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8895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7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涉及热成像领域,通过热成像模块可实现在不同天气环境对门体外的生物特征进行识别的目的,解决了收留装置大量空置的问题。该收留装置包括壳体、第一驱动部、热成像模块和控制模块,壳体上开设有门体,壳体内形成有收留腔;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门体打开或关闭;热成像模块,设置在壳体上,用于检测门体外的生物特征,且生物特征中至少包括有热敏特征;控制模块包括门禁单元,驱动部和热成像模块均与门禁单元电联接,门禁单元用于根据热成像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控制第一驱动部打开或关闭门体。该收留装置用于收留门体外的生物。该收留装置用于收留门体外的生物。该收留装置用于收留门体外的生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热成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流浪动物是指无主、长期在野外生存的动物,但与原生的野生动物不同,流浪动物特指那些曾被人们收养过,后来因为某些原因被抛弃或者遗弃后自行繁殖的动物,社会上很多爱心人士都非常关心流浪动物,主动给他们提供帮助,不少小区都有好心人定时定点的为流浪动物提供食物,也许仅仅是剩饭剩菜,也许并不充足,但足以使流浪动物得以生存,然而,由于人们投喂食物却带来了另一个严峻的问题,由于定点投喂,越来越多的流浪动物聚集在一起,导致流浪动物不断繁衍,流浪动物的数量有增无减,这样不仅仅形成了恶性循环,更为流浪动物的救助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0003]随着流浪动物的数量的逐渐增多,收留装置也变得越来越智能,如在流量动物的身上植入芯片或者颜色系统(RGB)动物识别技术,通过感应装置完成识别并打开控制门。但绝大多数流浪动物都未注册芯片以及在夜间RGB动物识别存在大量误检、漏检的情况。这些装置也没有搭载体征监测系统,并不能对流浪动物进行体征监测。
[0004]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通过热成像模块可实现在不同天气环境对门体外的生物特征进行识别的目的,解决了收留装置大量空置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包括壳体、第一驱动部、热成像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壳体上开设有门体,壳体内形成有收留腔;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门体打开或关闭;热成像模块,设置在壳体上,用于检测门体外的生物特征,且生物特征中至少包括有热敏特征;控制模块包括门禁单元,第一驱动部和热成像模块均与门禁单元电联接,门禁单元用于根据热成像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控制第一驱动部打开或关闭门体。
[000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壳体上开设有门体,壳体内形成有收留腔,将热成像模块设置在壳体上,用于检测门体外的生物特征,且生物特征至少包括有热敏特征,控制模块包括门禁单元,第一驱动部和热成像模块均与门禁单元电联接,门禁单元根据热成像模块检测到的生物特征控制第一驱动部打开或关闭体,当热成像模块检测到门体外的生物特征中的热敏特征时,门禁单元根据热成像模块检测的生物特征控制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根据门禁单元发出的指令驱动门体打开,门体外的生物进入到收留腔内,当门体外的生物特征消失后,热成像模块无法检测到门体外的生物特征中的热敏特征时,门禁单元根据热成像模块检测的结果控制第一驱动部,第一驱动部根据门禁单元发出的指令驱动门体关闭,如此,收留装置完成了流浪动物的收留任务,想比相关技术中,在流浪动
物身上注册芯片或者使用RGB动物识别技术,造成大量误检或者漏检的情况,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在壳体上设置热成像模块,检测门体外的生物特征,其中,生物特征中至少包括热敏特征,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下,存活的流浪动物必然存在热敏特征和其他的生物特征,无需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不会出现大量误检和漏检的情况,能够大大降低收留装置空置的情况,避免公共资源的浪费,且在壳体上设置热成像模块操作简单,实施方便,成本较低。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通过热成像模块可实现在不同天气环境对门体外的生物特征进行识别的目的,解决了收留装置大量空置的问题。
[0009]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热成像模块包括目标检测单元,目标检测单元用于识别门体外的生物是否为目标收留动物。
[001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热成像模块包括目标检测单元,目标检测单元用于识别门体外的生物是否为目标收留动物,热成像模块检测到门体外的生物特征中的热敏特征时,发出指令给目标检测单元,当目标检测单元识别的门体外的生物为目标收留动物时,门禁单元根据目标检测单元的指令控制第一驱动部,驱动门体打开,目标收留动物进入到收留腔内,当目标检测单元识别的门体外的生物不是目标收留动物时,门禁单元根据目标检测单元的指令控制第一驱动部驱动门体关闭,目标收留动物无法进入到收留腔内,在热成像模块中设置目标检测单元,有助于准确识别门体外的目标收留动物。
[0011]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热成像模块包括热像仪,热像仪设置在壳体靠近门体的一侧。
[001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热成像模块包括热像仪,热像仪主要用于检测门体外的生物特征,且生物特征至少包括有热敏特征,热像仪位置的设置决定了检测门体外的生物特征的强弱以及其检测的准确性,因此,将热像仪设置在壳体靠近门体的一侧。
[0013]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热成像模块与壳体活动连接,热成像模块通过第二驱动部驱动,以使热成像模块相对于壳体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热成像模块位于第一位置时,热成像模块朝向门体外部,热成像模块用于检测门体外的生物特征;当热成像模块位于第二位置时,热成像模块朝向收留腔内部,热成像模块用于检测收留腔内的生物特征。
[00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热成像模块与壳体活动连接,热成像模块通过第二驱动部驱动使热成像模块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使得热成像模块既可以检测门体外的生物特征也可以检测收留腔内的生物特征,对收留腔内的生物特征进行非接触实时检测,节省了收留装置的收留成本。
[0015]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热成像模块通过旋转轴与壳体转动连接,旋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热成像模块绕旋转轴旋转。
[001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热成像模块通过旋转轴与壳体转动连接,旋转轴沿竖直方向设置,将热成像模块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运动转变成旋转运动,相比于其他方式的运动,热成像模块通过绕旋转轴旋转的方式更加节省收留装置的空间,降低了收留装置的设计难度。
[0017]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热成像模块设置在门体的上方。
[0018]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将热成像模块设置在门体的上方,
有利于增大热成像模块的辐射范围。
[0019]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热成像模块与水平面呈一锐角角度向下倾斜。
[002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将热成像模块与水平面呈一锐角角度向下倾斜,避免热成像模块与壳体安装的过程中出现盲角,无法进行实时救治。
[0021]在本申请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包括报警器,报警器与控制模块电联接,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热成像模块检测到的收留腔内的生物特征与理论生物特征对比的结果控制报警器进行报警操作。
[002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当门体外的生物进入收留腔后,热成像模块可通过第二驱动部旋转到第二位置,对处理收留腔内的生物进行非接触检测,检测完成后,热成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门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收留腔;第一驱动部,所述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门体打开或关闭;热成像模块,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用于检测所述门体外的生物特征,且所述生物特征中至少包括有热敏特征;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门禁单元,所述第一驱动部和所述热成像模块均与所述门禁单元电联接,所述门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热成像模块检测到的所述生物特征控制所述第一驱动部打开或关闭所述门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成像模块包括目标检测单元,所述目标检测单元用于识别所述门体外的生物是否为目标收留动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成像模块包括热像仪,所述热像仪设置在所述壳体靠近所述门体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热成像的收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成像模块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所述热成像模块通过第二驱动部驱动,以使所述热成像模块相对于所述壳体位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当所述热成像模块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热成像模块朝向所述门体外部,所述热成像模块用于检测所述门体外的所述生物特征;当所述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奕诚孙其功杨慧马堃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商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