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车用竹胶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973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7
本公开涉及铁路棚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棚车用竹胶板,其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第一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插块,第二底板的一侧开设有与插块适配的插槽,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相同的一侧设置有卡块,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相同的一侧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的材质均为竹胶板。通过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的组装连接,在保证其强度的同时,利用竹胶板的强度、韧性优良、自重轻的特点,降低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能耗,节约能源,且结构简单,方便组装。方便组装。方便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棚车用竹胶板


[0001]本公开涉及铁路棚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棚车用竹胶板。

技术介绍

[0002]铁路棚车为铁路运输车辆中的一种,棚车由底部车架,侧壁框体及顶棚组成,棚车主要以运输行包快运为主,紧急时候也可运输人员。为防止运输装卸过程中货物及叉车对车体的损伤,在侧壁框体钢骨架内部增加了防撞内衬板,早期防撞内衬板主要采用竹胶板,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竹胶板出现了一下问题:(1)使用2

3年后,竹胶板出现吸水腐烂,需要更换;(2) 竹胶板受到外力冲击破损,表面会出现竹纤维,容易对货物及人员造成损伤。在申请号201320172576.7的中国专利中提供了一种竹基铁路棚车内衬板,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且吸水膨胀率小。然而这种改进的竹基内衬板直接采用成型的竹席,仍然存在吸水腐烂的隐患,因此当竹胶板使用至设定年限时,依然需要对竹胶板进行更换,而现有的竹胶板与棚车安装时,其采用在竹胶板上设置压条,通过压条与棚车定位工装,其在定位工装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块竹胶板均进行焊接或铆钉固定,车体内衬板、底板、顶棚均需拆解更换时,其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棚车用竹胶板,以解决专利技术人认识到的车体内衬板、底板、顶棚均需拆解更换时,现有的竹胶板与棚车安装时,其采用在竹胶板上设置压条,通过压条与棚车定位工装,其在定位工装的过程中需要对每一块竹胶板均进行焊接或铆钉固定,耗费的人力物力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4]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棚车用竹胶板,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插块,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插块适配的插槽,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第四底板相同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相同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卡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第四底板的材质均为竹胶板。
[000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插块为齿形结构,则所述插槽为齿形槽;所述卡块为T形结构,则所述卡槽为T 形槽。
[000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插块,所述第四底板的一侧开设有插槽。
[000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第四底板具有不同长度,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的第四底板的长度相同。
[000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第四底板均具有工作面和安装面。
[000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竹胶板包括第一板材、第二板材和第三板
材,所述第二板材具有第一粗糙面和第二粗糙面,所述第一板材通过粘胶与所述第一粗糙面相连接,所述第三板材通过粘胶与所述第二粗糙面相连接。
[001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具有同一方向的径切线,所述第三板材的径切线与所述第一板材和所述第二板材的径切线垂直。
[001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第四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方便的标记线。
[00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第四底板的框架。
[001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框架通过焊接或铆钉与棚车相连接。
[0014]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主要在于:
[0015]1.本公开通过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第四底板的设计,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通过插接的方式相连接,第三底板和第一底板、第四底板和第二底板采用榫卯插销结构卡接组合成车厢底板,这种结构不仅方便组装,提高了连接强度,并在保证强度、刚度和抗压能力达到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在更换竹胶板时有效的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从而提高更换竹胶板的效率;其棚车内底板、内衬板、顶棚板均可采用拼装竹胶板进行安装,可通过更换各底板的规格适用于不同位置的安装。
[0016]2.本公开通过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第四底板不同长度的设计,来增加组装后的车厢底板的稳定性。
[0017]3.本公开通过工作面、安装面的设计,以使货物直接接触车厢底板的部分为工作面,保证车厢底板表面的光滑度,以方便货物的卸车处理。
[0018]4.本公开通过第一粗糙面、第二粗糙面的设计,增加竹胶板中各板材之间的摩擦力,以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竹胶板开胶;同时第二板材与第一板材、第三板材径切线方向不同的设计,增加其自身的摩擦力,防止竹胶板开胶。
[0019]5.本公开通过标记线的设计,在拼装连接的过程中,方便使用人员根据标记线快速完成安装,且能够避免出现拼装错误的情况发生,而导致重新安装,影响车辆运输进程。
[0020]6.本公开通过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第四底板拼装连接的方式组成车厢底板,在使用完成后或更换其他密度的车厢底板时,其占用空间小,便于收纳。
[0021]应当理解,前述的一般描述和接下来的具体实施方式两者均是为了举例和说明的目的并且未必限制本公开。并入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本公开的主题。同时,说明书和附图用来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3]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车厢底板俯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车厢底板仰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工作面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安装面爆炸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竹胶板结构示意图。
[0028]图标:
[0029]100

第一底板;101

第二底板;102

第三底板;103

第四底板;104

插块;105

插槽;106

卡块;107

卡槽;108

工作面; 109

安装面;110

第一板材;111

第二板材;112

第三板材;113
‑ꢀ
标记线;114

框架;200

竹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1]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棚车用竹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和第四底板,所述第一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插块,所述第二底板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插块适配的插槽,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第四底板相同的一侧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相同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卡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第四底板的材质均为竹胶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棚车用竹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块为齿形结构,则所述插槽为齿形槽;所述卡块为T形结构,则所述卡槽为T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棚车用竹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底板的一侧设置有插块,所述第四底板的一侧开设有插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棚车用竹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第四底板具有不同长度,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的长度,与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的第四底板的长度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棚车用竹胶板,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海姬旭王士伟李铁柱李汉强肖雅洁刘智宏李品萍刘大明白雪郭柏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铁路物资有限公司物资供应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