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工件酸洗清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工件加工
,具体为一种不锈钢工件酸洗清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根据GB/T20878
‑
2007中定义是以不锈、耐蚀性为主要特性,且铬含量至少为10.5%,碳含量最大不超过1.2%的钢。
[0003]不锈钢(Stainless Steel)是不锈耐酸钢的简称,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或具有不锈性的钢种称为不锈钢;而将耐化学腐蚀介质(酸、碱、盐等化学浸蚀)腐蚀的钢种称为耐酸钢。
[0004]由于两者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而使他们的耐蚀性不同,普通不锈钢一般不耐化学介质腐蚀,而耐酸钢则一般均具有不锈性,就一般而言,不锈钢的硬度要高于铝合金,不锈钢的成本比铝合金要高。
[0005]不锈钢工件在退火后表面很容易生产氧化物而形成覆盖层,该氧化物覆盖层需要通过酸洗进行去除,现有的不锈钢加工装置在对不锈钢进行酸洗作业时大多采用堆放然后吊装的方式,即人工将不锈钢管状工件堆放在活动板上,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工件酸洗清洗装置,包括底板机构(1),所述底板机构(1)包括底板(101),所述底板(101)的上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收集盘(102),所述收集盘(102)的上内壁前侧中部固定连接有酸洗箱(103),所述底板(101)的上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清洗箱(104),所述清洗箱(104)的前侧与收集盘(102)的后侧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洗箱(103)的内部设置有主柱(110),所述主柱(110)的表面开设有螺纹,所述主柱(110)在酸洗箱(103)的内部倾斜设置,所述主柱(110)的前端与酸洗箱(103)的下内壁前端固定连接,所述主柱(110)的后端正对清洗箱(104)的上端口右侧,所述主柱(110)的外侧设置有夹持机构(2),所述夹持机构(2)的外侧紧密套接有管状工件(3);所述夹持机构(2)包括夹持管(201),所述夹持管(201)呈现圆管型,所述夹持管(201)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螺纹凸起(202),所述夹持管(201)套接在主柱(110)的外侧且与主柱(110)适配,所述螺纹凸起(202)与主柱(110)螺纹连接,所述夹持管(201)的前端面上侧固定连接有衔接柱(203),所述夹持管(201)的后端面上侧开设有衔接槽(204),所述衔接柱(203)与衔接槽(204)正对且适配;所述夹持管(201)的外侧壁中部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螺纹柱(205),所述螺纹柱(205)的数量为四个,所述螺纹柱(205)的外侧套接有螺纹套筒(206),所述螺纹套筒(206)与螺纹柱(205)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筒(206)在接近夹持管(201)的那一端外侧固定套接有齿轮(207),四个所述齿轮(207)之间相互啮合,所述螺纹套筒(206)在远离夹持管(201)的那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夹持板(208),所述夹持板(208)的截面呈现弧形,所述夹持板(208)的外侧面与管状工件(3)的内侧壁抵触;所述连接柱一(105)和连接柱二(106)在远离底板(101)的那一端之间设置有擦拭机构(4),所述擦拭机构(4)包括擦拭环(401),所述擦拭环(401)呈现环状,所述擦拭环(401)的左右两端分别对应连接连接柱一(105)和连接柱二(106),所述主柱(110)从擦拭环(401)的内部右侧穿过,所述擦拭环(401)的右侧轴心和主柱(110)重合,所述擦拭环(401)的内侧壁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吸水巾(402),所述吸水巾(402)的内径由前向后逐渐缩小;所述擦拭环(401)的左侧轴心后方设置有电机(403),所述电机(403)的后端固定连接连接柱三(107),所述电机(403)的前端输出轴固定连接有挤压柱(404),所述挤压柱(404)伸入擦拭环(401)的内部,所述挤压柱(404)的外侧等距均匀的固定连接有侧柱(405),所述侧柱(405)的数量为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志阳,崔春华,仲小俊,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俊宇不锈钢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