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及其护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909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及其护坡方法,该护坡结构包括排水沟、生态袋、排盐设施、隔膜A;隔膜A铺设在黄土坡坡面带有盐渍的区域,其外边沿较坡面带有盐渍的区域长出1000mm;隔膜A底部不平的位置铺设防穿刺板;隔膜A的上部设置生态袋排盐设施包括,主排盐沟、区域排盐沟、集盐池。该护坡结构及方法将湿陷性黄土坡地区带有盐渍的区域渗出的盐类化合物被隔挡,避免湿陷性黄土表面渗出的盐类化合物渗出和影响生态袋上的植被生长;为湿陷性黄土坡地区带有盐渍的区域实施护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效的解决方案。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及其护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湿陷性黄土坡护
,具体涉及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及其护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湿陷性黄土在未受水浸湿时,其内部无定型的盐类等集聚成较大颗粒作为黄土骨架的砂粒和粗粉粒,在天然状态下,凝聚结晶相互粘结,具有较高的强度,而遇水时,各种盐类胶结物的软化,黄土的强度突然下降产生湿陷;尤其在高原地区的湿陷性黄土,其含盐类化合物(硝芒)较多,遇水不仅沉降较明显,而且表面会析出大量的盐泽,使得植被无法生长,尤其是山坡地带,植被生长困难,长此以往,很容易坍塌,即便采用生态袋进行护坡,但底部渗出的盐类化合物很容易将其侵蚀,造成植被成活率低,护坡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及其护坡方法,
[0004]该护坡结构,包括排水沟、生态袋、排盐设施、隔膜A;所述隔膜A铺设在黄土坡坡面带有盐渍的区域,其外边沿较坡面带有盐渍的区域长出1000mm;隔膜A底部不平的位置铺设防穿刺板;隔膜A的上部设置生态袋,生态袋层层错缝垒砌,上层与下层生态袋之间设置排水连接扣;所述排盐设施包括,主排盐沟、区域排盐沟、集盐池;所述排水沟设置在带有盐渍的区域的顶部;所述区域排盐沟位于各个带有盐渍的区域下部,区域排盐沟与主排盐沟连接,主排盐沟与下方集盐池连接。
[0005]优选的,所述区域排盐沟的底部铺设隔膜D,沟内设置碎石滤层,碎石滤层中埋入滤管,碎石滤层顶部为隔膜A,位于区域排盐沟上方的隔膜A上设置填土层C,填土层C上铺设生态袋。
[0006]优选的,所述主排盐沟底部铺设隔膜C,沟内设置填土层B,填土层B内埋入排盐管;填土层B顶部铺设隔膜B,设隔膜B顶部铺设填土层A,填土层A上设置生态袋2;所述区域排盐沟内的滤管端部与排盐管侧部连通。
[0007]优选的,所述排水沟与主排盐沟的连接处设置进水管,进水管一端与排盐管侧部连通。
[0008]优选的,所述集盐池包括铺设在池底及池壁上的隔膜层D以及盖在隔膜层D上的覆盖土层。
[0009]优选的,所述隔膜A、隔膜B、隔膜C、隔膜D5、隔膜层D均采用一布一膜复合土工布。
[0010]该护坡方法,包括步骤如下:
[0011]S1:对坡面带有盐渍的区域进行整理;
[0012]坡面应整体顺直,转角处弧形过渡,不得有陡坎,结合现场坡面条件和设计要求,对阻碍工程施工、威胁施工作业安全的杂物、树根、浮土、孤危石等予以清除;对盐渍隔离收
集处理。
[0013]S2:放线测量;
[0014]测量确定护坡区域、排水沟、排盐沟、集盐池的位置,并划线;
[0015]S3:在护坡区域凹凸不平的位置铺设防穿刺板,然后铺设隔膜A6;对排水沟、排盐沟、集盐池进行施工;
[0016]S4:调配填充料,生态袋装袋;
[0017]S5:生态袋垒砌与连接;
[0018]S6:植物种植,采用点播或喷播方式进行播种;
[0019]S7:养护;
[0020]点播完成后应及时进行无纺布(15g/

