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制冷系统、多路供液需求液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862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制冷系统、多路供液需求液冷装置,压缩机通过排气管与冷凝器一端相连,冷凝器另一端通过各路氟电磁阀与各路蒸发器相连;各路供液泵连接于各路水箱与各路蒸发器之间,各路热负载进水端与相应供液泵出水端相连,出水端与相应蒸发器相连,组成1#、2#、3#供液回路;电控装置通过电缆组件与压缩机、各路供液电磁阀、各路供液泵、各路供液温度传感器及氟低压控制器连接,各路供液温度传感器安装于各路供液泵出水供液管路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集各供液温度及压缩机、各供液泵保护等故障信息,对各路供液泵、各氟路电磁阀、压缩机实施逻辑控制,实现液冷装置多路供液需求。实现液冷装置多路供液需求。实现液冷装置多路供液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制冷系统、多路供液需求液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液冷装置多路供液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单制冷系统、多路供液需求液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冷机的主要目的是为被冷却对象提供一定温度、流量和压力要求的循环载冷剂,即冷却液。随着近年来一些大功率雷达、激光、机柜等设备快速发展,对作为其保障设备的液冷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在紧凑的空间内实现多路不同需求尤其不同温度需求供液,有完善的显控界面,供液温度高精度控制等成为重要的课题方向。
[0003]现如今多路供液的液冷装置一般有以下两种:
[0004]1、单个压缩制冷系统,单个蒸发器,单个水泵,供液温度为统一温度,供液回路通过集分水器实现多路供液。此类液冷装置体积较小,各路流量通过阀门调节可实现所需要求,但供液温度无法满足各路不同需求。
[0005]2、多个压缩制冷系统,对应多路蒸发器,供液回路设相应独立水泵,各路供液温度独立采集及控制,此种类型液冷装置供液可同时满足多路不同压力、不同流量及不同温度的需求,但压缩制冷系统较多,氟管路复杂,占用空间体积大,不利于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单制冷系统、多路供液需求液冷装置,用于狭小空间内实现多路不同压力、不同流量及不同温度的冷却液供给。
[0007]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单制冷系统、多路供液需求液冷装置,包括有压缩机、冷凝器散热组件、多路供液回路和电控装置,每路供液回路均包括有氟电磁阀、蒸发器、水箱、供液泵和热负载,所述压缩机通过排气管与冷凝器散热组件进口端相连,冷凝器散热组件出口端通过每路供液回路的氟电磁阀与相应的蒸发器相连,各路蒸发器另一端均与压缩机吸气端连接;所述热负载进水端与相应供液泵出水端相连,热负载出水端与相应蒸发器相连,蒸发器与水箱进口连接,水箱出口连接相应的供液泵进水端;在每个供液泵的出水管路上均安装有供液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控装置通过电缆组件分别与压缩机、各路氟电磁阀、各路供液泵和各路供液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0009]所述各路氟电磁阀为常闭型,当前供液回路无制冷需求时氟电磁阀处于截止状态,当前供液回路有制冷需求时氟电磁阀打开,相应的蒸发器通入液态制冷剂,进行蒸发换热。
[0010]在所述的压缩机的吸气管路上安装有氟低压控制器,所述氟低压控制器与电控装置电连接。
[0011]制冷侧为单制冷系统,仅有一套压缩机及制冷散热系统。
[0012]所述各路供液泵根据各路供液流量、供液压力要求进行选型,其能力满足相应路
供液需求并保有余量。
[0013]所述供液温度传感器采集供液温度信息并将供液温度实际值上传电控装置。
[0014]所述压缩机在液冷装置开机命令下达后且任一供液回路有制冷需求时启动,启动之后除本身故障或吸气压力低时关闭,其余时刻不受其他条件包括供液温度影响。
