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9040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4: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治疗腰痛的穴位贴为巴布膏基质和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组成的贴膏,所述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独活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穴位贴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非特异性腰痛(NLBP)是指无明确腰椎器质性改变或病理学改变的腰骶部疼痛,若连续或间断疼痛超过12周则为慢性非特异性腰痛(CNLBP)。除腰骶部疼痛外,可伴腰部乏力、僵硬感,可有活动受限或不协调等。非特异性腰痛患者一般身体没有特异性的病理改变,引起的原因尚不明确,CNLBP占临床腰痛就诊患者的85%~90%。
[0003]CNLBP当属中医“腰痛”范畴,腰痛又称“腰脊痛”,多因外感、内伤、挫闪,腰部气血运行不畅,或失于濡养所致,其基本病机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认为内因乃肾精气亏虚,腰府失其濡养、温煦,加之风、寒、湿、热等外邪因肾虚而乘,筋脉拘急,经络不畅所致,即为“不通则痛”、“不荣则痛”;外因多为跌扑闪挫,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气血阻滞不通所致,其他如心理因素,矢志伤肾,郁怒伤肝,忧思伤脾,皆致腰痛。腰为肾之府,由肾之精气所溉,肾与膀胱相表里,足太阳经过之,此外,任、督、冲、带诸脉,亦布其间,所以“腰痛”与肾脏及诸经脉相关。从经脉循行来看,主归足太阳膀胱经、督脉、足少阳胆经、肾经(贯脊属肾),因此,腰脊部经脉的不通和失荣是“腰痛”主要病机。
[0004]CNLBP的第一病理机制是肌肉因素,首先稳定肌和运动肌构成了核心肌群,运动肌则控制脊柱运动,稳定肌在脊柱旋转中起着稳定和限制作用,其中最突出的是多裂肌和腹横肌,它们在腰椎各个阶段起着协调和平衡的作用。所有腰痛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核心肌失衡,协调性和柔韧性的减弱使下背部的生物力学特性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这样就降低了腰椎的稳定性,限制了腰椎的长期活动,导致肌肉静负荷不足,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导致肌肉失衡,加重腰椎症状。第二是韧带原因和椎间盘原因。老年人相应的韧带和椎间盘的功能逐渐降低,韧带的功能降低使脊柱失去保护,脊柱稳定性下降。腰椎黄韧带肥大与腰椎稳定性和年龄呈正相关,腰椎不稳可能是导致相应的部分黄韧带代偿性肥大的主要原因。棘间韧带和棘上韧带的损伤增加了脊柱与身体之间的活动空间,破坏了脊柱的内部稳定性,并加速了许多病理症状。一般来说非特异性腰痛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它不仅包含了脊髓肌肉骨骼神经系统的病理原理,导致局部炎症因子的积聚。
[0005]目前治疗腰痛的方法很多,包括外科手术治疗、物理因子干预、运动训练和针灸治疗等不同手段,其中,最基本的治法是物理因子干预,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肌松剂及麻醉类镇静剂等,但口服药物往往伴随一些副作用,而如物理疗法常需要一个长周期的治疗。针刺治疗也是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手段,不仅使用方便,无明显副作用,且成本低廉,疗效显著,但是其存在的缺点为:长时间使用或可影响皮肤美观,且部分患者无法耐受疼痛产生恐惧心里,并有晕针风险。
[0006]因此,探求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且不疼痛的治疗方案就成为当前医务工作者努力的重要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穴位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组合物和穴位贴可活血行气、通痹止痛、祛风除湿、补肝肾、壮筋骨等,各药材共奏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效,主治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组合物和穴位贴无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使用方便,使患者具有很好的依从性。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独活5

12重量份、桑寄生5

12重量份、青风藤6

14重量份、海风藤6

14重量份、鸡血藤6

14重量份、防己5

12重量份、薏苡仁5

12重量份、川芎5

12重量份、怀牛膝6

14重量份、杜仲6

14重量份、淫羊藿5

12重量份、三七5

12重量份、地龙3

10重量份和冰片1

5重量份。
[0009]进一步地,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独活10重量份、桑寄生10重量份、青风藤12重量份、海风藤12重量份、鸡血藤12重量份、防己10重量份、薏苡仁10重量份、川芎10重量份、怀牛膝12重量份、杜仲12重量份、淫羊藿10重量份、三七10重量份、地龙8重量份和冰片3重量份。
[0010]进一步地,所述药材中,独活、桑寄生、川芎的质量比为1:1:1;青风藤与海风藤的质量比为1:1。
[001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治疗腰痛的穴位贴,为巴布膏基质和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的贴膏,其中,所述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为上述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
[0012]进一步地,所述巴布膏基质包括: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甘羟铝、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酒石酸和甘油。
[0013]进一步地,所述聚丙烯酸钠的型号为NP

700,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型号为K

30。
[0014]进一步地,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甘羟铝∶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酒石酸∶甘油的质量比为8∶1∶0.25∶0.07∶0.15∶25。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治疗腰痛的穴位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原料按照以下比例称取药材:独活5

12重量份、桑寄生5

12重量份、青风藤6

14重量份、海风藤6

14重量份、鸡血藤6

14重量份、防己5

12重量份、薏苡仁5

12重量份、川芎5

12重量份、怀牛膝6

14重量份、杜仲6

14重量份、淫羊藿5

12重量份、三七5

12重量份、地龙3

10重量份和冰片1

5重量份;取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甘羟铝、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酒石酸和甘油作为巴布膏基质的原料;S2:制取稠膏将独活、桑寄生、青风藤、海风藤、鸡血藤、防己、薏苡仁、川芎、怀牛膝、杜仲、淫羊藿加水浸泡润透后,熬制提取,收集提取液,减压浓缩得到稠膏;S3:制备三七、地龙和冰片的超微粉将三七、地龙、冰片烘干,超微粉碎,过筛,得三七、地龙和冰片的超微粉;S4:制备穴位贴将聚丙烯酸钠、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和甘羟铝分散于甘油中作为A相;另取纯化水,依次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和酒石酸,充分溶解后加入稠膏和超微粉作为B相;将B相少量多
次加入A相中搅拌均匀成药膏,快速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室温放置干燥成型,即得穴位贴。
[0016]进一步地,步骤S2的具体过程如下:将独活、桑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独活5

12重量份、桑寄生5

12重量份、青风藤6

14重量份、海风藤6

14重量份、鸡血藤6

14重量份、防己5

12重量份、薏苡仁5

12重量份、川芎5

12重量份、怀牛膝6

14重量份、杜仲6

14重量份、淫羊藿5

12重量份、三七5

12重量份、地龙3

10重量份和冰片1

5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独活10重量份、桑寄生10重量份、青风藤12重量份、海风藤12重量份、鸡血藤12重量份、防己10重量份、薏苡仁10重量份、川芎10重量份、怀牛膝12重量份、杜仲12重量份、淫羊藿10重量份、三七10重量份、地龙8重量份和冰片3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材中,独活、桑寄生、川芎的质量比为1:1:1;青风藤与海风藤的质量比为1:1。4.一种治疗腰痛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为巴布膏基质和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的贴膏,其中,所述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为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治疗腰痛的中药组合物。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腰痛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巴布膏基质包括: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甘羟铝、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酒石酸和甘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腰痛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钠的型号为NP

700,所述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型号为K

30。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治疗腰痛的穴位贴,其特征在于,聚丙烯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甘羟铝∶乙二胺四乙酸二钠∶酒石酸∶甘油的质量比为8∶1∶0.25∶0.07∶0.15∶25。8.一种治疗腰痛的穴位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原料按照以下比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鸿照许翰勋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