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辐照腔的氦气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1155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辐照腔的氦气回收装置,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收集器、第一过滤系统、第二过滤系统和气体存储收集系统;所述气体存储收集系统包括第一缓冲罐、低压压缩机、第二缓冲罐、第三缓冲罐、高压压缩机、第一存储罐和第二存储罐,所述第一缓冲罐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系统的出气端相连,所述第一缓冲罐的出气端与所述低压压缩机的进气端相连,所述低压压缩机的出气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缓冲罐的进气端和所述第三缓冲罐的进气端相连。通过该氦气回收装置能够将在连续碳化纤维交联工序中使用过的氦气过滤净化并回收,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源浪费。源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辐照腔的氦气回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回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照腔的氦气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连续碳化纤维交联工序中,需要对辐照腔进行抽真空,然后充入惰性气体氦气作为保护气体,在氦气保护下进行无氧电子束交联,交联热处理温度在640
±
30℃,交联过后进行冷却泄压排气。冷却后,在取出交联丝之前需要对辐照腔内的氦气进行排除,造成氦气资源浪费。
[0003]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资源浪费的辐照腔的氦气回收装置。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辐照腔的氦气回收装置,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收集器、第一过滤系统、第二过滤系统和气体存储收集系统;
[0007]所述气体存储收集系统包括第一缓冲罐、低压压缩机、第二缓冲罐、第三缓冲罐、高压压缩机、第一存储罐和第二存储罐,所述第一缓冲罐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系统的出气端相连,所述第一缓冲罐的出气端与所述低压压缩机的进气端相连,所述低压压缩机的出气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缓冲罐的进气端和所述第三缓冲罐的进气端相连,所述第二缓冲罐的出气端和所述第三缓冲罐的出气端分别与所述高压压缩机的进气端相连,所述高压压缩机的出气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存储罐的进气端和所述第二存储罐的进气端相连,所述第一存储罐和所述第二存储罐均具有出气端。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系统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液封装置,所述第一过滤层的进气端与所述收集器的出气端相连,所述液封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系统的进气端相连。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包括靠近所述收集器布置的金属网过滤器和靠近第二过滤层布置的袋式过滤器或尼龙网过滤器,所述金属网过滤器连接在所述袋式过滤器或所述尼龙网过滤器的进气端上,所述第二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层。
[0010]优选的,所述液封装置内具有至少两个腔室,各所述腔室通过通气孔相互连通,且各所述腔室内具有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滤系统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气水分离器、脱氧装置和两个分子筛,所述气水分离器的进气端与所述液封装置的出气端相连,所述脱氧装置的进气端与所述气水分离器的出气端相连,所述脱氧装置的出气端分别与两个所述分子筛的进气端相连,两个所述分子筛的出气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罐的进气端相连。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的出气端、所述第二过滤层的出气端、所述液封装置的出气端、所述气水分离器的出气端和所述脱氧装置的出气端上均装有逆止阀。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的进气端、所述第二过滤层的进气端、所述液封装置的进气端、所述气水分离器的进气端、所述脱氧装置的进气端、所述脱氧装置的所述逆止阀的出气端上、所述低压压缩机的进气端、所述第二缓冲罐的出气端、所述第三缓冲罐的出气端、所述高压压缩机的出气端、所述第一存储罐的出气端和所述第二存储罐的出气端上均连接有电磁阀。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所述液封装置、所述气水分离器和所述高效脱氧装置上均并联有电磁阀。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缓冲罐、所述第二缓冲罐、所述第三缓冲罐、所述第一存储罐和所述第二存储罐上均连接有氦气测量仪。
