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成分容设备取电部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8623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化成分容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化成分容设备取电部装,包括:一块固定钣金;一个取电底座,固设于所述固定钣金上端的中部;两个导向轴固定块,设于所述固定钣金的上端,并位于所述取电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向轴固定块靠近取电底座的一侧设有一凹槽,贯穿所述凹槽设有两个通孔;两根导向轴,分别通过所述通孔设于一导向轴固定块上;两个压缩弹簧,分别套设在一所述导向轴上,位于所述导向轴固定块的外侧;至少两个活动块,分别套设在一所述导向轴上,位于所述凹槽内;至少一个盖板,末端与一所述活动块可拆连接;若干个接线铜柱,并排设于所述取电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极大的提升了取电部装的可靠性以及运维便捷性。及运维便捷性。及运维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成分容设备取电部装


[0001]本技术涉及化成分容设备
,特别指一种化成分容设备取电部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行业日益蓬勃的发展,用于储能的锂电池也随之快速发展。在锂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化成分容设备对电芯进行批量化成激活,即对电芯进行小电流充电,将电芯内部的正负极物质激活,并在负极表面形成SEI膜,使电芯的性能更加稳定,锂电池只有经过化成后才能体现真实性能。
[0003]化成分容设备需要通过取电部装进行取电,然而传统的取电部装存在如下缺点:1、采用弹性探针压缩接触的方式进行取电,弹性探针的使用寿命有限,焊线容易虚焊导致焊接不牢,使得取电部装接触不良故障屡见不鲜;2、没有针对极柱进行保护,无法避免接触滴落的电解液造成接触不良;3、采用下出线方式,不易于拆装和故障排查。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化成分容设备取电部装,实现提升取电部装的可靠性以及运维便捷性,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化成分容设备取电部装,实现提升取电部装的可靠性以及运维便捷性。
[0006]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化成分容设备取电部装,包括:
[0007]一块固定钣金;
[0008]一个取电底座,固设于所述固定钣金上端的中部;
[0009]两个导向轴固定块,设于所述固定钣金的上端,并位于所述取电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向轴固定块靠近取电底座的一侧设有一凹槽,贯穿所述凹槽设有两个通孔;
[0010]两根导向轴,分别通过所述通孔设于一导向轴固定块上;
[0011]两个压缩弹簧,分别套设在一所述导向轴上,位于所述导向轴固定块的外侧;
[0012]至少两个活动块,分别套设在一所述导向轴上,位于所述凹槽内;
[0013]至少一个盖板,末端与一所述活动块可拆连接;
[0014]若干个接线铜柱,并排设于所述取电底座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取电底座并排设有若干个安装槽,各所述接线铜柱分别设于一安装槽内。
[0016]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固定块通过螺钉与固定钣金可拆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导向轴为阶梯轴。
[0018]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为有机玻璃盖板。
[0019]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长度长于取电底座。
[002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通过设置接线铜柱代替传统的弹性探针,从下出线方式调整为侧出线方式,并采
用螺钉进行固定,不仅便于取电连接,还便于拆装维护;通过设置盖板与套设于导向轴上的活动块可拆连接,使得盖板能绕导向轴进行旋转,使用时盖板覆盖在取电底座上,避免滴落的电解液腐蚀接线铜柱,维护时直接绕导向轴翻起即可,最终极大的提升了取电部装的可靠性以及运维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22]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一种化成分容设备取电部装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技术一种化成分容设备取电部装的俯视图。
[0025]标记说明:
[0026]100

一种化成分容设备取电部装,1

固定钣金,2

取电底座,3

导向轴固定块,4

导向轴,5

压缩弹簧,6

活动块,7

盖板,8

接线铜柱,9

螺钉,21

安装槽,31

凹槽,32

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化成分容设备取电部装100,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取电部装采用弹性探针压缩接触的方式进行取电耐久性差,没有针对极柱进行保护,采用下出线方式不易于运维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极大的提升了取电部装的可靠性以及运维便捷性的技术效果。
[0028]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设置接线铜柱8代替传统的弹性探针,从下出线方式调整为侧出线方式,采用螺钉9进行固定,设置盖板7覆盖在取电底座2上,避免滴落的电解液腐蚀接线铜柱8,以提升取电部装100的可靠性以及运维便捷性。
[0029]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0]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化成分容设备取电部装100的较佳实施例,包括:
[0031]一块固定钣金1,用于承载所述取电部装100;
[0032]一个取电底座2,固设于所述固定钣金1上端的中部,用于安装所述接线铜柱8;
[0033]两个导向轴固定块3,设于所述固定钣金1的上端,并位于所述取电底座2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向轴固定块3靠近取电底座2的一侧设有一凹槽31,贯穿所述凹槽31设有两个通孔32;
[0034]两根导向轴4,分别通过所述通孔32设于一导向轴固定块3上,用于所述活动块6的限位转动;
[0035]两个压缩弹簧5,分别套设在一所述导向轴4上,位于所述导向轴固定块3的外侧;
[0036]至少两个活动块6,分别套设在一所述导向轴4上,位于所述凹槽31内,用于联动所述盖板7进行旋转;
[0037]至少一个盖板7,末端与一所述活动块6通过螺钉9可拆连接,用于防止电解液滴落到所述接线铜柱8上;
[0038]若干个接线铜柱8,并排设于所述取电底座2上,用于传输电能以及信号。
[0039]所述取电底座2并排设有若干个安装槽21,各所述接线铜柱8分别设于一安装槽21内。
[0040]所述导向轴固定块3通过螺钉9与固定钣金1可拆连接。
[0041]所述导向轴4为阶梯轴,用于分隔两个所述活动块6。
[0042]所述盖板7为有机玻璃盖板,便于观察所述接线铜柱8的接线情况。
[0043]所述盖板7的长度长于取电底座2。
[0044]本技术工作原理:
[0045]通过所述导向轴4将盖板7翻起,对各所述接线铜柱8进行接线后,通过所述导向轴4盖下盖板7,通过所述接线铜柱8将电源接入化成分容设备(未图示),进而给化成分容设备供电。
[0046]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47]通过设置接线铜柱代替传统的弹性探针,从下出线方式调整为侧出线方式,并采用螺钉进行固定,不仅便于取电连接,还便于拆装维护;通过设置盖板与套设于导向轴上的活动块可拆连接,使得盖板能绕导向轴进行旋转,使用时盖板覆盖在取电底座上,避免滴落的电解液腐蚀接线铜柱,维护时直接绕导向轴翻起即可,最终极大的提升了取电部装的可靠性以及运维便捷性。
[0048]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成分容设备取电部装,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块固定钣金;一个取电底座,固设于所述固定钣金上端的中部;两个导向轴固定块,设于所述固定钣金的上端,并位于所述取电底座的左右两侧;所述导向轴固定块靠近取电底座的一侧设有一凹槽,贯穿所述凹槽设有两个通孔;两根导向轴,分别通过所述通孔设于一导向轴固定块上;两个压缩弹簧,分别套设在一所述导向轴上,位于所述导向轴固定块的外侧;至少两个活动块,分别套设在一所述导向轴上,位于所述凹槽内;至少一个盖板,末端与一所述活动块可拆连接;若干个接线铜柱,并排设于所述取电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作斌张伟强肖辉生林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星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