作业平台一端搭设在沉箱顶部,另一端延伸出沉箱顶部悬空设置;所述吊机置于所述吊机作业平台上,且可在吊机作业平台上移动;所述后锚固装置包括有锚固件和紧固件,所述吊机作业平台与沉箱顶部通过所述锚固件连接固定,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施工完成后的混凝土立柱和所述吊机作业平台压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沉箱上部结构施工的吊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机作业平台包括有支撑网架,所述支撑网架为若干根固定梁、连接梁和加强筋搭接而成的镂空网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海上沉箱上部结构施工的吊机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件为固定螺栓、螺母和垫板,所述固定螺栓一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诸炳强张磊曾令赖汝庚李明杰宋冠洪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