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墨印刷方法和喷墨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100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了提供一种喷墨印刷方法和喷墨印刷装置,可以对表面具有凹凸的被印刷物有效地形成光泽度降低的印刷面。解决的方案是:一种喷墨印刷方法,从喷墨头121向被印刷物10喷出UV固化油墨的液滴I进行印刷,所述喷墨印刷方法包括:正常印刷工序,在被印刷物10上形成至少一层颜色层30;第一间隔化印刷工序,喷出UV固化油墨的液滴I,以在颜色层30上形成一层凹凸层40,所述凹凸层40配置有彼此隔开间隔D2的多个凸部71,所述间隔D2大于或等于UV固化油墨的液滴I的直径;及,第二间隔化印刷工序,层叠至少一层凹凸层51,所述凹凸层51利用将UV固化油墨的液滴I以重叠的方式喷出至凹凸层40的凸部71上而形成。的凸部71上而形成。的凸部71上而形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墨印刷方法和喷墨印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印刷方法和喷墨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已知一种技术,是对汽车的仪表板等的表面上具有凹凸的被涂装物或被印刷物进行着色。作为记载此种技术的文献,有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以下技术:在形成有立体装饰部的仪表板的整个表面形成涂膜层后,利用激光仅去除覆盖立体装饰部的涂膜层,以提高外观质量。
[0003][先前技术文献][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第2007

26922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0007]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虽然能够提高被涂装物的外观质量,但在涂装被涂装物的整个表面之后,需要去除覆盖立体装饰部的涂膜层的工序,因此,从有效地进行涂装的观点来看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0008]此处,已知一种喷墨印刷方法,其使用照射UV等而进行固化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来印刷被印刷物。根据该喷墨印刷方法,能够有效地印刷被印刷物,但当对表面具有凹凸的被印刷物进行印刷时,与表面平坦的被印刷物相比,不能将喷墨头靠近被印刷物的表面,而需要从较远的位置喷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当喷墨头与被印刷物的距离较长时,如果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的液滴较小,则在从喷墨头到达被印刷物之前,由于空气阻力等,着落位置趋于偏移。对此,虽然通过增大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的液滴而能够直线飞行更长的距离,但附着在被印刷物的表面上的液滴可能会润湿并扩散,并与相邻的液滴结合,从而增加光泽度。
[0009]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墨印刷方法和喷墨印刷装置,可以针对表面具有凹凸的被印刷物有效地形成光泽度降低的印刷面。
[0010][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001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印刷方法,从喷墨头向被印刷物喷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的液滴进行印刷,所述喷墨印刷方法包括:正常印刷工序,在前述被印刷物上形成至少一层颜色层;第一间隔化印刷工序,喷出前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的液滴,以在前述颜色层上形成一层凹凸层,所述凹凸层配置有彼此隔开一间隔的多个凸部,所述间隔大于或等于前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的液滴的直径;及,第二间隔化印刷工序,层叠至少一层凹凸层,所述凹凸层通过将前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的液滴以重叠的方式喷出至前述凹凸层的前述凸部上而形成。
[0012]可选地,前述被印刷物的被印刷区域为细长形状,使前述喷墨头沿前述被印刷区
域的长度方向移动,同时将前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喷出至前述被印刷区域上。
[0013]可选地,前述喷墨头能够沿前述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在前述第一间隔化印刷工序中,使前述喷墨头沿前述长度方向单向移动,同时形成一层前述凹凸层,在前述第二间隔化印刷工序中,每次使前述喷墨头沿前述长度方向单向移动时都形成一层前述凹凸层。
[0014]可选地,前述喷墨头具有多个喷嘴,所述多个喷嘴并列设置在特定的方向上,并喷出前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在前述第一间隔化印刷工序和前述第二间隔化印刷工序中,在前述特定的方向相对于前述被印刷区域的宽度方向大致平行的状态下使前述喷墨头沿前述被印刷区域的长度方向移动,同时使用多个前述喷嘴中的特定的一部分前述喷嘴形成前述凹凸层。
[0015]可选地,在前述正常印刷工序、前述第一间隔化印刷工序、及前述第二间隔化印刷工序中,使用可以保持前述被印刷物的机械臂,并以使得前述被印刷区域包含在前述喷墨头的可印刷区域内的方式移动保持有前述被印刷物的前述机械臂。
[0016]可选地,前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是单色的。
[0017]可选地,前述被印刷物是汽车的仪表板。
