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不结冰的菌酶协同发酵黄贮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1544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10

不结冰的菌酶协同发酵黄贮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黄贮饲料技术,具体说是一种零下10℃不结冰的菌酶协同发酵黄贮秸秆饲料制备技术。

技术介绍

[0002]玉米秸秆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一种优势资源,其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8%。然而,由于技术手段的不足、规划不合理等因素的导致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不足70%。近年来,随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秸秆的五化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也使得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率在稳步提升。尤其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肉品质的要求和需求也在提高,反刍动物肉作为一种优质肉食品来源恰好能满足。因此,这也促使了反刍动物养殖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的发展。粗饲料对反刍动物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生理需要,也进一步反映了反刍动物养殖业的发展对粗饲料的迫切需求,而秸秆饲料化具有成本低廉、来源广以及数量多的优点,是发展草畜产业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0003]黄贮技术是一种既能保存饲草的营养物质还能提升饲料消化率、适口性和采食量的重要措施。但由于秸秆中含有的高纤维素限制了动物的消化率,尤其是木质素与纤维素和半纤维结合形成的较难解离的镶嵌结构。简单的黄贮后仍然难以达到理想的饲喂效果。因此,通过添加专门针对纤维素降解或者产乳酸等的青贮微生物添加剂或生物酶制剂,能显著提高黄贮秸秆的适口性低和消化利用率。然而,在东北地区,玉米秸秆收获、晾干后能用于黄贮时已是东北地区的深秋和冬季,东北地区冬季平均温度是零下10℃左右,这导致微生物和生物酶的活性大大降低,最终也无法保证黄贮品质。而且,东北地区牛羊等草食家畜养殖设施及饲草贮藏场所都是敞篷、无保温设施。因此,东北地区冬季黄贮饲料都会冻成“冰坨子”,根本无法饲喂,同时由于结冰,也造成玉米秸秆在黄贮过程中乳酸菌等厌氧发酵微生物和生物酶难以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发酵饲料品质差。如果能解决黄贮秸秆饲料冬季结冰问题,将解决东北地区冬季牛羊优质粗饲料短缺问题,提高冬季牛羊生长性能和产羔产犊成活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冬季的零下低温状态下黄贮饲料结冰进而影响发酵的技术问题,而提供

10℃不结冰的菌酶协同发酵黄贮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辅加尿素溶液向玉米秸秆中添加微生物制剂和生物酶制剂,并辅加尿素溶液,不仅增加了饲料氮源,还能保证零下10℃不结冰并维持低温条件下微生物和酶的最佳活性,以促进黄贮饲料发酵品质,进而解决冬季零下低温黄贮饲料结冰,影响生产养殖的实际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

10℃不结冰的菌酶协同发酵黄贮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06]一、将玉米秸秆与复合型防冻发酵剂混合均匀后,得到原料;其中复合型防冻发酵剂是由微生物菌剂、活性酶、尿素溶液和糖按照质量比(1~3):1:(1~2):(1~2)混匀后而
成;微生物菌剂是按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与约氏乳杆菌按质量比为(1.5~2.4):1:(3.2~4.5):(4.3~5.5)的比例混合而成;活性酶是按纤维素酶、漆酶、木聚糖酶、果胶酶、β

葡聚糖酶的质量比为(1~3):(1~3):(1~2):1:(1~2)的比例混合而成;尿素溶液为质量百分浓度为30%~35%的尿素溶液;
[0007]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原料调整至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含水率为50%~65%,压实并置于青贮袋中,抽空密封,在温度≥

10℃的条件下避光发酵30~45天,得到黄贮饲料。
[0008]更地一步地,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为经过低温

15℃~15℃驯化和返祖验证,并纯化过的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GIM1.372,菌种来自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
[0009]更地一步地,所述的地衣芽孢杆菌为经过低温

15~15℃驯化和返祖验证,并纯化过的地衣芽孢杆菌GIM1.182,菌种来自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
[0010]更地一步地,所述的植物乳杆菌为经过低温

15~15℃驯化和返祖验证,并纯化过的植物乳杆菌GIM1.648,菌种来自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
[0011]更地一步地,所述的约氏乳杆菌为经过低温

15~15℃驯化和返祖验证,并纯化过的约氏乳杆菌GIM1.730,菌种来自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
[0012]更地一步地,玉米秸秆切成1cm~3cm的段。
[0013]更地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的复合型防冻发酵剂与玉米秸秆的质量比为(0.2~0.6):1000。
[0014]更地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的糖为蔗糖。
[0015]本专利技术通过选择添加适量的尿素溶液并使其与微生物菌剂、糖与活性酶混合制成复合型防冻发酵剂,克服了零下低温状态下玉米秸秆黄贮微生物菌剂和活性酶活性被抑制的问题,保证了微生物能有效分解利用秸秆中营养成分产乳酸,再配合活性酶靶向作用,达到降解木质素的功能。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生产的黄贮饲料中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进一步降低,且产生了更多的营养成分如可溶糖和乳酸,也更显著的提高了黄贮饲料的干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体外消化率,最终也有效防止了冬季零下低温出现黄贮饲料结冰的现象。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菌酶协同发酵和尿素氨化技术,保证零下低温环境下微生物和生物酶仍能在厌氧环境中发挥其最大的活性,实现冬季黄贮秸秆饲料不结冰,在提高秸秆消化率和氮含量的同时,还达到防冻效果,可用于寒冷地区冬季饲料制备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0017]用下面的实施例验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黄贮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19]一、先按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与约氏乳杆菌的质量比为2:1:4.5:5.3将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与约氏乳杆菌混合均匀,得到微生物菌剂;其中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为经过低温

15℃~15℃驯化和返祖验证,并纯化过的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GIM1.372;地衣芽孢杆菌为经过低温

15~15℃驯化和返祖验证,并纯化过的地衣芽孢杆菌GIM1.182;植物乳杆菌为经过低温

15~15℃驯化和返祖验证,并纯化过的植物乳杆菌GIM1.648;约氏乳杆菌为经过低温

15~15℃驯化和返祖
验证,并纯化过的约氏乳杆菌GIM1.730;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GIM1.372、地衣芽孢杆菌GIM1.182、植物乳杆菌GIM1.648和约氏乳杆菌GIM1.730均来自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
[0020]再按纤维素酶、漆酶、木聚糖酶、果胶酶与β

葡聚糖酶的质量比为1:1:1:1:1将纤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10℃不结冰的菌酶协同发酵黄贮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将玉米秸秆与复合型防冻发酵剂混合均匀后,得到原料;其中复合型防冻发酵剂是由微生物菌剂、活性酶、尿素溶液和糖按照质量比(1~3):1:(1~2):(1~2)混匀后而成;微生物菌剂是按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地衣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与约氏乳杆菌按质量比为(1.5~2.4):1:(3.2~4.5):(4.3~5.5)的比例混合而成;活性酶是按纤维素酶、漆酶、木聚糖酶、果胶酶、β

葡聚糖酶的质量比为(1~3):(1~3):(1~2):1:(1~2)的比例混合而成;尿素溶液为质量百分浓度为30%~35%的尿素溶液;二、将步骤一得到的原料调整至按质量百分比计的含水率为50%~65%,压实并置于青贮袋中,抽空密封,在温度≥

10℃的条件下避光发酵30~45天,得到黄贮饲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10℃不结冰的菌酶协同发酵黄贮秸秆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为经过低温

15℃~15℃驯化和返祖验证,并纯化过的枯草芽孢杆菌枯草亚种GIM1.37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

10℃不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荣珍顾啟超房义段青文李信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