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关闭栏杆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259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关闭栏杆门,包括限位装置、转动装置、支撑装置、平行设置的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限位装置包括第一安装部和与之相连接的限位部,第一安装部与第一栏杆相连接;支撑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部,另一端设有支撑部,第二安装部与第二栏杆相连接;转动装置包括挡杆和盒体,挡杆的一端与盒体相连接,另一端可与支撑部相抵接;盒体与限位部通过转动轴相连接,转动轴与第一栏杆垂直设置;盒体可绕转动轴转动,转动轴的两端与限位部相连接;盒体内设有扭转弹簧,扭转弹簧套设在转动轴上;扭转弹簧一端与转动轴相连接,另一端与盒体内侧面相连接。该自动栏杆门的开启角度不受限制,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操作方便。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关闭栏杆门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车辆
,涉及一种自动关闭栏杆门。

技术介绍

[0002]带有外走廊的轨道车辆的栏杆之间会留有一段间隔用于司乘人员上下车。该处间隔由于没有栏杆的保护,人员在走廊中行走时或对设备进行检修工作时可能产生坠落的风险。
[0003]中国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7657995U公开了一种自动下落式栏杆门,属于船舶栏杆防护
解决了现有的船舶栏杆门结构复杂、稳定性差的问题。一种自动下落式栏杆门包括左支板、左封板、栏杆、限位板、夹角、限位缺口、限位块、锁块、凹槽以及筋板,通过限位板与眼板的铰接,使得栏杆绕左支板转动,而限位板上设置的限位缺口以及限位块,且限位缺口为0
°
至90
°
之间,当人们将栏杆抬起,且限位块抵住左封板时,栏杆由于重力的作用,将自动下落,并落入锁块的凹槽内。该方案仅采用限位板与眼板的铰接,便能实现栏杆的自动下落。但是,该技术中的栏杆抬起角度只能是0
°
至90
°
之间,打开角度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关闭栏杆门,该自动关闭栏杆门的打开角度不受限制,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自动关闭栏杆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栏杆和第二栏杆;其结构特点是:还包括限位装置、转动装置和支撑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第一安装部和与之相连接的限位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栏杆相连接;所述支撑装置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部,另一端设有支撑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栏杆相连接;所述转动装置包括挡杆和盒体,所述挡杆的一端与盒体相连接,另一端可与所述支撑部相抵接;所述盒体与限位部通过转动轴相连接,所述转动轴与第一栏杆垂直设置;所述盒体可绕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与所述限位部相连接;所述盒体内设有扭转弹簧,所述扭转弹簧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扭转弹簧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盒体内侧面相连接。
[0007]设置盒体可避免扭转弹簧受灰尘、雨水等侵蚀;挡杆的长度、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化,同时挡杆结构也可替换为框架式结构等其他结构;挡杆的设置高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需满足方便行人打开挡杆同时可防止人员坠落;挡杆打开方向可以向上打开也可为向下打开。将第一安装部与第一栏杆相连接,第二安装部与第二栏杆相连接。当挡杆的打开方向向上时,使扭转弹簧处于常态或预扭转状态。挡杆的端部与支撑部相抵接,栏杆门处于关闭状态。让扭转弹簧处于预扭转状态,可以使挡杆具有向下的回复力,避免挡杆受外界震动等因素的影响而脱离支撑部。需要打开栏杆门时,抬起挡杆,挡杆和盒体绕转动轴转动,扭转弹簧处于扭转状态。人员通过后,松开挡杆,在扭转弹簧提供的回复力作用下,可使
得挡杆顺利复位。当挡杆的打开方向向下时,栏杆门安装之前需要使扭转弹簧处于预扭转状态。挡杆的端部与支撑部相抵接,且支撑部可以限制挡杆向上抬起,栏杆门处于关闭状态。需要打开栏杆门时,压下挡杆,挡杆和盒体绕转动轴转动,扭转弹簧继续发生扭转。人员通过后,挡杆在扭转弹簧的回复力作用下向上运动,与支撑部相抵接。该自动关闭栏杆门结构简单,可安装在任意栏杆结构上;操作方便,只需抬起或压下挡杆即可打开栏杆门,打开角度不受限制可超过90度;具备自动关闭功能,松开挡杆后无需操作即可自动关闭,减少了人员的操作步骤和停留时间;栏杆门开闭方向为竖直方向,栏杆门的尺寸不受到走廊横向空间的限制;可以为人员提供有效保护,防止意外坠落。
[0008]进一步的,所述盒体内还设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与所述盒体内侧面相连接,所述阻尼器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设置阻尼器,可使挡杆的复位运动更为平缓,使得栏杆门关闭时具有缓冲效果,预留充足的时间供人员通行,同时避免了挡杆与支撑部因碰撞而产生的噪音和磕碰。
[0009]进一步的,所述盒体上设有定位销,所述限位部上设有限位槽,所述定位销可在所述限位槽内移动。挡杆转动时,盒体上的定位销绕转动轴在限位槽内运动,挡杆转动的角度受限位槽的角度限制。
