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蒸发量的集雨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06343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7-06 2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少蒸发量的集雨盆,包括:外沿、凹槽、盆体、集水槽、挡片、引水槽;盆体为圆心,盆体内侧从外围至中心处逐渐凹陷;盆体中心位置开设圆孔,圆孔上设置多个扇形挡片,多个扇形挡片的弧形边与圆孔内沿连接;盆体内环形分布多个集水槽;凹槽为环形结构,分布在盆体的外围,凹槽外围设置外沿;所述的盆体高于外沿;所述的盆体上设置引水槽,引水槽将盆体中心位置的圆孔与凹槽连通;该集雨盆在收集雨水的同时可减少植被周围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率;整体采用可快速降解的纸塑结构,符合环保要求。符合环保要求。符合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蒸发量的集雨盆


[0001]本技术涉及雨水收集
,具体涉及一种减少蒸发量的集雨盆。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土壤含水率息息相关,在干旱地区人工造林时,由于降水量少,必须采取抗旱措施来保持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的适量增加有利于各种营养物质的移动,改善植物的营养状况,从而促进林木生长;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地膜对植被周围地表进行覆盖,减少蒸发,但地膜不易固定,容易破损被大风刮走,不便于雨水的收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减少蒸发量的集雨盆,该集雨盆在收集雨水的同时可减少植被周围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率。
[0004]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减少蒸发量的集雨盆,包括:外沿、凹槽、盆体、集水槽、挡片、引水槽;所述的盆体为圆心,盆体内侧从外围至中心处逐渐凹陷;盆体中心位置开设圆孔,圆孔上设置多个扇形挡片,多个扇形挡片的弧形边与圆孔内沿连接;所述的盆体内环形分布多个集水槽;所述的凹槽为环形结构,分布在盆体的外围,凹槽外围设置外沿;所述的盆体高于外沿;所述的盆体上设置引水槽,引水槽将盆体中心位置的圆孔与凹槽连通;所述的外沿、凹槽、引水槽贯穿有一条切缝。
[0006]优选的,所述的盆体中心的圆孔外围设置多块弧形护板,护板之间存在缺口。
[0007]优选的,所述的集雨盆为纸塑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的集雨盆顶面和底面设置可降解塑料薄膜。
[000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0]该集雨盆在收集雨水的同时可减少植被周围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含水率;整体采用可快速降解的纸塑结构,符合环保要求;集雨盆一体成型结构,便于制造。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一种减少蒸发量的集雨盆的立体图;
[0012]图2是本技术一种减少蒸发量的集雨盆的俯视图;
[0013]图中:外沿1、凹槽2、盆体3、集水槽4、挡片5、护板6、引水槽7、切缝8。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5]如图1

2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减少蒸发量的集雨盆,包括:外沿1、凹槽2、盆体3、集水槽4、挡片5、引水槽7;所述的盆体3为圆心,盆体3内侧从外围至中心
处逐渐凹陷;盆体3中心位置开设圆孔,圆孔上设置多个扇形挡片5,多个扇形挡片5的弧形边与圆孔内沿连接;所述的盆体3内环形分布多个集水槽4;所述的凹槽2为环形结构,分布在盆体3的外围,凹槽2外围设置外沿1;所述的盆体3高于外沿1;所述的盆体3上设置引水槽7,引水槽7将盆体3中心位置的圆孔与凹槽2连通;所述的外沿1、凹槽2、引水槽7贯穿有一条切缝8。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盆体3中心的圆孔外围设置多块弧形护板6,护板6之间存在缺口,用于进水;护板6可降低水流对枝干以及挡片5冲击,提高挡片5使用寿命。
[0017]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集雨盆为纸塑结构;便于降解,成本低。
[0018]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集雨盆顶面和底面设置可降解塑料薄膜;可进一步提高集雨盆使用年限,满足不同年限的使用需求。
[0019]具体使用时,该的集雨盆底部可设置可降解的集水容器,集水容器放入土坑中,在集水容器中放入土壤种植植被,根据使用的年限需求选用带可降解塑料薄膜的集雨盆或不带可降解塑料薄膜的集雨盆;错开切缝8,将植被的枝干从切缝处穿过到达各个挡片5处,各个挡片5向上弯折并贴合枝干外壁,大大降低集雨盆与枝干之间的缝隙,减少蒸发量;
[0020]然后,通过土壤将外沿1顶部、凹槽2内部以及水槽7表面的切缝覆盖压住,若外沿1顶部的土壤流失,凹槽2内的土壤可继续将集雨盆压住,防止被吹走;有降水时,盆体3内的水通过各个集水槽4汇集到盆体3中心,通过护板6之间的缺口流入到挡片5处,从各个挡片5之间的缝隙流入下方土壤内;盆体3外围的水通过引水槽7进入盆体3,同时盆体3内积水过多时可从引水槽7排出;待植被经过1

2年的成长后,集雨盆及其底部的集水容器被降解,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002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蒸发量的集雨盆,包括:外沿、凹槽、盆体、集水槽、挡片、引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盆体为圆心,盆体内侧从外围至中心处逐渐凹陷;盆体中心位置开设圆孔,圆孔上设置多个扇形挡片,多个扇形挡片的弧形边与圆孔内沿连接;所述的盆体内环形分布多个集水槽;所述的凹槽为环形结构,分布在盆体的外围,凹槽外围设置外沿;所述的盆体高于外沿;所述的盆体上设置引水槽,引水槽将盆体中心位置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龙张彩霞卿丽媛张曼
申请(专利权)人:俊富生态修复科技青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