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压结构、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1070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8
本申请涉及一种泄压结构、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包括承载基体,承载基体具有泄压部,泄压部的厚度小于承载基体在除去泄压部的其余区域的厚度。其中,泄压部厚度与承载基体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的比值为A,A大于5.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泄压结构、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泄压结构、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节能减排是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电动车辆由于其节能环保的优势成为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电动车辆而言,电池技术又是关乎其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0003]现有技术中,为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在电池的壳体设置泄压部形成泄压机构。在电池的壳体内部压力较大时出现泄压通道对电池进行泄压,达到定向泄压作用,避免电池非定向泄压甚至爆炸,从而导致产生不可预知的危害。
[0004]然而,泄压机构产生相对变形的过程中,泄压机构的变形与承载泄压机构的承载基体的尺寸相关,而现有技术中通常通过改变泄压机构的薄厚、尺寸大小以控制泄压机构在受到电池的壳体内部压力时的变形量,而缺乏考虑承载基体自身的变形量,导致在泄压机构产生变形的过程,承载基体已经超出了其变形的安全阈值而起爆,从而使得泄压机构失效,影响电池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泄压结构、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保证泄压结构的正常泄压,以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泄压结构,包括承载基体,承载基体具有泄压部,泄压部的厚度小于承载基体在除去泄压部的其余区域的厚度。其中,泄压部厚度与承载基体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的比值为A,A大于5.6
×
10
‑6且小于0.028 ,和/或泄压部厚度与承载基体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的比值为B,B大于5
×
10
‑5且小于0.1。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泄压部的厚度方向两两相交。
[0007]如此,通过对承载基体的长度与泄压部厚度之间比例的控制,保证泄压部能够按照设定泄压条件正常泄压,避免其过薄过厚的同时,避免其在泄压结构产生变形的过程,承载基体在泄压部泄压之前已经超出了其变形的安全阈值而起爆,从而使得泄压结构失效,影响电池的安全性的现象。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的厚度与承载基体在除去泄压部的其余区域厚度的比值为C,C大于0.005小于0.8,通过使泄压部的厚度与承载基体其他区域的厚度满足一定比值,从而对承载基体实现局部加厚(相对于泄压部来说),这样,能够使承载基体的除泄压部的其他区域的整体结构强度得到提高。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部的厚度为0.01mm

0.5mm,承载基体在其余区域的厚度为0.2mm

2mm,限定泄压部的厚度的具体范围,以避免泄压部过薄造成的制作工艺难以满足,且在制造、运输等过程中,易受膨胀、挤压导致泄压部开裂的情况,同时避免泄压部及承载
基体太厚造成的气体无法冲破的情况,以保证泄压部能够有效且及时的泄压。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基体设有凹部,凹部的底壁形成泄压部。即确定承载基体的泄压部设置位置之后,对承载基体的该部分区域进行减薄处理,从而在承载基体上形成凹部,由此使得结构较为简单。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泄压结构还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面向承载基体设置,且泄压部和支撑组件之间构造形成至少一条泄压通道,泄压通道的存在是为了使得泄压部开启之后电池内部空间可以与外界空气直接连通,以保证泄压部正常泄压。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组件包括隔离板及支撑件,隔离板面向承载基体且与其间隔设置,支撑件支撑设置两者之间,且隔离板与泄压部之间构造形成第一泄压通道,其中,泄压通道包括第一泄压通道。通过隔离板与支撑件的设置,保证在任何状态下,泄压部排出的气体均能够通过隔离板和承载基体之间的空间正常泄压。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隔离板具有面向泄压部贯穿开设的排气孔,排气孔与泄压部之间形成第二泄压通道,其中,泄压通道包括第二泄压通道。从泄压部排出的电池内部的过热气体,一部分经过第一泄压通道排出进入大气中,另一部分经过第二泄压通道从排气孔排出进入大气中,以保证泄压通畅。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泄压通道在泄压部的厚度方向上具有预设高度,预设高度随排气孔在泄压部的正投影面积的增大而减小。当排气孔在泄压部的正投影面积小于1,则表明排气孔小于泄压部的大小,此时排气孔泄压能力不足,预设高度要适量提高,以保证泄压部能够正常泄压。当排气孔在泄压部的正投影面积大于等于1,则表明排气孔大于泄压部的大小,此时排气孔泄压能力较强,预设高度可适量降低,以保证泄压结构的结构紧凑型。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高度与排气孔的面积之间的关系为:h≥
‑3×
(s/S)+3,h 为预设高度,s为排气孔在泄压部的正投影面积,S为泄压部的泄压面积。
[0016]如此,在第一泄压通道和第二泄压通道之间形成互补关系,当第一泄压通道或第二泄压通道过小时,则实行第一泄压通道和第二泄压通道并行泄压的方式,当第一泄压通道或第二泄压通道中的一者足够泄压部泄压时,则另一者可随之省略。
[00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壳体及上述泄压结构中的承载基体,承载基体被构造形成壳体的任意一侧的侧面。
[0018]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其包括箱体及上述泄压结构中的承载基体,承载基体被构造形成箱体的任意一侧的侧面。
[0019]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电装置,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电池,所述电池用于提供电能。
[0020]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21]通过阅读对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全部附图中,用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0044]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尺寸”“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0045]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基体,所述承载基体具有泄压部,所述泄压部的厚度小于所述承载基体在除去所述泄压部的其余区域的厚度;其中,所述泄压部的厚度与所述承载基体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的比值为A,所述A大于5.6
×
10
‑6且小于0.028;和/或所述泄压部的厚度与所述承载基体的第二方向上的宽度的比值为B,所述B大于5
×
10
‑5且小于0.1;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泄压部的厚度方向两两相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的厚度与所述承载基体在除去所述泄压部的其余区域厚度的比值为C,所述C大于0.005小于0.8。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部的厚度为0.01mm

0.5mm,所述承载基体在所述其余区域的厚度为0.2mm

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体设有凹部,所述凹部的底壁形成所述泄压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结构还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面向所述承载基体设置,且所述泄压部和所述支撑组件之间构造形成至少一条泄压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泄压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欧李耀陈小波杨飘飘顾明光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