[0018]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喷墨印刷装置,具备:印刷部,对被印刷物喷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并进行印刷;及,控制部,控制前述印刷部;并且,前述控制部按照如下方式控制前述印刷部的动作:在前述被印刷物上形成至少一层颜色层;喷出前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的液滴,以在前述颜色层上形成一层凹凸层,所述凹凸层配置有彼此隔开一间隔的多个凸部,所述间隔大于或等于前述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的液滴的直径;层叠至少一层凹凸层,所述凹凸层通过将前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的液滴以重叠的方式喷出至前述凹凸层的前述凸部上而形成。
[0019](专利技术的效果)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喷墨印刷方法和喷墨印刷装置,可以针对表面具有凹凸的被印刷物有效地形成光泽度降低的印刷面。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利用喷墨印刷方法印刷的印刷物的剖面图。
[0022]图2是绘示印刷物的60
°
光泽度、平均高度Rc、及液滴间距之间的关系的图。
[0023]图3是绘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的电气构造的块状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装置的喷墨头和被印刷物的平面图,示出了开始第一间隔化印刷工序前的情形。
[0025]图5A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方法中的印刷前的被印刷物的剖面图。
[0026]图5B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方法中的印刷有衬底层的被印刷物的剖面图。
[0027]图5C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方法中的印刷有颜色层的被印刷物的剖面图。
[0028]图5D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方法的由第一间隔化印刷工序间隔化印刷有第一层凹凸层的被印刷物的剖面图。
[0029]图5E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方法的由第二间隔化印刷工序间隔化印
刷有第二层凹凸层的被印刷物的剖面图。
[0030]图5F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喷墨印刷方法的由第二间隔化印刷工序间隔化印刷有第四层凹凸层的被印刷物的剖面图。
[0031]图6A是绘示利用现有技术的喷墨印刷方法在被印刷物上形成凹凸层前的情形的平面图。
[0032]图6B是绘示利用现有技术的喷墨印刷方法在被印刷物上形成凹凸层时的情形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0034]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利用喷墨印刷方法印刷的印刷物1进行说明。图1是绘示本实施方式的利用喷墨印刷方法印刷的印刷物1的剖面图。
[0035]印刷物1具有被印刷物10和印刷面80。印刷面80的构造是,包含衬底层20、颜色层30、凹凸层40、和三层凹凸层50,所述三层凹凸层50即凹凸层51,52,53。在喷墨印刷方法中,使用照射紫外线(Ultraviolet,UV)或电子线(electronic beam,EB)从而液滴固化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使用通过照射UV而液滴固化的UV固化油墨。
[0036]被印刷物10在其表面13具有凹凸(省略图示)。作为被印刷物10,例如可以列举汽车的仪表板等。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印刷方法,从喷墨头向被印刷物喷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的液滴进行印刷,所述喷墨印刷方法包括:正常印刷工序,在前述被印刷物上形成至少一层颜色层;第一间隔化印刷工序,喷出前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的液滴,以在前述颜色层上形成一层凹凸层,所述凹凸层配置有彼此隔开一间隔的多个凸部,所述间隔大于或等于前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的液滴的直径;及,第二间隔化印刷工序,层叠至少一层凹凸层,所述凹凸层通过将前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的液滴以重叠的方式喷出至前述凹凸层的前述凸部上而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印刷方法,其中,前述被印刷物的被印刷区域为细长形状,使前述喷墨头沿前述被印刷区域的长度方向移动,同时将前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喷出至前述被印刷区域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印刷方法,其中,前述喷墨头能够沿前述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在前述第一间隔化印刷工序中,使前述喷墨头沿前述长度方向单向移动,同时形成一层凹凸层,在前述第二间隔化印刷工序中,每次使前述喷墨头沿前述长度方向单向移动时都形成一层凹凸层。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喷墨印刷方法,其中,前述喷墨头具有多个喷嘴,所述多个喷嘴并列设置在特定的方向上,并喷出前述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油墨,在前述第一间隔化印刷工序和前述第二间隔化印刷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田高章游佐淳高野大地増田久川野和央渡边隆宏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