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变形锚索的模块化千斤顶加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226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变形锚索的模块化千斤顶加载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千斤顶的底端,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千斤顶的活塞杆对应插入所述限位环中。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适用于大变形锚索的模块化千斤顶加载装置,通过在千斤顶的底端固定设置底座,底座上设置限位环,将多个千斤顶叠加,相邻的千斤顶之间,下方千斤顶的活塞杆插入上方千斤顶的限位环中,使多个千斤顶实现叠加增加行程,同时避免体积过大,减少成本增加。减少成本增加。减少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变形锚索的模块化千斤顶加载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特别是关于一种适用于大变形锚索的模块化千斤顶加载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压千斤顶加卸载法是锚索检测中最常见的检测方法,适用于锚索的基本试验、蠕变试验、验收试验、持有荷载试验和粘结强度试验等,其荷载量测由放置在千斤顶上的荷重传感器直接测定或采用并联于千斤顶油路的压力表或压力传感器测定油压,根据千斤顶校准结果换算荷载,锚头位移采用位移传感器或百分表测量。
[0003]目前常用的锚索承载力检测用150t穿心千斤顶,行程约20cm。按GB50086

2015《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中12.1.22条的规定:拉力型锚杆(索)或拉力分散型锚杆的单元锚杆在最大试验荷载作用下所测得的弹性位移应大于锚杆自由段长度理论弹性伸长值的90%,且应小于自由杆体长度与1/3锚固段之和的理论弹性伸长值。以某3束直径15.2mm的1860级钢绞线锚索为例,其锚固段长10m,自由段长30m,轴向拉力设计值550kN,最大试验荷载660kN,其理论弹性伸长值即可达到20cm以上。目前常见的20cm的穿心千斤顶已经不满足试验要求。而定制更大行程的千斤顶,其质量体积将成倍增加,且成本将比常规的同规格千斤顶高2~3倍。
[0004]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大变形锚索的模块化千斤顶加载装置,其能够解决现有大行程千斤顶体积成本大幅增加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变形锚索的模块化千斤顶加载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千斤顶的底端,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千斤顶的活塞杆对应插入所述限位环中。
[0007]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千斤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限位环上对应所述挡块开设有凹槽,所述挡块可插入所述凹槽中。
[0008]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挡块的个数为2

4个。
[0009]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环的内侧面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活塞杆端部开设有锁槽,所述锁定机构可操作地插入所述锁槽中。
[0010]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伸缩杆和锁销,所述限位环的内侧面开设盲孔,所述伸缩杆固定设置在所述盲孔中,所述锁销固定设置在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
[0011]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千斤顶为穿心千斤顶。
[0012]在本技术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千斤顶的活塞杆端口固定设置有鞍座,所述
鞍座的端面与所述活塞杆的端面为同一平面。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适用于大变形锚索的模块化千斤顶加载装置,通过在千斤顶的底端固定设置底座,底座上设置限位环,将多个千斤顶叠加,相邻的千斤顶之间,下方千斤顶的活塞杆插入上方千斤顶的限位环中,使多个千斤顶实现叠加增加行程,同时避免体积过大,减少成本增加。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加载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加载装置的俯视图;
[0016]图3是根据本技术提供的加载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0018]1‑
底座;2

千斤顶;3

限位环;4

活塞杆;5

挡块;6

凹槽;7

鞍座;8

锁定机构;81

伸缩杆;82

锁销;9

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0]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0021]如图1、2所示,根据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的一种适用于大变形锚索的模块化千斤顶加载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固定设置在千斤顶2的底端,所述底座1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环3,所述千斤顶2的活塞杆4对应插入所述限位环3中。
[0022]通过在千斤顶2的底端固定设置底座1,底座1上设置限位环3,将多个千斤顶2叠加,相邻的千斤顶2之间,下方千斤顶2的活塞杆4插入上方千斤顶2的限位环3中,使多个千斤顶2实现叠加增加行程,同时避免体积过大,减少成本增加。
[0023]具体的,所述千斤顶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挡块5,所述限位环3上对应所述挡块5开设有凹槽6,所述挡块5可插入所述凹槽6中,所述挡块5的个数为2

4个。
[0024]通过将挡块5插入凹槽6中,使多个千斤顶2在叠加摆放时更稳定,避免张拉过程上下千斤顶2出现扭转、错位等情况。
[0025]具体的,所述千斤顶2为穿心千斤顶,所述千斤顶2的活塞杆4端口固定设置有鞍座7,所述鞍座7的端面与所述活塞杆4的端面为同一平面,鞍座7可增加活塞杆4和底座1的接触面积,使相邻的千斤顶2之间受力更稳定。
[0026]如图3所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环3的内侧面设置有锁定机构8,所述活塞杆4端部开设有锁槽9,所述锁定机构8可操作地插入所述锁槽9中,所述锁定机构8包括伸缩杆81和锁销82,所述限位环3的内侧面开设盲孔,所述伸缩杆81固定设置在所述盲孔中,所述锁销82固定设置在所述伸缩杆81的伸缩端。
[0027]具体的,伸缩杆81和千斤顶2共同与控制器连接,当千斤顶2伸出,控制器同时控制伸缩杆81伸出,锁销82插入锁槽9中,使相邻的千斤顶2连接更稳定;当千斤顶2完全收回,控
制器控制伸缩杆81收回,实现相邻的千斤顶2之间解锁,千斤顶2叠加使用结构更稳定。
[0028]前述对本技术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描述并非想将本技术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技术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技术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变形锚索的模块化千斤顶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设置在千斤顶的底端,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限位环,所述千斤顶的活塞杆对应插入所述限位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变形锚索的模块化千斤顶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的上端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限位环上对应所述挡块开设有凹槽,所述挡块可插入所述凹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大变形锚索的模块化千斤顶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的个数为2

4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变形锚索的模块化千斤顶加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涛贺冬冬付铁林闫林曹道武吴剑勇陈岩郑逢骁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郑州金属制品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