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氢能源混合动力平板车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氢能源混合动力平板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氢能源混合动力平板车辆的整车布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码头运送集装箱车辆大部分为内燃机车辆,然而,内燃机车辆存在如下缺陷:1)内燃机驱动的车辆会导致环境污染;2)内燃机的能量转换效率有待提高;3)内燃机驱动需要部件之间进行相对运动,存在部件振动,噪声较大。
[0003]由此,如何改善内燃机车辆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适用于码头运送集装箱车辆的氢能源混合动力平板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氢能源混合动力平板车,克服了现有技术的困难,能够降低码头环境污染、提高能量转换效率、较少车辆驱动噪声,且适用于码头运送集装箱车辆。
[0005]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氢能源混合动力平板车,包括:
[0006]车身,包括沿车身长度方向延伸的两第一连接梁,以及沿车身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一连接梁的两第二连接梁;
[0007]两储氢系统,设置于车身长度方向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能源混合动力平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10),包括沿车身(10)长度方向延伸的两第一连接梁(101),以及沿车身(10)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两所述第一连接梁(101)的两第二连接梁(102);两储氢系统(11),设置于车身(10)长度方向的两端,各所述储氢系统(11)分别包括一组氢瓶(111),各组氢瓶(111)包括多个轴向方向平行设置的氢瓶(112);氢燃料电池系统(12),设置于车身(10)宽度方向的一侧,并连接于一所述第一连接梁(101);锂电池组(13),设置于车身(10)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并连接于另一所述第一连接梁(101),所述锂电池组(13)与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12)相对;两驱动电机(14),分别沿车身(10)长度方向对称分布于一所述储氢系统(11)和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12)之间,以及另一所述储氢系统(11)和所述锂电池组(13)之间;其中,两所述储氢系统(11)连接至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12),所述氢燃料电池系统(12)向所述锂电池组(13)以及两所述驱动电机(14)供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能源混合动力平板车,其特征在于,各组氢瓶(111)的轴向方向平行于车身(10)长度方向或者车身(10)宽度方向,各组氢瓶(111)连接于两所述第一连接梁(10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能源混合动力平板车,其特征在于,各组氢瓶(111)的多个氢瓶(112)固定于氢瓶支架(113),所述氢瓶支架(113)连接于两所述第一连接梁(10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氢能源混合动力平板车,其特征在于,各组氢瓶(111)包括三个氢瓶(1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荣,高延辉,曲明,陈培,张凯,武彬,彭云辉,张兵兵,孙宇瑾,江华,张国海,张洪波,王建云,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港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