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临沂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环保型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2072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型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装置,涉及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农业废弃物处理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是不能快捷的对农业植物中所含有的瓶类垃圾进行处理,因此在后续使用时会因处理物内部含有农药瓶而产生安全隐患的问题,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设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于设置有混合组件,因此可将农业废气物进行搅碎后流入到混合组件的内部位置,此时再通过向混合组件的内部填入动物粪便通过混合齿对粪便及农业废弃物进行混合,混合后的废弃物将会经混合组件流入到加热机构中的导流组件的内部位置,该设计可通过将动物粪便及农业产品废弃物进行混合成型后快速排出,进而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进而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进而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废弃物处理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环保型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废弃物的总称,农业秸秆可制取沼气和成为农用有机肥料,也是饲养牲畜的粗饲料和栏圈铺垫料,将禽畜粪便和栏圈铺垫物,或将切碎的秸秆混掺以适量的人畜粪尿作高温堆肥,经过短期发酵,可大量杀灭人畜粪便中的致病菌、寄生虫卵,各种秸秆中隐藏的植物害虫以及各种杂草种籽等,然后再投入沼气池,进行发酵,产生沼气,这种处理方法既能提供沼气燃料,又可获得优质有机肥料;粪肥经过密封处理,还可以防止苍蝇孳生,这种处理方法,在中国农村已经广泛应用,并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0003]例如申请号:CN201910051065.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有机肥
,且公开了一种新型生物有机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证明步骤,S1,有机肥料的取材:按照质量比选用茶籽壳粉50~70份、稻草秆8~15份、龙虾壳粉1~4份、微生物菌剂0.1~3份、尿素0.1~3份和农用硝酸钾0.1~3份;S2,材料的混合:将稻草秆小段、茶籽壳粉、龙虾壳粉、尿素和农用硝酸钾混合,利用搅拌装置搅拌均匀。本专利技术采用茶籽壳粉、稻草秆、龙虾壳粉、尿素和农用硝酸钾为原料,加入微生物菌剂制备生物有机肥,原料易得,并且操作方便,同时处理了农业废弃物和餐厨垃圾,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同时利用空压机进行通风,减少了翻堆次数,同时加快了堆肥发酵速度,使堆肥发酵的更加均匀和充分。r/>[0004]类似于上述申请的农业废弃物处理装置目前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现有农业废弃物在处理时不能快捷的对农业植物中所含有的瓶类垃圾进行处理,因此在后续使用时会因处理物内部含有农药瓶而产生安全隐患。
[0005]2、现有农业废弃物在处理时多为对秸秆进行焚化后再处理,但焚化的处理方式仍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6]3、现有农业废弃物在处理时多为对秸秆进行破碎成粉末状后进行收集处理,但粉末状的农业废弃物不便于统一收集存放,且在使用时会因废弃物的颗粒过小而导致不便使用。
[0007]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环保型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环保型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的农业废弃物处理装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一是不能快捷的对农业植物中所含有的瓶类垃圾进行处理,因此在后续使用时会因处理物内部含有农药瓶而产生安全隐患,二是在处理时多为对秸秆进行焚化后再处理,但焚化的处理方式仍不可避免的会对环
境造成污染,再者是在处理时多为对秸秆进行破碎成粉末状后进行收集处理,但粉末状的农业废弃物不便于统一收集存放,且在使用时会因废弃物的颗粒过小而导致不便使用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一种环保型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环保型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装置,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设计,且加热机构的主体顶端还设有一圆形板,并且加热机构中的主体和圆形板的右侧均开设有贯通的通槽,在加热机构的左上方还安装有分流机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机构包括:分流组件,分流组件的主体为类“L”字形结构设计的导板设计,且分流组件的内部截面安装有刀片,刀片的宽度小于分流组件中的主体宽度,并且六处分流组件呈环形阵列套接在传动组件中位于左侧的传动轴的外侧位置,六处刀片为顺向安装;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导流组件,导流组件的主体由一套环及六处圆柱