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多联机蓄冷/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91194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央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多联机蓄冷/热系统,包括室外机组、干式风机盘管和蓄能桶,室外机组通过蓄能供水管和蓄能回水管循环串连多个蓄能桶,蓄能桶通过用户侧供水管和用户侧回水管循环串连多个干式风机盘管,用于形成一个室外机组的多用户侧蓄冷或蓄热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和蓄冷(热)技术结合,既能充分利用低谷电电蓄冷(热),又能将新风除湿的负荷和显热负荷分别控制,达到节能舒适的目的;材料造价减少、氟利昂制冷剂的使用量减少,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氟系统的室内机改为干式风机盘管,舒适度提高且无冷凝水产生更健康。产生更健康。产生更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多联机蓄冷/热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中央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多联机蓄冷/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多联机要考虑管路总长度与室内外机间的落差,管路越长,能量衰减越严重;内外机间落差越大,衰减越大;室外机选的功率就要大一些。这样的缺点就是投资造价较高,运行费用也相应高些。室内机和室外机安装一般落差不能超过50米,配管最长距离一般不能超过150米。多联机由于可带多台室内机,管路系统较长且支管较多。如果管路发生制冷剂泄漏,很难找到漏点,污染空气且维修成本高。
[0003]多联机无法蓄冷(热),对于普通办公楼一般总是在尖峰、峰、平段电价运行,运行费用偏高。多联机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一般都采用热回收式新风换气机,但此系统有交叉污染的风险,采用多联机的新风机组则比较贵。
[0004]舒适度不如水系统的中央空调。因为多联机是往末端输送液态制冷剂,在末端的蒸发器蒸发制冷,末端的表冷器温度太低导致室内空气的湿度远远低于人体舒适度的要求。温度够了,但是湿度达不到舒适度要求,所以舒适度就差。因此,迫切需要设计一种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多联机蓄冷/热系统,以解决现有多联机空调系统故障率高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多联机蓄冷/热系统。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多联机蓄冷/热系统,包括室外机组、干式风机盘管和蓄能桶,所述室外机组通过蓄能供水管和蓄能回水管循环串连多个蓄能桶,蓄能桶通过用户侧供水管和用户侧回水管循环串连多个干式风机盘管,用于形成一个室外机组的多用户侧蓄冷或蓄热系统。
[0007]具体的是,所述室外机组通过蓄能供水管连接螺旋换热器一,螺旋换热器一安装在蓄能桶中,蓄能桶中设有导温介质,导温介质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螺旋换热器一的出水端连接供水管,供水管中部连接循环管道,循环管道中部连接蓄能回水管,蓄能回水管连接室外机组,用于室外机组控制蓄能桶内的温度。
[0008]具体的是,所述蓄能供水管上且在蓄能桶前部安装有电动平衡阀一,循环管道上且在与蓄能回水管连接处后部安装有电动平衡阀二,电动平衡阀一和电动平衡阀二控制蓄能桶的循环管道和蓄能回水管的两级水循环,电动平衡阀一和电动平衡阀二的开启度控制蓄能桶内温度。
[0009]具体的是,所述螺旋换热器一通过后部的供水管连接下一个蓄能桶中的螺旋换热器一,用于形成一个室外机组控制多个蓄能桶的温度。
[0010]具体的是,所述蓄能供水管、蓄能回水管和供水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0011]具体的是,所述蓄能桶内还设有螺旋换热器二,螺旋换热器二一端连接用户侧供水管,用户侧供水管连接多个干式风机盘管的入口,干式风机盘管的出口通过回水管连接用户侧回水管,用户侧回水管连接螺旋换热器二。
[0012]具体的是,所述用户侧供水管上安装有水泵,水泵前后两侧均安装有阀门,用于向用户侧的干式风机盘管供水。
[0013]具体的是,所述干式风机盘管的入口前管道上安装有阀门,回水管上安装有电动平衡阀,用户侧回水管上且在连接螺旋换热器二前部安装有阀门。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本技术设计的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多联机蓄冷/热系统将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和蓄冷(热)技术结合,既能充分利用低谷电电蓄冷(热),又能将新风除湿的负荷和显热负荷分别控制,达到节能舒适的目的;
[0016]多联机充分利用低谷电价蓄冷(热)节省运行费用,且能减少机组的功率,与连接室内机的氟系统的铜支管改为普通镀锌管,材料造价减少、氟利昂制冷剂的使用量减少,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0017]氟系统的室内机改为干式风机盘管,舒适度提高且无冷凝水产生更健康;
[0018]新风负荷由水系统的热泵替代大大减少了设备造价,同时提高了机组能效。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多联机蓄冷/热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

