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神经外科临床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9514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神经外科临床治疗装置,包括床架,床架上设有下床板;下床板上转动连接有上床板,上床板上设有舒缓机构;床架上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与下床板相对应的下康复机构;上床板远离下床板的一端固接有竖板,竖板上设有上康复机构;舒缓机构包括多个同步动作的背部舒缓结构,靠近下床板设置的背部舒缓结构上连接有腰部舒缓结构;背部舒缓结构包括沿正方形运动的背部舒展块,上床板上还设有转换组件,转换组件可带动背部舒展块在沿正方形运动转向前先下降后上升;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按摩治疗装置在使用时,功能单一,不能有效的达到按摩治疗的目的的问题。到按摩治疗的目的的问题。到按摩治疗的目的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神经外科临床治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神经外科临床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外科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对患者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在日常治疗时,多通过相应的肢体康复治疗以及按摩治疗,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肢体恢复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对患者进行按摩治疗时,多对患者的背部及腰部进行相应的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0003]在对患者进行肢体康复训练及按摩治疗时,多通过医护人员使用相应的按摩工具对患者进行按摩;但是现有的按摩治疗装置在使用时,功能单一,多为单纯的按压、敲击等简单的按摩方式;但是患者在进行康复时,多需通过复杂的康复手法,对患者的脊椎、腰椎、背部、腰部等位置,进行全面的按摩,以达到使患者肌肉舒展,促进血液流通的目的;因此现有的按摩治疗装置在使用时,按摩效果较差,不能有效的达到按摩治疗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神经外科临床治疗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按摩治疗装置在使用时,功能单一,不能有效的达到按摩治疗的目的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神经外科临床治疗装置,包括床架,床架上设有下床板;所述下床板上转动连接有上床板,上床板上设有舒缓机构;所述床架上固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与下床板相对应的下康复机构;所述上床板远离下床板的一端固接有竖板,竖板上设有上康复机构。
[0006]所述舒缓机构包括多个同步动作的背部舒缓结构,靠近下床板设置的背部舒缓结构上连接有腰部舒缓结构;所述背部舒缓结构包括沿正方形运动的背部舒展块,上床板上还设有转换组件,转换组件可带动背部舒展块在沿正方形运动转向前先下降后上升,背部舒展块在下降和上升的同时转动90度;所述腰部舒缓结构包括随背部舒缓块横向运动而运动的腰椎舒展块,背部舒缓块和腰椎舒展块上均设有多个舒展球,腰椎舒展块两侧均设有随背部舒展块竖向运动而运动的腰部舒缓组件。
[000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上床板沿下床板转动,使患者可处于半卧位状态进行使用本申请,通过舒缓机构对患者的背部及腰部进行舒缓按摩,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另外通过上康复机构和下康复机构对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进行康复锻炼,锻炼患者的肌肉,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0008]2、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背部舒展块沿正方形运动,背部舒展块通过舒展球对患者的脊椎、背部进行梳刮按摩;另外通过转换组件在背部舒展块沿正方形运动转向前先下降后上升,并带动背部舒展块进行转动90,使背部舒展块始终与运动方向垂直,4个舒展球
始终对患者的背部及脊椎进行舒展按摩,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0009]3、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背部舒展块的横向运动及竖向运动分别带动腰椎舒展块、腰部舒缓组件运动,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驱动组件的使用,而且通过背部舒展块间歇性的横向运动、竖向运动,使腰椎舒展块、腰部舒缓组件间歇的运动,能够有效的避免长时间的持续按摩对患者造成二次损伤,提高本申请的安全性。
[0010]4、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曲柄带动太阳轮动作,太阳轮通过行星轮在齿圈的作用下,太阳轮和行星轮同步的转动,在曲柄的作用下,使一对行星轮中靠近曲柄的行星轮在齿圈上转动缓慢,远离曲柄的行星轮在齿圈上转动较快,在行星轮由靠近曲柄的位置转动到远离曲柄的位置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反之速度逐渐降低,行星轮通过按摩球对患者的腰部进行按摩,提高按摩球的按摩效果。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轴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舒缓机构的第一轴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舒缓机构的第二轴测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背部舒缓结构、腰部舒缓结构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腰部舒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背部舒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方形导向滑轨、滑杆、背部舒缓块、转换齿轮等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中背部舒缓块、升降花键、升降花键筒、滑杆、转筒等的配合状态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中上康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