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平开的暗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868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平开的暗门,用于安装在带暗槽的壁墙上,包括“匚”形连接件和暗门,所述“匚”形连接件与暗槽的槽壁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暗门与所述“匚”形连接件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它可以满足暗门开启角度大于1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能平开的暗门


[0001]本技术涉及暗门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能平开的暗门。

技术介绍

[0002]在公共建筑的室内装饰工程中,石材、木饰面等厚重材料大量应用,为了外观装饰效果的统一,消火栓门外饰面往往和周围墙面材料一致,传统的上下轴构造不能满足消火栓门开启角度不小于160
°
的规范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平开的暗门,以满足暗门开启角度大于160
°
的要求。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能平开的暗门,用于安装在带暗槽的壁墙上,包括“匚”形连接件和暗门,所述“匚”形连接件与暗槽的槽壁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暗门与所述“匚”形连接件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
[0006]优选的,设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壁墙的距离为L1,连接件绕第一转轴转动时暗槽壁角的回转半径为R1,第二转轴与所述壁墙的距离为L2,暗门绕第二转轴转动时暗门壁角的回转半径为R2,“匚”形连接件的槽宽为L3,第一转轴与“匚”形连接件的槽底的距离为L4,第二转轴与“匚”形连接件的槽底的距离为L5,第一转轴与“匚”形连接件的相邻内壁距离为L6,第二转轴与“匚”形连接件的相邻内壁距离为L7,则,则且L1+R2≤L6+L3+L7,或者,且L2+R1≤L6+L3+L7。
[000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8]1.通过增设“匚”形连接件,并使“匚”形连接件分别与暗槽壁体、暗门可转动连接,从而使暗门能够平开。
[0009]2.通过限定相应的尺寸关系,可以最可能的减少暗门与壁墙之间的缝隙。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一种能平开的暗门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0011]图2为一种能平开的暗门开启状态的示意图。
[0012]图3为一种能平开的暗门的尺寸关系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10

暗槽的第一槽壁,11

消火栓柜,12

暗槽的第二槽壁,2
‑“
匚”形连接件,3

暗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以实施例的形式说明本技术,以辅助本
的技术人员
理解和实现本技术。除另有说明外,不应脱离本
的技术知识背景理解以下的实施例及其中的技术术语。
[0015]实施例1:一种能平开的暗门,用于安装在带暗槽的壁墙上,参见图1

2,包括“匚”形连接件2和暗门3,所述“匚”形连接件2与暗槽的第一槽壁10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暗门3与所述“匚”形连接件2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
[0016]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设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壁墙的距离为L1,连接件绕第一转轴转动时暗槽壁角的回转半径为R1,第二转轴与所述壁墙的距离为L2,暗门绕第二转轴转动时暗门壁角的回转半径为R2,“匚”形连接件的槽宽为L3,第一转轴与“匚”形连接件的槽底的距离为L4,第二转轴与“匚”形连接件的槽底的距离为L5,第一转轴与“匚”形连接件的相邻内壁距离为L6,第二转轴与“匚”形连接件的相邻内壁距离为L7,则且L1+R2≤L6+L3+L7,或者,且L2+R1≤L6+L3+L7。
[0017]上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的说明。应当明白,实践中无法穷尽地说明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在此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尽可能的阐述本技术得专利技术构思。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且未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本
的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进行取舍组合、具体参数进行试验变更,或者利用本
的现有技术对本技术已公开的技术手段进行常规替换形成的具体的实施例,均应属于为本技术隐含公开的内容。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平开的暗门,用于安装在带暗槽的壁墙上,其特征在于,包括“匚”形连接件和暗门,所述“匚”形连接件与暗槽的槽壁通过第一转轴可转动连接,所述暗门与所述“匚”形连接件通过第二转轴可转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平开的暗门,其特征在于,设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壁墙的距离为L1,连接件绕第一转轴转动时暗槽壁角的回转半径为R1,第二转轴与所述壁墙的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兰曲江峰魏欢欢邹鹏程董建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