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均匀混合发酵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9317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均匀混合发酵罐,底板一侧设置有搅拌组件,底板顶端对称焊接有支撑板,底板顶面一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减速电机,减速电机输出轴一端外侧套接有主动轮,靠近减速电机的支撑板内侧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靠近减速电机一端外侧对应主动轮位置处套接有从动轮,通过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动板的配合使用,能够对发酵罐内原料进行搅拌,同时通过支撑板、减速电机、主动轮、支撑轴、从动轮、传动皮带、支撑套筒和发酵罐的配合使用,能够在搅动板对发酵罐内原料进行搅拌的时候,带动发酵罐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发酵罐内原料转动,实现对发酵罐内原料的充分搅拌,保证原料受热均匀,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均匀混合发酵罐


[0001]本技术涉及发酵装置
,具体为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均匀混合发酵罐。

技术介绍

[0002]生物有机肥是指特定功能微生物与主要以动植物残体(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为来源并经无害化处理、腐熟的有机物料复合而成的一类兼具微生物肥料和有机肥效应的肥料,生物有机肥有机质含量高,能够改良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土壤保水、保肥和供肥的能力,缓解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生物有机肥中的有益微生物进入土壤后与土壤中微生物形成相互间的共生增殖关系,抑制有害菌生长并转化为有益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起到群体的协同作用,有益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促使有机物的分解转化,能直接或间接为作物提供多种营养和刺激性物质,促进和调控作物生长。
[0003]但是现有的生物有机肥发酵罐在使用时,当所需发酵的原料过多时,无法对原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原料堆积在一起,导致部分原料受热不均匀,影响其发酵效果,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产品质量不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均匀混合发酵罐,可以有效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生物有机肥发酵罐在使用时,当所需发酵的原料过多时,无法对原料进行充分的搅拌,原料堆积在一起,导致部分原料受热不均匀,影响其发酵效果,降低了工作效率,造成产品质量不一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均匀混合发酵罐,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一侧设置有搅拌组件;
[0006]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支撑板、减速电机、主动轮、支撑轴、从动轮、传动皮带、支撑套筒、发酵罐、搅拌电机、搅拌轴、搅动板和刮板;
[0007]所述底板顶端对称焊接有支撑板,所述底板顶面一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输出轴一端外侧套接有主动轮,靠近减速电机一侧的所述支撑板内侧连接有支撑轴,所述支撑轴靠近减速电机一端外侧对应主动轮位置处套接有从动轮,所述从动轮与主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电机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8]所述远离减速电机的支撑板内侧连接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与支撑轴之间连接有发酵罐,远离减速电机一侧的所述支撑板一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输出轴内侧位于支撑套筒内侧位置处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侧位于发酵罐内侧位置处均匀焊接有若干个搅动板,所述搅拌轴两端外侧位于发酵罐内侧位置处焊接有刮板,所述搅拌电机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0009]优选的,靠近减速电机一侧的所述支撑板一侧位于传动皮带外侧位置处安装有皮带保护罩,所述支撑轴与支撑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套筒与支撑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发酵罐外侧中心处对称安装有上料管和下料管,所述上料管和下料管外侧均设置有阀门。
[0011]优选的,所述搅拌轴与发酵罐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所述刮板外侧与发酵罐内壁贴合。
[0012]优选的,所述发酵罐外侧设置有除臭组件,所述除臭组件包括安装孔、密封板、过滤网、出风罩、抽风扇和除臭框;
