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1128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以及位于彩膜基板与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彩膜基板包括叠设的公共电极和第一取向层,阵列基板包括叠设的线栅层、像素电极和第二取向层,液晶层包括液晶本体和掺入液晶本体内的染料液晶,背光模组包括设于背光模组远离显示面板的一侧的反射片,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反射模式和穿透反射模式。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中,通过染料液晶和线栅层的搭配,可实现穿透反射两种显示模式,在环境光够亮时,可关闭背光模组,实现反射模式,既节能环保又护眼,在环境光不够亮时,可打开背光模组,实现穿透反射模式,对光线有更高的利用率,并能在亮态时提高显示亮度。提高显示亮度。提高显示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晶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依据液晶显示装置所利用的光源类型(背光源、外界光)的不同,液晶显示装置可分为透射式、反射式和半透半反式三种。其中,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对入射至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内的环境光反射来实现显示。
[0003]相关技术中,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上设置有偏光片,彩膜基板和阵列基板之间有液晶层。液晶层中的液晶单体具有旋光性,可以让光的偏振方向旋转90
°
,而在液晶显示装置通电时,液晶单体由于电场的作用旋转,使液晶单体的长轴垂直于阵列基板,此时液晶单体不会改变光的偏振方向。在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不通电的情况下,外界环境光通过液晶层后,液晶单体使光的偏振方向旋转90
°
,光到达玻璃基板上的像素电极层时会被反射,反射的光再次到达偏光片时,由于偏振方向发生偏转,即此时的光的偏振方向跟偏光片的透光轴方向垂直,光会被偏光片吸收,使液晶显示装置呈现暗态。在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通电的情况下,液晶单体旋转,不改变光的偏振方向,光到达像素电极层时被反射,反射的光再次到达偏光片时,光的偏振方向跟偏光片的透光轴方向平行,光不会被吸收,使液晶显示装置呈现亮态。
[0004]但是光通过彩膜、偏光片时,绝大部分的能量被吸收,所以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反射率比较低,从而造成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亮度较暗。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不能在暗室内使用,透射式液晶显示装置需搭配偏光片,会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穿透率,光利用率较低,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透反射双显示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面板光利用率较低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叠设的公共电极和第一取向层,所述阵列基板包括叠设的线栅层、像素电极和第二取向层,所述液晶层包括液晶本体和掺入所述液晶本体内的染料液晶,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反射片,所述反射片设于所述背光模组远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反射模式和穿透反射模式。
[0008]进一步地,在反射模式下,所述背光模组关闭,暗态显示时,所述染料液晶吸收进入显示面板的光线,亮态显示时,所述染料液晶和所述线栅层透过进入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方向光线,所述反射片反射透过所述染料液晶和所述线栅层的第一方向光线,所述染料液晶透过进入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方向光线,所述线栅层反射透过所述染料液晶的第二方
向光线,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0009]在穿透反射模式下,所述背光模组打开,暗态显示时,所述线栅层透过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第一方向光线,并不透过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第二方向光线,所述染料液晶吸收透过所述线栅层的第一方向光线,亮态显示时,所述线栅层和所述染料液晶均透过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第一方向光线,所述线栅层反射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第二方向光线,所述反射片反射所述线栅层反射的第二方向光线并部分转换为第一方向光线,所述线栅层和染料液晶均透过所述反射片转换的第一方向光线。
[0010]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本体为正性液晶,所述显示面板为TN型面板,所述第一取向层和所述第二取向层的配向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取向层或所述第二取向层的配向方向平行于所述线栅层的透过轴。
[0011]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本体为负性液晶,所述显示面板为VA型面板,所述公共电极上开设有凹部或凸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凹部或所述凸部沿“十”字形、“一”字形或者“1”字形延伸。
[0013]进一步地,所述阵列基板在朝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上由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相互绝缘交叉限定形成多个像素单元,每个所述像素单元内对应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凹部或至少一个所述凸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取向层设于所述彩膜基板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公共电极设于所述第一取向层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线栅层设于所述第二取向层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0015]进一步地,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第一衬底和色阻层,所述色阻层设于所述第一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所述公共电极位于所述色阻层和所述第一取向层之间;所述阵列基板还包括第二衬底,所述像素电极设于所述第二取向层与所述线栅层之间,所述第二取向层覆盖于所述像素电极上,所述线栅层设于所述第二衬底上,所述线栅层设于所述第二衬底靠近所述液晶层的一侧或所述线栅层设于所述第二衬底远离所述液晶层的一侧。
[0016]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导光板和光源,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反射片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侧。
[0017]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防炫膜,所述防炫膜设于所述显示面板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扩散片,所述扩散片设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反射片的一侧。
[0018]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染料液晶和线栅层的搭配,可实现穿透反射两种显示模式,在环境光够亮时,可关闭背光模组,实现反射模式,既节能环保又护眼,在环境光不够亮时,可打开背光模组,实现穿透反射模式,对光线有更高的利用率,并能在亮态时提高显示亮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线栅层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2]图4是图1所示显示面板的线栅层的另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反射模式下的暗态示意图。
[0024]图6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反射模式下的亮态示意图。
[0025]图7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穿透反射模式下的暗态示意图。
[0026]图8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穿透反射模式下的亮态示意图。
[0027]图9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图9所示液晶显示装置在不加电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
[0029]图11是图9所示液晶显示装置在加电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
[0030]图12是图9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13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14是图13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15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34]图16是图1所示液晶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面板(10)和背光模组(30),所述背光模组(30)设于所述显示面板(10)的一侧,所述显示面板(10)包括彩膜基板(11)、与所述彩膜基板(11)相对设置的阵列基板(12)以及位于所述彩膜基板(11)与所述阵列基板(12)之间的液晶层(14),所述彩膜基板(11)包括叠设的公共电极(114)和第一取向层(116),所述阵列基板(12)包括叠设的线栅层(124)、像素电极(125)和第二取向层(126),所述液晶层(14)包括液晶本体(142)和掺入所述液晶本体(142)内的染料液晶(144),所述背光模组(30)包括反射片(302),所述反射片(302)设于所述背光模组(30)远离所述显示面板(10)的一侧,所述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反射模式和穿透反射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反射模式下,所述背光模组(30)关闭,暗态显示时,所述染料液晶(144)吸收进入显示面板(10)的光线,亮态显示时,所述染料液晶(144)和所述线栅层(124)透过进入所述显示面板(10)的第一方向光线,所述反射片(302)反射透过所述染料液晶(144)和所述线栅层(124)的第一方向光线,所述染料液晶(144)透过进入所述显示面板(10)的第二方向光线,所述线栅层(124)反射透过所述染料液晶(144)的第二方向光线,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在穿透反射模式下,所述背光模组(30)打开,暗态显示时,所述线栅层(124)透过所述背光模组(30)发出的第一方向光线,并不透过所述背光模组(30)发出的第二方向光线,所述染料液晶(144)吸收透过所述线栅层(124)的第一方向光线,亮态显示时,所述线栅层(124)和所述染料液晶均透过所述背光模组(30)发出的第一方向光线,所述线栅层(124)反射所述背光模组(30)发出的第二方向光线,所述反射片(302)反射所述线栅层(124)反射的第二方向光线并部分转换为第一方向光线,所述线栅层(124) 和染料液晶(144)均透过所述反射片(302)转换的第一方向光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本体(142)为正性液晶,所述显示面板(10)为TN型面板,所述第一取向层(116)和所述第二取向层(126)的配向方向相互垂直,且所述第一取向层(116)或所述第二取向层(126)的配向方向平行于所述线栅层(124)的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德镇余嘉洺房耸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