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表皮热处理的方法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905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表皮层、优选地是诸如表皮层的生物组织的深度控制导热处理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为下压附着到具有低热扩散率的整体衬底的薄辐射吸收层直接(和经由吸收层上的保护性涂层间接地)与要加热地物体表面物理接触。吸收层的横截面面积一般为1cm#+[2]。吸收层牢固地附着到以受控方式冷却的光学透明整体衬底上,以便以受控方式从吸收层和整体衬底上去除过度热量。在优选实施例中,吸收层由来自调制或脉冲非相干电磁源、优选地为脉冲弧光灯加热。典型的脉冲持续时间为0.5~50ms,且重复率为0.5~5Hz。组织中热作用区的深度通过优化电磁辐射脉冲的持续时间和来自闪光灯源的脉冲的能量以及经由波导的脉冲之前(pre-pulse)冷却予以精确调节。(*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组织表皮热处理的装置和方法,优选地是表皮层一角质层、透明层和颗粒层的热处理和凝固。进行表皮层的选择性热处理是用于多种原因,诸如除了别的以外的去除皱纹、非永久性去除毛发、面部皮肤再生、经由皮肤的麻醉剂供给的增强以及牛皮癣处理。
技术介绍
用于表皮层凝固、蒸发(evaporation)和切除的现有技术是基于相干激光照射与组织直接相互作用。然而,只有少数类型的激光源适用于深度控制的组织去除。该问题是在表皮层内的激光波长的消光深度必须处于组织中几μm或更小的范围内,以实现激光的表面吸收。用于表皮组织去除的最常用激光分别为发射波长为2940nm和193nm的ErYAG和受激准分子激光器。相应的消光深度为3~5μm(在水中)和0.1μm(在蛋白质中)。发射波长为10.6μm的二氧化碳激光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用于组织去除,但是由于较大的消光深度30~50μm(在水中),在较深的组织层中存在水疱和出血的问题,这需要2~6个月的恢复期。即使很少发生,但这也是ErYAG激光的问题。此原因可以通过如下的事实予以解释,即,角质层(厚度15~30μm)在正常条件下主要由含水量很低的角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表皮组织层传导性热处理的装置和方法,包括:(1)用于产生电磁辐射的装置;(2)用于汇聚所述辐射的装置;(3)用于将所述电磁辐射能量转化为薄吸收层内的热量的装置;(4)用于有效冷却吸收层中产生的过度热量和预冷却真皮层的 装置;以及(5)用于在吸收层和要被加热的物体表面之间有效热传导的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珀阿恩托斯坦森
申请(专利权)人:摩根古斯塔夫森珀阿恩托斯坦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