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透水混凝土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透水混凝土作为一种具有透水、透气及质轻等特点,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透水混凝土主要是由粗骨料、胶凝材料、外加剂及水等原材料组成,形成具有一定空隙率的混凝土,常见应用于人行道、园林景区道路及服务区等,同时可有效减少内涝、降低噪声、减缓热岛效应、改善土壤生态环境等。但随着应用范围的推广,施工要求的变化,对透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工作性能等均提出了一定要求,为此我们需要创新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同时拓宽透水混凝土原材料的来源。
[0003][0004]在《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中仅采用粗集料制备透水混凝土,且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是粗集料掺量仅于粗集料本身密度有关,与空隙率无关,通过控制胶结料用量来实现设计空隙率,该手段不利于透水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控制,不便于现场施工作业。邢菊香等在《一种钨尾矿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中说明了一种钨尾矿透水混凝土制备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所述的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包括建筑垃圾粗骨料、建筑垃圾细骨料、水泥、水及外加剂;(2)所述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中各组分掺量按以下公式计算:(2)所述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中各组分掺量按以下公式计算:(2)所述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中各组分掺量按以下公式计算:(2)所述建筑垃圾透水混凝土中各组分掺量按以下公式计算:m5=β*m3式中:m1为建筑垃圾粗骨料质量(kg);ρ1为建筑垃圾粗骨料堆积密度(kg/m3);m2为建筑垃圾细骨料质量(kg);ρ2为建筑垃圾细骨料堆积密度(kg/m3);m3为水泥的质量(kg);ρ3为水泥的密度(kg/m3);m4为水的质量(kg);m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红,张玉斌,魏远,任园,牛京涛,鲍世辉,方肖立,王祥彪,陈小龙,郝建东,于恒峰,
申请(专利权)人:公路交通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装备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