室外机组;2

干式风机盘管;3

蓄能桶;4

螺旋换热器一;5

螺旋换热器二;6

蓄能供水管;7

蓄能回水管;8

用户侧供水管;9

用户侧回水管;10

水泵;11

电动平衡阀;12

电动平衡阀一;13

电动平衡阀二;14

阀门;15

循环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如图1所示,一种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多联机蓄冷/热系统,包括室外机组1、干式风机盘管2和蓄能桶3,室外机组1采用新风负荷水系统的热泵,热泵可为空气源热泵、地源热泵或者污水源热泵等等。室外机组1通过蓄能供水管6和蓄能回水管7循环串连两个蓄能桶3,蓄能桶3通过用户侧供水管8和用户侧回水管9循环串连两个干式风机盘管2,用于形成一个室外机组1的多用户侧蓄冷或蓄热系统。
[0023]室外机组1通过蓄能供水管6连接螺旋换热器一4,螺旋换热器一4安装在蓄能桶3中,蓄能桶3中设有导温介质,导温介质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螺旋换热器一4的出水端连接供水管。供水管中部连接循环管道15,循环管道15中部连接蓄能回水管7,蓄能回水管7连接室外机组1,用于室外机组1控制蓄能桶3内的温度。
[0024]蓄能供水管6上且在蓄能桶3前部安装有电动平衡阀一12,循环管道15上且在与蓄能回水管7连接处后部安装有电动平衡阀二13,电动平衡阀一12和电动平衡阀二13控制蓄
能桶3的循环管道15和蓄能回水管7的两级水循环,电动平衡阀二13的开启度大小控制螺旋换热器一4中水进入蓄能供水管6和蓄能回水管7内的流量大小,实现回水直接供入蓄能供水管6和/或回到室外机组1的两级循环,电动平衡阀一12和电动平衡阀二13的开启度控制蓄能桶3内温度。蓄能供水管6、蓄能回水管7和供水管上均安装有阀门14。
[0025]螺旋换热器一4通过后部的供水管连接下一个蓄能桶3中的螺旋换热器一4,依次循环连接,用于形成一个室外机组1控制多个蓄能桶3的温度。
[0026]蓄能桶3内还设有螺旋换热器二5,螺旋换热器二5一端连接用户侧供水管8,用户侧供水管8连接两个干式风机盘管2的入口,干式风机盘管2的出口通过回水管连接用户侧回水管9,用户侧回水管9连接螺旋换热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多联机蓄冷/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室外机组、干式风机盘管和蓄能桶,所述室外机组通过蓄能供水管和蓄能回水管循环串连多个蓄能桶,蓄能桶通过用户侧供水管和用户侧回水管循环串连多个干式风机盘管,用于形成一个室外机组的多用户侧蓄冷或蓄热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多联机蓄冷/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组通过蓄能供水管连接螺旋换热器一,螺旋换热器一安装在蓄能桶中,蓄能桶中设有导温介质,导温介质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螺旋换热器一的出水端连接供水管,供水管中部连接循环管道,循环管道中部连接蓄能回水管,蓄能回水管连接室外机组,用于室外机组控制蓄能桶内的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技术的多联机蓄冷/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能供水管上且在蓄能桶前部安装有电动平衡阀一,循环管道上且在与蓄能回水管连接处后部安装有电动平衡阀二,电动平衡阀一和电动平衡阀二控制蓄能桶的循环管道和蓄能回水管的两级水循环,电动平衡阀一和电动平衡阀二的开启度控制蓄能桶内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天琪张天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唐瑞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