[0016]通过采用前述设计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收集器中的气体经过第一过滤系统和第二过滤系统的过滤除去杂质,然后进入第一缓冲罐,再经过低压压缩机进行低压回收,然后进入第二缓冲罐和第三缓冲罐,再经过高压压缩机压缩后进入第一存储罐和第二存储罐;通过设置第一存储罐和第二存储罐,双回路减压系统,使得存储罐内的工作压力始终如一,安全稳定;通过该氦气回收装置能够将在连续碳化纤维交联工序中使用过的氦气过滤净化并回收,有效减少了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氦气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01、收集器,102、第一过滤层,103、第二过滤层,104、液封装置,105、气水分离器,106、脱氧装置,107、分子筛,108、第一缓冲罐,109、低压压缩机,110、第二缓冲罐,111、第三缓冲罐,112、高压压缩机,113、第一存储罐,114、第二存储罐,
[0019]120、逆止阀,121、电磁阀,122、电控阀门,123、氦气测量仪,a、辐照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所示,一种辐照腔的氦气回收装置,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收集器101、第一过滤系统、第二过滤系统和气体存储收集系统。
[0022]本实施例的收集器中包含了升压设备,用于对回收的气体进行升压。
[0023]本实施例的收集器以及包含的升压设备均为常规设备。
[0024]第一过滤系统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第一过滤层102、第二过滤层103和液封装置104,第一过滤层102的进气端与收集器101的出气端相连,液封装置104的出气端与第二过滤层103的进气端相连。
[0025]本实施例的第一过滤层102、第二过滤层103和液封装置104均为常规设备。
[0026]第一过滤层102包括靠近收集器布置的金属网过滤器和靠近第二过滤层103布置的袋式过滤器或尼龙网过滤器,金属网过滤器连接在袋式过滤器或尼龙网过滤器的进气端上,本实施例的金属网过滤器为铝波纹网或不锈钢丝网组成的多层结构;能够有效增加过
滤面积,能够充分过滤掉气体中的颗粒状物质和尘埃,阻力低、耐酸碱、强度高、耐高温和低温,且可反复清洗使用,性价比比较高;本实施例的第二过滤层103为活性炭过滤层,能够深度脱除油份和部分有害物质。
[0027]液封装置104内具有至少两个腔室,各腔室通过通气孔相互连通,且各腔室内具有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酸性溶液或碱性溶液的液面高度低于通气孔的高度,本实施例的液封装置104内具有两个腔室,其中一个腔室内具有浓度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另一个腔室内具有浓度为10%的碳酸氢钠溶液。通过在液封装置104内设置至少两个腔室,以使得可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在各腔室内盛放不同的溶液以用于吸收不同性质的气体。
[0028]气体存储收集系统包括第一缓冲罐108、低压压缩机109、第二缓冲罐110、第三缓冲罐111、高压压缩机112、第一存储罐113和第二存储罐114。第一缓冲罐108的进气端与第二过滤系统的出气端相连,第一缓冲罐108的出气端与低压压缩机109的进气端相连,低压压缩机109的出气端分别与第二缓冲罐110的进气端和第三缓冲罐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辐照腔的氦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收集器、第一过滤系统、第二过滤系统和气体存储收集系统;所述气体存储收集系统包括第一缓冲罐、低压压缩机、第二缓冲罐、第三缓冲罐、高压压缩机、第一存储罐和第二存储罐,所述第一缓冲罐的进气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系统的出气端相连,所述第一缓冲罐的出气端与所述低压压缩机的进气端相连,所述低压压缩机的出气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缓冲罐的进气端和所述第三缓冲罐的进气端相连,所述第二缓冲罐的出气端和所述第三缓冲罐的出气端分别与所述高压压缩机的进气端相连,所述高压压缩机的出气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存储罐的进气端和所述第二存储罐的进气端相连,所述第一存储罐和所述第二存储罐均具有出气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辐照腔的氦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系统包括依次管路连接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液封装置,所述第一过滤层的进气端与所述收集器的出气端相连,所述液封装置的出气端与所述第二过滤系统的进气端相连。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辐照腔的氦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层包括靠近所述收集器布置的金属网过滤器和靠近第二过滤层布置的袋式过滤器或尼龙网过滤器,所述金属网过滤器连接在所述袋式过滤器或所述尼龙网过滤器的进气端上,所述第二过滤层为活性炭过滤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辐照腔的氦气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封装置内具有至少两个腔室,各所述腔室通过通气孔相互连通,且各所述腔室内具有酸性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出腾龙黄祥贤蔡武集朱家明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立亚新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