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式手部烧伤综合治疗康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1675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烧伤科康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气压式手部烧伤综合治疗康复装置,包括手部组件和气压组件,手部组件包括手掌部和若干手指部,手掌部和手指部采用复合板制成,所述复合板包括硅胶层和透气层,气压组件包括按压囊、充气管和驱动件,按压囊固定在硅胶层和透气层之间,充气管一端与按压囊连通,另一端与驱动件连通,驱动件能够进行充气和吸气工作。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解决了目前患者无论使用纱布还是现有技术的手套,其对患者手部的瘢痕均没有按压的效果,不利于患者康复治疗的问题,采用本专利的方案使得患者的手部和手指上的瘢痕得到按摩,提高恢复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压式手部烧伤综合治疗康复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烧伤科康复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了气压式手部烧伤综合治疗康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医院的烧伤科或皮肤科在为手部皮肤烧伤或烫伤的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的疗程中,为了防止患者在不自主的情况下将手指并拢到一起,造成溃烂皮肤的粘连,导致二次损伤,不利于愈合和康复,因此医护人员通常会对患部的手指进行限位固定,而目前常规的做法是在患部手指上缠绕纱布或者戴上手套。
[0003]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纱布缠绕后手指被固定死,不可活动,长时间不松开纱布会造成手指僵硬、麻木等问题,同时无论纱布还是现有技术的手套,其对患者手部的瘢痕均没有按压的效果,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0004]基于此,专利技术人研发了一款气压式手部烧伤综合治疗康复装置,采用内设的气动组件,在对患者的手部进行限位固定的过程中还可以对手部的瘢痕进行压迫,操作安全且简单,便于患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气压式手部烧伤综合治疗康复装置,以解决目前患者无论使用纱布还是现有技术的手套,其对患者手部的瘢痕均没有按压的效果,不利于患者康复治疗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气压式手部烧伤综合治疗康复装置,包括手部组件和气压组件,手部组件包括手掌部和若干手指部,手掌部和手指部采用复合板制成,所述复合板包括硅胶层和透气层,气压组件包括按压囊、充气管和驱动件,按压囊固定在硅胶层和透气层之间,充气管一端与按压囊连通,另一端与驱动件连通,驱动件能够进行充气和吸气工作。
[0008]进一步,所述硅胶层采用医用硅胶制成,硅胶层的厚度不超过1mm。
[0009]进一步,位于手掌部和各手指部的所述按压囊为单独设置,且充气管设置若干根,并分别连通不同的按压囊。
[0010]进一步,所述充气管设置在手部组件位于患者手掌心一侧,所述驱动件为按压式气囊,按压式气囊固定在手部组件靠近患者手掌心一侧。
[0011]进一步,所述驱动件为微型气泵。
[0012]进一步,所述手掌部的底部设有能够套在患者手腕上的固定带,微型气泵安装在固定带上。
[0013]进一步,所述充气管设置在手部组件位于患者手背的一侧。
[0014]进一步,所述固定带的两端采用魔术贴进行固定。
[0015]进一步,所述充气管均采用软胶管,且充气管通过弹性布缝制在弹性布与硅胶层
之间。
[0016]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1、患者在使用驱动件为按压式气囊的康复装置时,通过手握紧对按压式气囊产生压力,使其内部的气体通过各充气管分别进入到各按压囊中,对患者的手部和手指产生按压作用,而当患者松开按压式气囊后,按压囊受硅胶层与患者手部的挤压,又重新回到按压式气囊中,这样不断反复,使得患者的手部和手指上的瘢痕得到按摩,提高恢复的效果。
[0018]2、患者在使用驱动件为微型气泵的康复装置时,通过外接电源使得微型气泵带动按压囊的自动按压,无需患者主动活动手指,就能够完成对手部瘢痕的按压,这样设置适用于手指无力,且害怕疼痛的患者使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气压式手部烧伤综合治疗康复装置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气压式手部烧伤综合治疗康复装置实施例1中复合板展开后的部分剖视图。
[0021]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手掌部1、手指部2、复合板3、硅胶层31、透气层32、按压囊4、按压式气囊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并给出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基本如图1和图2所示,气压式手部烧伤综合治疗康复装置,包括手部组件和气压组件,其中手部组件呈手套状包括手掌部1和五个手指部2,手掌部1和手指部2均采用复合板3一体制造而成,本实施例中复合板3包括硅胶层31和透气层32,其中硅胶层31采用医用硅胶制成,硅胶层31的厚度不超过1mm,透气层32则可采用超透气布料制成,其中透气层32位于内侧,即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的一侧。
[0025]气压组件包括按压囊4、充气管和驱动件,其中驱动件能够进行充、吸气工作,另外按压囊4固定在硅胶层31和透气层32之间,充气管一端与按压囊4连通,另一端与驱动件连通,为了保证气压组件能够快速驱动手掌部1和手指部2中的按压囊4工作,位于手掌部1和各手指部2的按压囊4为单独设置,且充气管设置若干根,并分别连通不同的按压囊4;本实施例中,位于手掌部1以及各手指部2的按压囊4均为整体式,使得患者的手部和手指能够得到均匀的按压力,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0026]本实施例中,充气管设置在手部组件位于患者手掌心一侧,其中驱动件为按压式气囊5,按压式气囊5固定在手部组件靠近患者手掌心一侧,在未受力的情况下,按压式气囊5为充气膨胀的状态,这样患者在使用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康复装置时,通过手握紧对按压式气囊5产生压力,使其内部的气体通过各充气管分别进入到各按压囊4中,对患者的手部和手指产生按压作用,而当患者松开按压式气囊5后,按压囊4受硅胶层31与患者手部的挤压,又重新回到按压式气囊5中,这样不断反复,使得患者的手部和手指上的瘢痕得到按摩,提高恢复的效果。
[0027]实施例2:
[0028]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驱动件为微型气泵,在手掌部1的底部设有能够套在患者手腕上的固定带,微型气泵安装在固定带上,这样减少患者手部的承重,另外各充气管设置在手部组件位于患者手背的一侧,这样方便充气管与微型气泵的连接。
[0029]本实施例中将驱动件设置为微型气泵,通过外接电源使得微型气泵带动按压囊4的自动按压,无需患者主动活动手指,就能够完成对手部瘢痕的按压,这样设置适用于手指无力,且害怕疼痛的患者使用。
[0030]实施例3:
[0031]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固定带的两端采用魔术贴进行固定,充气管均采用软胶管,且充气管通过弹性布缝制在弹性布与硅胶层31之间,这样使得整个康复装置的外观整齐,也防止反复取放对充气管造成破损。
[00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3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气压式手部烧伤综合治疗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部组件和气压组件,手部组件包括手掌部和若干手指部,手掌部和手指部采用复合板制成,所述复合板包括硅胶层和透气层,气压组件包括按压囊、充气管和驱动件,按压囊固定在硅胶层和透气层之间,充气管一端与按压囊连通,另一端与驱动件连通,驱动件能够进行充气和吸气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式手部烧伤综合治疗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层采用医用硅胶制成,硅胶层的厚度不超过1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压式手部烧伤综合治疗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手掌部和各手指部的所述按压囊为单独设置,且充气管设置若干根,并分别连通不同的按压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压式手部烧伤综合治疗康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管设置在手部组件位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兴詹剑华罗锦花任雨洁蔡悦曹志黄凯严济薛永茂廖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