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设备氢爆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0625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设备氢爆试验装置,包括密闭的隔爆试验罐、试验搁置平台、两组稳温加热芯、两组升温加热芯、均温装置、配气装置、采样口、排气口、无纸温度记录仪、通隔爆试验罐的微机测压装置以及温度传感器。两阶段加热和风扇混温作用,使得测试时的初始温度稳定,点火氢爆后罐内温度瞬间上升,因为罐内容积足够大,在第二阶段加热温度范围附近温度下降快速,但越接近第一阶段加热温度范围,降温越慢,模拟了氢气燃烧环境的要求。能够模拟氢爆试验所需试验环境,有效验证核电设备经过氢气爆燃环境后的设备可用性。气爆燃环境后的设备可用性。气爆燃环境后的设备可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设备氢爆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设备安全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核电设备氢爆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压水堆核电厂内所用设备为了安全性,均需做防爆测试。模拟发生严重事故时,氢气在安全壳中瞬时产生高温情况下,设备是否还能使用。而模拟故障安全壳内氢气燃烧时的环境条件很难。获取完全符合温度的瞬时高峰以及后续温度下降的趋势的温度情况更难,但不能逼真模拟实际情况,会到大大降低试验评判的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提升对核电设备经过氢气燃爆后可用性的检测能力问题,提出了一种核电设备氢爆试验装置。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核电设备氢爆试验装置,包括密闭的隔爆试验罐、试验搁置平台、两组稳温加热芯、两组升温加热芯、均温装置、配气装置、采样口、排气口、无纸温度记录仪、通隔爆试验罐的微机测压装置以及温度传感器;
[0005]试验搁置平台固定在隔爆试验罐内部底部,两组稳温加热芯从隔爆试验罐外插入罐内,置于试验搁置平台两侧,两组升温加热芯置于隔爆试验罐内试验搁置平台上方,隔爆试验罐内有均温装置,罐内环境温度传感器和测试样品内部温度传感器接无纸温度记录仪,配气装置与隔爆试验罐密闭连接管道口位于隔爆试验罐罐底部的一侧,远离连接管道口的隔爆试验罐另一端排气口管路上有采样口。
[0006]优选的,所述均温装置为远离稳温加热芯插入一端的隔爆试验罐内的风扇。
[0007]优选的,所述配气装置内配置有可燃气体。
[0008]优选的,所述隔爆试验罐外有保温层。r/>[0009]优选的,所述两组稳温加热芯裸露在隔爆试验罐外一端有热电偶,直接检测稳温加热芯温度。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核电设备氢爆试验装置,能够模拟氢爆试验所需试验环境,有效验证核电设备经过氢气爆燃环境后的设备可用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核电设备氢爆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核电设备氢爆试验装置剖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核电设备氢爆试验装置测试原理图。
[0014]附图标识:1、17KW加热芯;2、点火测压口;3、隔爆试验罐;4、1KW加热芯;5、支撑架;6、试验搁置平台;7、风扇;8、热电偶;20、氢气入口;30、空气入口;40、采样口;41、排气口;50、无纸温度记录仪;51、微机测压装置;52、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6]如图1、2所示核电设备氢爆试验装置结构示意图,隔爆试验罐3内容积2000L,罐外做保温处理,试验搁置平台6固定在隔爆试验罐3内部底部,两组17KW加热芯1从隔爆试验罐3外插入罐内,置于试验搁置平台6两侧,两组1KW加热芯4置于隔爆试验罐3内试验搁置平台6上方,在远离17KW加热芯1插入一端的隔爆试验罐3内有风扇7,在隔爆试验罐3外17KW加热芯1一端有热电偶8,直接检测17KW加热芯1温度。隔爆试验罐3还设有点火测压口,对罐内试验压力进行检测。
[0017]如图3所示核电设备氢爆试验装置测试原理图,从隔爆试验罐3罐底部的一侧氢气入口20和空气入口30将配气送入真空的隔爆试验罐3内,通过远离氢气入口20和空气入口30的另一端排气口41管路上的采样口40采集配置气体,达标后,通过两组17KW加热芯1对隔爆试验罐3内气体进行初始加热,通过风扇7进行罐内均温,加热到第一阶段温度(150度)后,关闭两组17KW加热芯1,同时开启两组1KW加热芯4进行第二阶段(400度)加热升温,当测试样品所处环境稳定达到点火温度,关闭两组1KW加热芯4,进行点火,微机测压装置51进行动态压力测试,整个过程无纸温度记录仪50进行温度记录。罐内环境温度传感器和测试样品内部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罐内环境和测试样品温度,完成核电设备氢爆试验,并可完成过程数据采集。
[0018]两阶段加热和风扇混温作用,使得测试时的初始温度稳定,点火氢爆后罐内温度瞬间上升,因为罐内容积足够大,在第二阶段加热温度范围附近温度下降快速,但越接近第一阶段加热温度范围,降温越慢,模拟了氢气燃烧环境(温度+压力)的要求。
[0019]这里两组17KW加热芯1为匹配容积2000L的稳温加热芯,而1KW加热芯4为匹配样品的升温加热芯。根据隔爆试验罐3的容积和样品大小进行选配。
[0020]风扇7作为均温装置,置于隔爆试验罐3内一端,让隔爆试验罐3内的热量循环混合,达到均温作用,其功率根据隔爆试验罐3容积配置。
[002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设备氢爆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闭的隔爆试验罐、试验搁置平台、两组稳温加热芯、两组升温加热芯、均温装置、配气装置、采样口、排气口、无纸温度记录仪、通隔爆试验罐的微机测压装置以及温度传感器;试验搁置平台固定在隔爆试验罐内部底部,两组稳温加热芯从隔爆试验罐外插入罐内,置于试验搁置平台两侧,两组升温加热芯置于隔爆试验罐内试验搁置平台上方,隔爆试验罐内有均温装置,罐内环境温度传感器和测试样品内部温度传感器接无纸温度记录仪,配气装置与隔爆试验罐密闭连接管道口位于隔爆试验罐罐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爱华顾申杰薛山虎石磊杨德双卢燕芸方立凯高雷程胤晁侃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