左右)覆盖处理,出苗整齐后及时、适时(阴天或傍晚)去覆盖;去覆盖后,针对明显斑秃处,应补种经催芽处理的种子;并定期按需浇水施肥。
[0021]优选的,步骤S5包括:
[0022](1)生态袋由低到高,层层错缝垒砌,将三维排水联结扣水平放置两个袋子之间摇晃扎实袋子使每一个三维排水联结扣刺穿袋子的中腹正下面。
[0023](2)铺设生态袋时,应对袋体进行整形并充分压实,确保每层袋体顶面平整、外立面随坡面形态顺直,袋子的缝线结合一侧向内摆放;
[0024](3)设置排水管;
[0025](4)浇水沉降:每垒砌2m浇水沉降12小时;浇水时应细水慢浇以使水充分深入生态袋袋体,不得出现大量浇水向周围土质坡体流淌的情形。
[0026]优选的,步骤S4中填充料的配比为:每1m3沙土壤中配中粗砂0.1

0.2m3、珍珠岩0.1m3、有机肥50kg、复合肥1.5kg;步骤S6中种植的植被包括:柠条、紫穗槐、四翅滨藜、冰草、草地早熟禾、披碱草、紫花苜蓿。
[0027]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8](1)该护坡结构及方法将湿陷性黄土坡地区带有盐渍的区域渗出的盐类化合物被隔挡,并通过主排盐沟汇集到集盐池内,避免湿陷性黄土表面渗出的盐类化合物渗出和影响生态袋上的植被生长;为湿陷性黄土坡地区带有盐渍的区域实施护坡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0029](2)该护坡结构带有排水沟,并与主排盐沟的连接,在方便雨天排水同时利用汇入排水沟的水对主排盐沟进行冲刷,防止盐类化合物结晶堵塞。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俯视平面图;
[003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中各个护坡区域侧视图;
[0032]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中区域排盐沟的截面图;
[0033]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中主排盐沟的截面图;
[0034]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集盐池的截面图;
[0035]图中:排水沟

1、生态袋

2、排水管

3、主排盐沟

4、区域排盐沟

5、隔膜A

6、集盐池

7、黄土坡

8、三维排水联结扣

9、进水管

101、填土层A

401、隔膜B

402、隔膜C

403、填
土层B

404、排盐管

405、填土层C

501、碎石滤层

502、滤管

503、隔膜

D504、覆盖土层

701、隔膜层D

702。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7]如图1

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包括排水沟1、生态袋2、排盐设施、隔膜A6;所述隔膜A6铺设在黄土坡8坡面带有盐渍的区域(护坡区域,以下称带有盐渍的区域),其外边沿较坡面带有盐渍的区域长出1000mm;隔膜A6底部不平的位置铺设防穿刺板,防止隔膜刺破;隔膜A6的上部设置生态袋2,生态袋2层层错缝垒砌,上层与下层生态袋2之间设置排水连接扣9;所述排盐设施包括,主排盐沟4、区域排盐沟5、集盐池7;所述排水沟1设置在带有盐渍的区域的顶部;所述区域排盐沟5位于各个带有盐渍的区域下部,区域排盐沟5与主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包括排水沟、生态袋、排盐设施、隔膜A;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A铺设在黄土坡坡面带有盐渍的区域,其外边沿较坡面带有盐渍的区域长出1000mm;隔膜A底部不平的位置铺设防穿刺板;隔膜A的上部设置生态袋,生态袋层层错缝垒砌,上层与下层生态袋之间设置排水连接扣;所述排盐设施包括,主排盐沟、区域排盐沟、集盐池;所述排水沟设置在带有盐渍的区域的顶部;所述区域排盐沟位于各个带有盐渍的区域下部,区域排盐沟与主排盐沟连接,主排盐沟与下方集盐池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域排盐沟的底部铺设隔膜D,沟内设置碎石滤层,碎石滤层中埋入滤管,碎石滤层顶部为隔膜A,位于区域排盐沟上方的隔膜A上设置填土层C,填土层C上铺设生态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排盐沟底部铺设隔膜C,沟内设置填土层B,填土层B内埋入排盐管;填土层B顶部铺设隔膜B,设隔膜B顶部铺设填土层A,填土层A上设置生态袋2;所述区域排盐沟内的滤管端部与排盐管侧部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沟与主排盐沟的连接处设置进水管,进水管一端与排盐管侧部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盐池包括铺设在池底及池壁上的隔膜层D以及盖在隔膜层D上的覆盖土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A、隔膜B、隔膜C、隔膜D5、隔膜层D均采用一布一膜复合土工布。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湿陷性黄土坡护坡结构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彩霞张嘉龙靳珊
申请(专利权)人:俊富生态修复科技青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