中下康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中半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腿,2、支撑板,3、下康复机构,301、下电机,302、驱动齿轮,303、驱动齿条,304、大腿支撑板,305、小腿支撑板;4、下床板,5、上床板,6、舒缓机构,601、驱动结构,602、背部舒缓结构,603、腰部舒缓结构,604、腰椎舒展块,605、舒缓电机,606、输入锥齿轮组,607、第一锥齿轮组,608、第二锥齿轮组,609、转动块,610、顶簧,611、驱动块,612、横筒,613、驱动花键,614、连接块,615、固定板,616、齿圈,617、上输入齿轮,618、输入齿条,619、转换齿条,620、竖杆,621、固定环,622、驱动杆,623、导向杆,624、驱动花键筒,625、下输入齿轮,626、惰轮,627、连接齿轮,628、不变齿轮,629、扇形导向块,630、曲柄,631、行星轮,632、滑块,633、太阳轮,634、背部舒展块,635、方形导向滑轨,636、限位块,637、V型滑道,638、连接杆,639、转换齿轮,640、升降花键筒,641、升降花键,642、转筒,643、滑杆;7、上康复机构,701、拉手,702、牵引绳,703、匚型块,704、滚轮;8、竖板,9、半卧机构,901、半卧电机,902、同步锥齿轮组,903、半卧锥齿轮组,904、半卧块,905、推杆,906、丝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一种多功能神经外科临床治疗装置,如图1

13所示,包括床架,床架上连接有支腿1,床架上设有下床板4;所述下床板4上转动连接有上床板5,上床板5上设有舒缓机构6;通过上床板5沿下床板4转动,使患者可处于半卧位状态进行使用本申请,通过舒缓机构6对患者的背部及腰部进行舒缓按摩,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效果;所述床架上固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设有与下床板4相对应的下康复机构3;所述上床板5远离下床板4的一端固接有竖板8,竖板8上设有上康复机构7;通过上康复机构7和下康复机构3对患者的上肢和下肢进行康复锻炼,锻炼患者的肌肉,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0013]所述舒缓机构6包括多个同步动作的背部舒缓结构602,靠近下床板4设置的背部舒缓结构602上连接有腰部舒缓结构603,背部舒缓结构602的数量优选为4个;所述背部舒缓结构602包括沿正方形运动的背部舒展块634,上床板5上还设有转换组件,转换组件可带动背部舒展块634在沿正方形运动转向前先下降后上升,背部舒展块634在下降和上升的同时转动90度;所述腰部舒缓结构603包括随背部舒缓块横向运动而运动的腰椎舒展块604,背部舒缓块和腰椎舒展块604上均设有多个舒展球,舒展球的数量优选为4个,腰椎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神经外科临床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床架上设有下床板(4);所述下床板(4)上转动连接有上床板(5),上床板(5)上设有舒缓机构(6);所述床架上固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上设有与下床板(4)相对应的下康复机构(3);所述上床板(5)远离下床板(4)的一端固接有竖板(8),竖板(8)上设有上康复机构(7);所述舒缓机构(6)包括多个同步动作的背部舒缓结构(602),靠近下床板(4)设置的背部舒缓结构(602)上连接有腰部舒缓结构(603);所述背部舒缓结构(602)包括沿正方形运动的背部舒展块(634),上床板(5)上还设有转换组件,转换组件可带动背部舒展块(634)在沿正方形运动转向前先下降后上升,背部舒展块(634)在下降和上升的同时转动(90)度;所述腰部舒缓结构(603)包括随背部舒缓块横向运动而运动的腰椎舒展块(604),背部舒缓块和腰椎舒展块(604)上均设有多个舒展球,腰椎舒展块(604)两侧均设有随背部舒展块(634)竖向运动而运动的腰部舒缓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神经外科临床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舒缓结构(602)包括驱动结构(601),驱动结构(601)可同步的带动多个所述背部舒缓结构(602)动作;所述驱动结构(601)包括舒缓电机(605),舒缓电机(605)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入锥齿轮组(606),输入锥齿轮组(606)的输出端连接有一对第一锥齿轮组(607);一对所述第一锥齿轮组(607)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有第二锥齿轮组(608),一对所述第一锥齿轮组(607)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锥齿轮组(608)的输出端与相应的背部舒缓结构(602)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神经外科临床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部舒缓结构(602)包括转动块(609),转动块(609)与相应的一对所述第一锥齿轮组(607)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锥齿轮组(608)的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转动块(609)上滑动连接有驱动杆(622),驱动杆(622)一端转动连接有驱动块(611),驱动块(611)与背部舒展块(634)相连接;所述上床板(5)上固接有导向杆(623),导向杆(623)上滑动连接有横筒(612);所述横筒(612)上固接有连接块(614),连接块(614)与腰椎舒展块(604)相连接,所述横筒(612)上垂直连接有竖杆(620),驱动块(611)与竖杆(620)滑动连接,竖杆(620)上设有与驱动块(611)相对应的限位块(636),转动块(609)上设有与驱动块(611)相配合的顶簧(61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神经外科临床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组件包括与上床板(5)固接的固定环(621),固定环(621)内壁固接有方形导向滑轨(635);所述方形导向滑轨(635)上设有水平滑道,水平滑道靠近方形导向滑轨(635)转角的位置连通有V型滑道(637);所述驱动块(611)上转动连接有升降花键筒(640),升降花键筒(640)上滑动连接有升降花键(641);所述升降花键(641)上连接有连接杆(638),连接杆(638)与背部舒展块(634)相连接;所述连接杆(638)上转动连接有转筒(642),转筒(642)上连接有与方形导向滑轨(6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伟一陈涛利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