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968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及其施工方法,属于路基工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沉降不一致带来的桥头跳车,建筑及工业固废材料与废旧轮胎对环境影响较大中的至少一个问题。该路堤包括挡土墙、过渡路基和路面;过渡路基包括横向排水层、轻质抗压层、刚性排水桩和桩帽,横向排水层和轻质抗压层依次设置于软土地基上,刚性排水桩一端与桩帽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轻质抗压层、横向排水层并延伸至软土地基中。该方法包括在软土地基上铺设横向排水层、防水层和轻质抗压层,在铺设轻质抗压层的过程中对挡土墙进行施工;将刚性透水桩插入轻质抗压层和软土地基中,并安装桩帽。该路堤和方法可用于路桥过渡段。该路堤和方法可用于路桥过渡段。该路堤和方法可用于路桥过渡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路基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桥头跳车是公路常见病害之一,桥头跳车主要是由于路桥过渡段沉降不一致导致,一般的处理方法是软土地基采用复合地基处理、台背采用粗粒料、改良土等或者加筋土结构提高过渡段路基刚度,此外,采用桥头搭板技术也可以缓解沉降不一致带来的桥头跳车。但是,以上技术均未有效地解决桥头跳车问题。
[0003]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及工业固废材料(例如,建筑垃圾、钢渣等)和废旧轮胎不断增多,这些固废材料及废旧轮胎的堆放不仅占用场地大,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存在后续降解处理的问题,对环境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沉降不一致带来的桥头跳车、建筑及工业固废材料与废旧轮胎对环境影响较大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过渡路堤包括挡土墙、位于两个挡土墙之间的过渡路基以及位于过渡路基上的路面;
[0007]过渡路基包括横向排水层、轻质抗压层、刚性排水桩和桩帽,从下至上横向排水层和轻质抗压层依次设置于软土地基上,刚性排水桩一端与桩帽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轻质抗压层、横向排水层并延伸至软土地基中。
[0008]进一步地,轻质抗压层为XPS结构层。
[0009]进一步地,桩帽包括废旧轮胎、填充于废旧轮胎内的混凝土层以及位于混凝土层内的土工格栅。
[0010]进一步地,桩帽沿轴向预留安装槽口,通筋的一端与刚性排水桩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安装槽口且与安装槽口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地,刚性排水桩的上端扣设刚性垫板,刚性排水桩的上端通过刚性垫板嵌入桩帽。
[0012]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桩帽之间设有保护层,保护层的上端面与桩帽的上端面齐平。
[0013]进一步地,过渡路基还包括设于桩帽与路面之间的加筋层,加筋层的一端与其中一侧的挡土墙连接,加筋层的另一端与另一侧的挡土墙连接。
[0014]进一步地,横向排水层包括从下至上依次层叠的第一土工布层、钢渣垫层、第二土工布层和找平层。
[0015]进一步地,找平层与轻质抗压层之间设有防水层。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的施工方法,用于上述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的施工,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对软土地基依次进行清表和碾压;
[0018]在软土地基上依次铺设横向排水层、防水层和轻质抗压层,在铺设轻质抗压层的过程中对两侧挡土墙进行施工;
[0019]将刚性透水桩打入轻质抗压层和软土地基中,并在刚性透水桩的顶部安装桩帽;
[0020]在桩帽上铺设路面,完成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的施工。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可实现如下有益效果之一:
[0022]A)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属于桥台与填土路基之间的过渡路堤,通过在软土路基与路面之间设置轻质抗压层,并采用挡土墙、刚性排水桩和桩帽对过渡路堤进行加固,一方面,轻质抗压层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特点,不仅能够有效减轻软土地基上过渡路堤的自重,还能够有效提高软土地基上过渡路堤的力学强度,从而能够减少过渡路堤的沉降量,另一方面,挡土墙、刚性排水桩和桩帽的设置,桩帽能够增加刚性排水桩的受力面积,同时能够提高刚性排水桩的结构强度,通过挡土墙、刚性排水桩和桩帽的配合,能够对软土地基和轻质抗压层进行同时加固,提高过渡路堤整体的稳定性和承载力,从而减少不均匀沉降,快速施工的目的。
[0023]B)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中设有横向排水层和刚性排水桩,且刚性排水桩插入软土地基中,从而能够形成相互连通的横向排水和纵向排水,其中,路面的积水能够沿着刚性排水桩向下流动至横向排水层,并沿着横向排水层排至路堤外侧,同样的,软土路基在承重过程中软土路基中的水也能够沿着刚性排水桩向上流动至横向排水层,并沿着横向排水层排至路堤外侧。这样,上述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整体均具有较好的排水性,降低土体含水率,加速实现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的固结,能够从排水性方面减少其沉降。
[0024]C)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中,挡土墙的立壁和底板、刚性排水桩和桩帽均可以采用装配式结构,在施工方面,具有现场施工量少、节能环保、生产效率高、设计施工一体化等特点,能够最大程度改善结构精度,不受施工现场的条件限制,从而减少现场施工的强度,缩短现场施工的时间,降低施工成本。在安装方面,能够降低现场施工的噪音,减少安装过程中对环境和大气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完全满足现行国家规范、行业规范、标准等相关要求,从而能够提升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及安全性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0025]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的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6]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的结构示意图,沿路基横断面方向;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与桥台和填土路基的位置示意图,沿路基纵断面方向;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中横向排水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中桩帽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中桩帽与刚性排水桩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中轻质抗压层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中挡土墙的结构示意图。
[0034]附图标记:
[0035]1‑
刚性排水桩;2

桩帽;201

废旧轮胎;202

土工格栅;203

混凝土层;3

软土地基;4

路面;5

挡土墙;6

轻质抗压层;601

XPS板;602

爪型连接件;7

钢渣垫层;8

找平层;9

防水层;10

加筋层;11

保护层;12

桥面;13

桥台;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路堤包括挡土墙、位于两个挡土墙之间的过渡路基以及位于过渡路基上的路面;所述过渡路基包括横向排水层、轻质抗压层、刚性排水桩和桩帽,从下至上横向排水层和轻质抗压层依次设置于软土地基上,所所述刚性排水桩一端与桩帽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轻质抗压层、横向排水层并延伸至软土地基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其特征在于,所述轻质抗压层为XPS结构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包括废旧轮胎、填充于废旧轮胎内的混凝土层以及位于混凝土层内的土工格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帽沿轴向预留安装槽口,通筋的一端与刚性排水桩固定连接,另一端插入安装槽口且与安装槽口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排水桩的上端扣设刚性垫板,所述刚性排水桩的上端通过刚性垫板嵌入桩帽。6.根据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装配式复合路桥过渡路堤,其特征在于,相邻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庆靳进钊杨荣博杨祥王昕王志强何勇海张超熊保林蒲昌瑜李婷徐鹏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雄安荣乌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河北省高速公路京雄管理中心河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