[0013]所述发酵罐两侧边端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侧通过螺钉安装有密封板,靠近搅拌电机一侧的所述安装孔内侧位于密封板一侧位置处通过螺钉安装有过滤网,所述发酵罐一侧对应安装孔位置处安装有出风罩,所述出风罩内侧一端安装有抽风扇,所述出风罩内侧位于抽风扇一侧位置处通过螺钉安装有除臭框,所述抽风扇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密封板顶端安装有把手,所述除臭框内侧设置有活性炭棉层。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0016]1、设置有搅拌组件,通过搅拌电机、搅拌轴和搅动板的配合使用,能够对发酵罐内原料进行搅拌,同时通过支撑板、减速电机、主动轮、支撑轴、从动轮、传动皮带、支撑套筒和发酵罐的配合使用,能够在搅动板对发酵罐内原料进行搅拌的时候,带动发酵罐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发酵罐内原料转动,实现对发酵罐内原料的充分搅拌,保证原料受热均匀,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0017]2、在搅拌过程中,通过刮板与搅动板的配合使用,能够对发酵罐内壁位置的原料进行搅拌,提高其搅拌效率,同时,当完成下料后,通过搅拌轴带动刮板转动,能够对发酵罐内壁进行清理,防止原料粘接在发酵罐内壁上。
[0018]3、设置有除臭组件,通过安装孔、过滤网、出风罩、抽风扇、除臭框和活性炭棉层的配合使用,能够对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异味进行除臭处理,降低了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保证发酵罐内氧气充足,提高其发酵效率。
附图说明
[00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0]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从动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搅动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除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除臭框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1、底板;
[0028]2、搅拌组件;201、支撑板;202、减速电机;203、主动轮;204、支撑轴;205、从动轮;206、传动皮带;207、支撑套筒;208、发酵罐;209、搅拌电机;210、搅拌轴;211、搅动板;212、
刮板;
[0029]3、除臭组件;301、安装孔;302、密封板;303、过滤网;304、出风罩;305、抽风扇;306、除臭框;
[0030]4、皮带保护罩;5、上料管;6、下料管;7、阀门;8、把手;9、活性炭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2]实施例: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均匀混合发酵罐,包括底板1,底板1一侧设置有搅拌组件2;
[0033]搅拌组件2包括支撑板201、减速电机202、主动轮203、支撑轴204、从动轮205、传动皮带206、支撑套筒207、发酵罐208、搅拌电机209、搅拌轴210、搅动板211和刮板212;
[0034]底板1顶端对称焊接有支撑板201,底板1顶面一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减速电机202,减速电机202输出轴一端外侧套接有主动轮203,靠近减速电机202一侧的支撑板201内侧连接有支撑轴204,支撑轴204与支撑板201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便于支撑轴204的转动,支撑轴204靠近减速电机202一端外侧对应主动轮203位置处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均匀混合发酵罐,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一侧设置有搅拌组件(2);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支撑板(201)、减速电机(202)、主动轮(203)、支撑轴(204)、从动轮(205)、传动皮带(206)、支撑套筒(207)、发酵罐(208)、搅拌电机(209)、搅拌轴(210)、搅动板(211)和刮板(212);所述底板(1)顶端对称焊接有支撑板(201),所述底板(1)顶面一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减速电机(202),所述减速电机(202)输出轴一端外侧套接有主动轮(203),靠近减速电机(202)一侧的所述支撑板(201)内侧连接有支撑轴(204),所述支撑轴(204)靠近减速电机(202)一端外侧对应主动轮(203)位置处套接有从动轮(205),所述从动轮(205)与主动轮(203)通过传动皮带(206)传动连接,所述减速电机(202)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远离所述减速电机(202)的支撑板(201)内侧连接有支撑套筒(207),所述支撑套筒(207)与支撑轴(204)之间连接有发酵罐(208),远离减速电机(202)一侧的所述支撑板(201)一侧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搅拌电机(209),所述搅拌电机(209)输出轴内侧位于支撑套筒(207)内侧位置处连接有搅拌轴(210),所述搅拌轴(210)外侧位于发酵罐(208)内侧位置处均匀焊接有若干个搅动板(211),所述搅拌轴(210)两端外侧位于发酵罐(208)内侧位置处焊接有刮板(212),所述搅拌电机(209)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有机肥的均匀混合发酵罐,其特征在于,靠近减速电机(202)一侧的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怡王爱彬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绿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