形的导杆构成,六处导杆呈环形阵列设置在套环的外周面上,且在六处导柱的末端均安装有圆柱形的集料容器,集料容器的内部底端为对开结构设计的隔板,并且导流组件中的集料容器的直径小于加热组件中主体和传热板内部所开设的方槽的宽度;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还包括:混合组件,混合组件的主体为上粗下细的锥台形结构设计,且混合组件的最大处直径与承载组件中最细处直径相匹配,并且混合组件安装在承载组件的底端位置,在混合组件的内部还安装有混匀齿;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分离组件,分离组件由两处相同大小的圆台对称安装构成,且分离组件中的两处圆台直径最大处相抵接,并且两处圆台的内部均为中空结构设计并相互贯通,其中位于上侧的圆台的外周弧边侧呈环形阵列开设有方槽,且分离组件中位于上侧的圆台顶端为封闭结构设计;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机构包括:承载组件,承载组件的主体为上粗下细的锥台形结构设计,且承载组件最粗处构件的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导向槽为螺旋状结构设计,并延伸出承载组件的主体,在承载组件的最细处构件的外周面左侧还安装有入料管;进一步的,所述处理机构还包括:处理组件,处理组件的主体由两处传动轴构成,在两处传动轴的外侧还套接有螺旋状的破碎齿,两处螺旋状的破碎齿相互啮合,且处理组件的主体长度小于分离组件中位于下侧的圆台的最窄处直径;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的主体为加热炉结构设计,且加热组件的顶端面还安装有圆柱形的传热板,并且加热组件的主体和传热板的右端均开设有双向贯通的方槽结构设计,其中传热板的直径大于加热组件的主体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分流机构还包括:从动组件,从动组件的主体为长方体结构设计,且从动组件的安装方向与分流组件中刀片的安装方向一致,并且从动组件沿着分流组件中的主体外轮廓设置,从动组件远离分流组件的一端为尖锐结构设计,在从动组件的外侧还设有承载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主体由两处传动轴组成,其中位于右侧的传动组件的长度大于位于左侧的传动轴的长度,且两处传动轴的外周面顶侧均安装有带轮,在两处带轮的外侧通过皮带摩擦传动,并且传动组件中位于右侧的传动轴的外侧还套接有导流组件,在传动组件的左上方还设置有分流机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由于设置有分流机构,因此在当废弃物投入到承载组件的内部后可通过启动分流机构中的分流组件带动着导流组件将农业废弃物进行利用导流组件的压制作用下利用刀片对废弃物进行初步的破碎,而农业废弃物中所含有的瓶类废弃物会在分流组件的搅动作用下经承载组件内壁上所开设的导向槽进行排出。
[0012]2、由于设置有混合组件,因此可将农业废气物进行搅碎后流入到混合组件的内部位置,此时再通过向混合组件的内部填入动物粪便通过混合齿对粪便及农业废弃物进行混合,混合后的废弃物将会经混合组件流入到加热机构中的导流组件的内部位置,该设计可通过将动物粪便及农业产品废弃物进行混合成型后快速排出,进而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半剖状态下的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半剖状态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半剖状态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结构半剖状态下的右侧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的主体为圆柱形结构设计,且加热机构的主体顶端还设有一圆形板,并且加热机构中的主体和圆形板的右侧均开设有贯通的通槽,在加热机构的左上方还安装有分流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环保型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的主体为加热炉结构设计,且加热组件的顶端面还安装有圆柱形的传热板,并且加热组件的主体和传热板的右端均开设有双向贯通的方槽结构设计,其中传热板的直径大于加热组件的主体直径。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环保型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导流组件,导流组件的主体由一套环及六处圆柱形的导杆构成,六处导杆呈环形阵列设置在套环的外周面上,且在六处导柱的末端均安装有圆柱形的集料容器,集料容器的内部底端为对开结构设计的隔板,并且导流组件中的集料容器的直径小于加热组件中主体和传热板内部所开设的方槽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环保型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机构还包括: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主体由两处传动轴组成,其中位于右侧的传动组件的长度大于位于左侧的传动轴的长度,且两处传动轴的外周面顶侧均安装有带轮,在两处带轮的外侧通过皮带摩擦传动,并且传动组件中位于右侧的传动轴的外侧还套接有导流组件,在传动组件的左上方还设置有分流机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环保型农业废弃物利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机构包括:分流组件,分流组件的主体为类“L”字形结构设计的导板设计,且分流组件的内部截面安装有刀片,刀片的宽度小于分流组件中的主体宽度,并且六处分流组件呈环形阵列套接在传动组件中位于左侧的传动轴的外侧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蓓蓓王梁杨晓辉刘淑华耿寿成马颖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