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90596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20~40份,氯仿5~10份,氟硼酸15~40份,聚氨酯20~30份,环己烷15~30份,石油醚25~35份,无水乙醇5~10份,聚异丁烯1~20份,氯化铵1~20份,纳米铜粉1~2份,磺酸钙0.1~10份,苯并三氮唑0.2~1份,桦叶菊萜酸2~5份,活性添加剂1~10份,抗氧剂0.1~1份和抗泡剂0.1~1份。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润滑油,通过加入氯化铵、纳米铜粉、苯并三氮唑和活性添加剂与其他组分协同作用延长了润滑油在内燃机中的使用寿命,使得润滑油的衰减过程变得缓慢,同时提高了润滑油的润滑性能。高了润滑油的润滑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汽车、机械设备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或半固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辅助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0003]然而目前适用于内燃机的润滑油均存在使用寿命不长,特别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性能衰减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润滑油,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润滑油使用寿命短,性能衰减严重的缺点。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润滑油的制备方法。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润滑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20~40份,氯仿5~10份,氟硼酸15~40份,聚氨酯20~30份,环己烷15~30份,石油醚25~35份,无水乙醇5~10份,聚异丁烯1~20份,氯化铵1~ 20份,纳米铜粉1~2份,磺酸钙0.1~10份,苯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20~40份,氯仿5~10份,氟硼酸15~40份,聚氨酯20~30份,环己烷15~30份,石油醚25~35份,无水乙醇5~10份,聚异丁烯1~20份,氯化铵1~20份,纳米铜粉1~2份,磺酸钙0.1~10份,苯并三氮唑0.2~1份,桦叶菊萜酸2~5份,活性添加剂1~10份,抗氧剂0.1~1份和抗泡剂0.1~1份。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30~35份,氯仿7~8份,氟硼酸20~25份,聚氨酯15~25份,环己烷20~25份,石油醚30~32份,无水乙醇7~9份、聚异丁烯10~15份、氯化铵10~15份,纳米铜粉1.5~1.8份、磺酸钙0.1~3份,苯并三氮唑0.5~0.8份,桦叶菊萜酸3~4份,活性添加剂5~8份,抗氧剂0.1~0.3份和抗泡剂0.1~0.3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润滑油,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正硅酸四乙酯30份,氯仿7份,氟硼酸20份,聚氨酯25份,环己烷20份,石油醚30份,无水乙醇7份,聚异丁烯10份,氯化铵10份,纳米铜粉1.5份,磺酸钙5份,苯并三氮唑0.5份,桦叶菊萜酸3份,活性添加剂5份,抗氧剂0.5份和抗泡剂0.5份。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添加剂为O,O,O

三苯基硫代磷酸酯、烷基酚和烷基胺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优选地,所述活性添加剂为O,O,O

三苯基硫代磷酸酯。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粘度指数为150~175,总碱值为2~10mg KOH/g,闪点为200~230℃。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艳闯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