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线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998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芯线保护装置,包括六边形棒状铜芯、圆柱保护套筒,所述六边形棒状铜芯穿接在圆柱保护套筒内,并与圆柱保护套筒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圆柱保护套筒与电缆芯线连接的一端配合连接电缆芯线外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极好的保护了电缆芯线,避免了因人为性失误导致芯线断裂的风险,保证了试验的准确性。保证了试验的准确性。保证了试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线保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试验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芯线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电缆芯线的老化试验时,需要将电缆芯线和通电导线通过绝缘胶带连接通电,在连接的过程中或是试验完成进行下一项试验打开绝缘胶带过程中,会因为试验员操作失误或试验结束后芯线变脆极易导致芯线断裂,从而导致试验由于人为性而失误而失败,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芯线保护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一种芯线保护装置,包括六边形棒状铜芯、圆柱保护套筒,所述六边形棒状铜芯穿接在圆柱保护套筒内,并与圆柱保护套筒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圆柱保护套筒与电缆芯线连接的一端配合连接电缆芯线外壳。
[0006]进一步,所述的六边形棒状铜芯的侧面均匀开设有四个螺纹通孔。
[0007]进一步,所述的六边形棒状铜芯一端开设与电缆芯线粗细大小的一半通孔,另一端开设与通电导线粗细大小的一半通孔。
[0008]进一步,所述的圆柱保护套筒正面开设与六边形棒状铜芯相适配的六边形通孔,侧面开设有与六边形棒状铜芯侧面均匀的四个螺纹通孔相适配的圆形通孔。
[0009]进一步,所述的圆柱保护套筒与电缆芯线连接的一端开设有与电缆芯线外壳相适配的凹槽,凹槽内部外圆与电缆芯线外壳内圆相适配,凹槽内圆与电缆芯线外壳外圆相适配。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1]1)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制作成本低;
[0012]2)极好的保护了电缆芯线,避免了因人为性失误导致芯线断裂的风险,保证了试验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芯线保护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保护套筒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芯线保护装置组合后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芯线保护装置组合后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18]实施例:
[0019]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芯线保护装置,包括六边形棒状铜芯1、圆柱保护套筒2。
[0020]其中,六边形棒状铜芯1的侧面均匀开设有四个螺纹通孔,同时六边形棒状铜芯一端开设与电缆芯线粗细大小的一半通孔,另一端开设与通电导线粗细大小的一半通孔。
[0021]圆柱保护套筒2正面开设与六边形棒状铜芯相适配的六边形通孔4,侧面开设有与六边形棒状铜芯1侧面均匀的四个螺纹通孔相适配的圆形通孔3,同时圆柱保护套筒2与电缆芯线7连接的一端开设有与电缆芯线外壳相适配的凹槽,凹槽内部外圆6与电缆芯线外壳8内圆相适配,凹槽内圆5与电缆芯线外壳8外圆相适配。
[0022]在实际应用中,将电缆芯线插入六边形棒状铜芯中,并用相匹配的螺栓旋紧六边形棒状铜芯侧面两个螺纹通孔,螺栓穿过螺纹通孔顶住固定住电缆芯线,同时将通电导线插入六边形棒状铜芯另一端,并用相匹配的螺栓旋紧六边形棒状铜芯侧面另外两个螺纹通孔,螺栓穿过螺纹通孔顶住固定住通电导线,从而进行电缆芯线老化试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六边形棒状铜芯、圆柱保护套筒,所述六边形棒状铜芯穿接在圆柱保护套筒内,并与圆柱保护套筒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圆柱保护套筒与电缆芯线连接的一端配合连接电缆芯线外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边形棒状铜芯的侧面均匀开设有四个螺纹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线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六边形棒状铜芯一端开设与电缆芯线粗细大小的一半通孔,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张珂谢昊稼刘杨晁侃闫佳乐张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仪器仪表自控系统检验测试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