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构形立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9047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5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异构形立杆。包括立杆本体,所述立杆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异构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异构部和第二连接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异构部设有第一延边和第二延边,所述第一延边与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延边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设有空腔和开口,所述开口和空腔用于爬架防护网框沿开口方向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空腔内作直线来回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两块爬架防护网框之间的整体性,在一块爬架防护网框收到大风或撞击时,由于有异构部的连接,使另一块爬架防护网框对其起到支撑作用。另一块爬架防护网框对其起到支撑作用。另一块爬架防护网框对其起到支撑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构形立杆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涉及到一种异构形立杆。

技术介绍

[0002]爬架又叫提升架,依照其动力来源可分为液压式、电动式、人力手拉式等主要几类。它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它能沿着建筑物进行攀升或下降。这种体系使脚手架技术完全改观:一是不必翻架子;二是免除了脚手架的拆装工序,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并且在安全角度也对于传统的脚手架有较大的改观。
[0003]而目前对爬架防护网框安装时,主要是使用螺栓螺母与网框连接件连接,网框连接件通过七字型插销与爬架防护网框连接,爬架防护网框与立杆的连接不稳定,稳固性低;同时插销易脱落,从而易造成爬架防护网框的脱落,增加了安全隐患。同时具有角度的两块爬架防护网框之间的整体性不高,联动性不大,在有大风或撞击的情况下,有较大的倾斜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连接稳定的异构形立杆。
[0005]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异构形立杆,包括立杆本体,所述立杆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异构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异构部和第二连接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异构部为“L”形结构,所述异构部设有第一延边和第二延边,所述第一延边与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延边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设有空腔和开口,所述开口使空腔与大气连接,所述开口和空腔用于爬架防护网框沿开口方向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空腔内作直线来回滑动。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延边和第二延边的夹角为90
°

[0008]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包括第一卡槽条和第二卡槽条,所述第一卡槽条和第二卡槽条的自由端同方向延伸并相互无限靠近并形成开口,所述第一卡槽条和第二卡槽条之间形成空腔。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条和第二卡槽条相互平行。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槽条和第二卡槽条上平均设有多个缺口组,所述缺口组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设置在第一卡槽条上,所述第二缺口设置到第二卡槽条上,所述第一缺口与第二缺口相互对齐设置。
[0011]优选地,所述爬架防护网框的侧边上设有若干个滑扣件,所述滑扣件包括第一联件和第二联件,所述第一联件和第二联件相互垂直,所述第一联件沿开口方向作直线来回滑动,所述第二联件在空腔内随第一联件滑动。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的宽度W大于第二联件的高度K。
[0013]优选地,所述开口宽度S略大于第一联件厚度R。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之间的距离D大于第二联件的长度H。
[0015]本技术一种异构形立杆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本技术一种异构形立杆通过设置有爬架防护网框的侧边上设有滑扣件,立杆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上设置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滑扣件通过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进入空腔内实现滑动连接,多个滑扣件与立杆连接,提高了相邻爬架防护网框的稳定性,且不会发生爬架防护网框脱落的问题,装拆卸工作简便,解决了工人的安装风险和操作难度大问题。同时异构部将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起来,使得两块爬架防护网框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两块爬架防护网框之间的整体性,在一块爬架防护网框收到大风或撞击时,由于有异构部的连接,使另一块爬架防护网框对其起到支撑作用。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与爬架防护网框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

A局部放大图;
[0020]图3为异构形立杆的俯视图;
[0021]图4为异构形立杆的左视图;
[0022]图5为图4

B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6为爬架防护网框的俯视图;
[0024]图7为图6

C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8为爬架防护网框的左视图;
[0026]图9为图8

F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10为异构形立杆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0028]立杆10;加强部6;第一沿边61;第二沿边62;爬架防护网框9;滑扣件20;空腔41;开口42;第一联件21;第二联件22;第一卡槽条11;第二卡槽条12;第一缺口51;第二缺口52;宽度W;高度K;开口宽度S;厚度R;距离D;长度H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1]请参见图1

10,图1

10揭示的一种异构形立杆的最佳实施方式:
[0032]一种异构形立杆,包括立杆10和与立杆10连接的多个爬架防护网框9,所述爬架防护网框9的侧边上设有若干个滑扣件20。所述立杆10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异构部6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异构部6和第二连接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设有空腔41和开口42,所述开口42使空腔41与大气连接,所述滑扣件20沿开口42 方向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空腔41内作直线来回滑动。
[0033]所述异构部6为“L”形结构,所述异构部6设有第一延边61和第二延边62,所述第一延边61与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延边62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本实施例的最佳实施方式是:所述第一延边61和第二延边62的夹角为90
°
。通过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设置带角度的异构部6,使得两块具有角度的爬架防护网框有更好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异构部6 的角度可根据现场环境而定,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34]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构形立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10)本体,所述立杆(10)上设有第一连接部、异构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异构部和第二连接部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异构部为“L”形结构,所述异构部(6)设有第一延边(61)和第二延边(62),所述第一延边(61)与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延边(62)与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设有空腔(41)和开口(42),所述开口(42)使空腔(41)与大气连接,所述开口(42)和空腔(41)用于爬架防护网框(9)沿开口(42)方向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空腔(41)内作直线来回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构形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边(61)和第二延边(62)的夹角为90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构形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均包括第一卡槽条(11)和第二卡槽条(12),所述第一卡槽条(11)和第二卡槽条(12)的自由端同方向延伸并相互无限靠近并形成开口(42),所述第一卡槽条(11)和第二卡槽条(12)之间形成空腔(4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异构形立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槽条(11)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渭泉祝文飞彭辉郑新伟姚木平谢延义徐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志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