[0010]具体的,所述限位部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围板、第二围板和第三围板,所述盒体可在所述第一围板、第二围板和第三围板所围合的空间内绕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一围板和第三围板的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围板和/或第三围板上设有所述限位槽。
[0011]具体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的相对侧面上均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与所述第一栏杆可拆卸连接。
[0012]具体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一端相对侧面上均设有第二安装槽,两个所述第二安装槽形成所述第二安装部,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通过所述第二安装槽与所述第二栏杆可拆卸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设有所述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为凹槽结构,所述挡杆的端部可落入所述凹槽结构内。凹槽结构用于与挡杆末端相配合,凹槽形状及开口角度既可避免挡杆因自身转动时可能产生的偏差而无法顺利落入支撑部内,同时也保证挡杆不会因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振动而脱落出支撑部。
[0014]具体的,所述挡杆的末端或所述凹槽结构内设有减震耐磨材料。设置减震耐磨材料,可避免挡杆与支撑部接触或碰撞而造成的油漆磕伤,同时也可减小产生的噪声。
[0015]优选的,所述转动轴的两端为多棱柱结构,所述多棱柱为正四棱柱或正六棱柱;所述限位部上设有与所述多棱柱相对应的多边形孔,所述多棱柱的端部与所述限位部相连接。通过设置多棱柱结构,可以防止转动轴与限位部发生相对转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技术的自动关闭栏杆门结构简单,可安装在任意栏杆结构上。
[0018]2、操作方便,只需抬起或压下挡杆即可打开栏杆门,打开角度不受限制可超过90度。
[0019]3、自动栏杆门具备自动关闭功能,松开挡杆后无需操作即可自动关闭,减少了人
员的操作步骤和停留时间。
[0020]4、栏杆门开闭方向为竖直方向,栏杆门的尺寸不受到走廊横向空间的限制。
[0021]5、设置该自动关闭栏杆门可以为人员提供有效保护,防止意外坠落。
[0022]6、设置阻尼器,使得栏杆门关闭时具有缓冲效果,预留充足的时间供人员通行,同时避免了挡杆与支撑部因碰撞而产生的噪音和磕碰。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自动关闭栏杆门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限位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中转动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3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图1中挡杆与支撑装置卡接结构示意图。
[0028]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关闭栏杆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栏杆(1)和第二栏杆(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装置(3)、转动装置(4)和支撑装置(5);所述限位装置(3)包括第一安装部(31)和与之相连接的限位部(32),所述第一安装部(31)与所述第一栏杆(1)相连接;所述支撑装置(5)的一端设有第二安装部(51),另一端设有支撑部(52),所述第二安装部(51)与所述第二栏杆(2)的上端相连接;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挡杆(41)和盒体(42),所述挡杆(41)一端与所述盒体(42)相连接,另一端可与所述支撑部(52)相抵接;所述盒体(42)与限位部(32)通过转动轴(43)相连接,所述转动轴(43)与第一栏杆(1)垂直设置;所述盒体(42)可绕所述转动轴(43)转动,所述转动轴(43)的两端与所述限位部(32)相连接;所述盒体(42)内设有扭转弹簧(45),所述扭转弹簧(45)套设在所述转动轴(43)上;所述扭转弹簧(45)一端与所述转动轴(43)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盒体(42)内侧面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关闭栏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42)内还设有阻尼器(44),所述阻尼器(44)与所述盒体(42)内侧面相连接,所述阻尼器(44)套设在所述转动轴(43)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关闭栏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42)上设有定位销(46),所述限位部(32)上设有限位槽(33),所述定位销(46)可在所述限位槽(33)内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关闭栏杆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32)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围板(321)、第二围板(322)和第三围板(323),所述盒体(42)可在所述第一围板(3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陆军李明明曹媛何鑫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