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23762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非显示区位于显示区的外围;发光元件,位于显示区内,位于像素驱动电路远离衬底一侧;电源走线,位于非显示区内,与数据线、栅极、源极或者漏极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辅助金属结构,位于显示区内,位于衬底与发光元件之间,与栅极以及电容异层;沿垂直于衬底的方向,辅助金属结构与数据线至少部分交叠;附加电源走线,位于非显示区内,与至少一个辅助金属结构同层,垂直于衬底的方向,附加电源走线与电源走线交叠且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以实现利用显示区内新增金属层,形成与新增金属层同层的附加电源走线,减小电源走线的阻抗,减小电源走线在显示面板不同位置的压降。降。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显示技术中,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以其轻薄、主动发光、快响应速度、广视角、色彩丰富及高亮度、低功耗、耐高低温等众多优点而被业界公认为是继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之后的第三代显示技术。
[0003]目前,OLED显示面板主要为电流控制型发光,发光均匀性受相应的电流控制。但是,由于提供电源信号的导电层基于自身阻抗的因素,在OLED显示面板的不同位置会产生不同的压降,而使得OLED显示面板在各个位置的提供的电源电压不均一,进而使得OLED显示面板各个像素在相同的数据驱动信号下,流过OLED的电流发生偏差导致显示亮度不均,降低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以实现利用显示区内新增金属层,形成与新增金属层同层的附加电源走线,减小电源走线的阻抗,减小电源走线在显示面板不同位置的压降。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
[0006]衬底和多条数据线;
[0007]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显示区内,包括薄膜晶体管和电容,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半导体层、源极和漏极;
[0008]发光元件,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远离所述衬底一侧;
[0009]电源走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与所述数据线、所述栅极、所述源极或者所述漏极中的至少一者同层;
[0010]辅助金属结构,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位于所述衬底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与所述栅极以及所述电容异层;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辅助金属结构与所述数据线至少部分交叠;
[0011]附加电源走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与至少一个所述辅助金属结构同层,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附加电源走线与所述电源走线交叠且电连接。
[0012]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显示面板还包括辅助金属结构,可以采用与辅助金属结构相同的材料,并在同一工艺中,在非显示区中形成附加电源走线。将附加电源走线与电源走线交叠且电连接,附加电源走线与电源走线形成并联结构,从而减小了电源走线的阻抗,减小电源走线在显示面板不同位置的压降,提高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均一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0016]图3为沿图1中AA

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金属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辅助金属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1]图18为沿图17中BB

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3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光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3为沿图1中AA

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

图3,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01和非显示区02,非显示区02位于显示区01的外围。显示面板包括衬底10和发光像素11。
[0035]显示区01中包括的发光像素11用以进行发光显示。发光像素11包括像素驱动电路PD和发光元件PL,发光元件PL包括发光功能层PL1、阳极PL1及阴极PL3。发光功能层PL1位于阳极PL1与阴极PL3之间。像素驱动电路PD的输出端与发光元件PL的阳极PL2连接,发光元件PL的阴极PL3与电源走线22电连接,电源走线22用于提供恒压低电平信号(即PVEE信号)。此外,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像素驱动电路PD的输出端也可以与发光元件PL的阴极PL3连接,发光元件PL的阳极PL2与电源走线22电连接。
[0036]像素驱动电路PD可以包括薄膜晶体管30和电容C1。其中,在一个示例中,多个薄膜晶体管可以分别为发光驱动晶体管T0、第一复位晶体管T1、第二复位晶体管T2、数据电压写入晶体管T3、阈值抓取晶体管T4、电源电压写入晶体管T5、发光控制晶体管T6。
[0037]显示区01还包括数据线12、扫描线13及第一信号线14。扫描线13可以包括第一扫
描线S1、第二扫描线S2和第三扫描线S3。
[0038]电容C1的一个极板与发光驱动晶体管T0的栅极电连接,另一个极板与电源电压写入晶体管T5的输入端电连接。
[0039]第一复位晶体管T1的输入端与第一复位信号线Vref1连接、输出端与发光驱动晶体管T0的栅极电连接、控制端与第一扫描线S1电连接,用于对发光驱动晶体管T0的栅极进行复位。
[0040]第二复位晶体管T2的输入端与第二复位信号线Vref2连接、输出端与发光元件PL电连接、控制端与第二扫描线S2电连接,用于对发光元件PL的阳极进行复位。第一复位信号线vref1和第二复位信号线vref2的信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41]数据电压写入晶体管T3的输入端与数据线12连接、输出端与发光驱动晶体管T0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端与第二扫描线S2电连接;阈值抓取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所述非显示区位于所述显示区的外围;衬底和多条数据线;像素驱动电路,位于所述衬底一侧的显示区内,包括薄膜晶体管和电容,所述薄膜晶体管包括栅极、半导体层、源极和漏极;发光元件,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远离所述衬底一侧;电源走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与所述数据线、所述栅极、所述源极或者所述漏极中的至少一者同层;辅助金属结构,位于所述显示区内,位于所述衬底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与所述栅极以及所述电容异层;沿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辅助金属结构与所述数据线至少部分交叠;附加电源走线,位于所述非显示区内,与至少一个所述辅助金属结构同层,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附加电源走线与所述电源走线交叠且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金属结构包括第一辅助金属结构,所述第一辅助金属结构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发光元件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金属结构开设有第一成像小孔;所述第一成像小孔在所述衬底的垂直投影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元件在所述衬底的垂直投影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感光单元,所述感光单元位于所述第一辅助金属结构远离所述发光元件一侧;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第一成像小孔与所述感光单元交叠。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垂直于所述衬底的方向,所述数据线位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辅助金属结构之间。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琴马扬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