[0015]所述的各路蒸发器面积根据制冷量分配,蒸发器氟利昂侧按等阻力设计,实现各路供液的分配合理。
[0016]所述电控装置采集各路供液温度、氟低压控制器信息、压缩机及供液泵故障保护等故障信息,对压缩机冷凝系统、各路供液泵、各路电磁阀实施逻辑控制,保证装置各路供液需求。
[0017]所述各路热负载发热功率不同,所需冷却液流量、压力、温度不同,但同时工作;所述电控装置将各路供液信息集成、循环显示,信息前端有液路识别显示,可通过组合按键将信息显示锁定用户所需观察供液回路,并设定当前液路供液温度目标值TS,观察及设定完毕后再次通过组合按键返回循环显示;液冷装置开机后,所述各路供液泵依次开启,某液路供液温度T≥TS+0.8时,相应液路氟电磁阀开启,T<TS+0.5时,相应液路电磁阀关闭,通过电磁阀开启和关闭控制蒸发器的换热量,进而控制供液温度精度在设定温度
±
1℃范围内;所述压缩机在任一氟电磁阀工作时即开启,正常工作状态下,各路电磁阀均关闭后,压缩机吸气回路断开,低压控制器断开并将信号上传电控装置,电控装置发出命令关闭压缩机。
[0018]本技术在工作时,各路供液流量、供液压力通过各路供液泵选型保证,并通过水路手动流量调节阀及旁通阀调节实现;各路供液温度控制通过对应蒸发器的换热量实现,蒸发器换热量的控制通过对应氟电磁阀开启或关闭实现;压缩制冷系统在任一路有制冷需求时即开启,开启后,若三路均无制冷需求,压缩机吸气回路截止,氟低压控制器信号断开,电控装置关闭压缩机,除此情况压缩机非故障持续运。
[0019]本技术的优点是:
[0020]1、本技术为单制冷系统,管路实现简单,占用空间体积小。
[0021]2、本技术避免了压缩机启停控温,采用多路电磁阀控制液态氟利昂供给,实现多路供液温度控制。
[0022]3、本技术,吸气压力低不作为故障,不显示故障代码,用于各路均无制冷需求信号来关断压缩机,避免误报警。
[0023]4、本技术,多路供液温度、压力、流量信息循环集中显示,并可锁定所需液路,狭小空间内提供了完善的控保信息。
[0024]5、本技术各路蒸发器面积根据制冷量分配,蒸发器氟利昂侧按等阻力设计,实现各路供液的分配合理。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所示,一种单制冷系统、多路供液需求液冷装置,包括有压缩机1,冷凝器散热组件2,氟电磁阀一、二、三3、4、5,蒸发器一、二、三6、7、8,水箱一、二、三9、10、11,供液泵
一、二、三12、13、14,供液温度传感器一、二、三15、16、17,热负载一、二、三18、19、20,氟低压控制器21,氟管路系统22,水管路系统23,电缆组件24及电控装置25。
[0027]压缩机1通过氟管路系统22的排气管与冷凝器散热组件2相连;冷凝器散热组件2另一端通过氟电磁阀一3与蒸发器一6相连,通过氟电磁阀二4与蒸发器二6相连,通过氟电磁阀三5与蒸发器三8相连;蒸发器一6、蒸发器二7及蒸发器三8的另一端分别与压缩机1吸气端相连。氟低压控制器21安装于压缩机1吸气管路上。
[0028]水箱一9、蒸发器一6、供液泵一12、供液温度传感器一15及热负载一18,通过水管路组件23按图依次相连,组成1#供液回路,供液温度传感器一15安装于供液泵一12出口管路上。
[0029]水箱二10、蒸发器二7、供液泵二13、供液温度传感器二16及热负载二19,通过水管路组件23按图依次相连,组成2#供液回路,供液温度传感器二16安装于供液泵二13出口管路上。
[0030]水箱三11、蒸发器三8、供液泵三14、供液温度传感器三17及热负载三20,通过水管路组件23按图依次相连,组成3#供液回路,供液温度传感器三17安装于供液泵三14出口管路上。
[0031]电控装置25通过电缆组件24与压缩机1、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制冷系统、多路供液需求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压缩机、冷凝器散热组件、多路供液回路和电控装置,每路供液回路均包括有氟电磁阀、蒸发器、水箱、供液泵和热负载,所述压缩机通过排气管与冷凝器散热组件进口端相连,冷凝器散热组件出口端通过每路供液回路的氟电磁阀与相应的蒸发器相连,各路蒸发器另一端均与压缩机吸气端连接;所述热负载进水端与相应供液泵出水端相连,热负载出水端与相应蒸发器相连,蒸发器与水箱进口连接,水箱出口连接相应的供液泵进水端;在每个供液泵的出水管路上均安装有供液温度传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吴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