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反重力背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8524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2
一种改进反重力背包,包含背包主体,反重力结构,缓冲防护结构。反重力结构包括倒“π”形状的肩带,高弹力松紧带,织带,织带上的卡扣。反重力结构通过肩带,松紧带,织带与背包主体相连接。反重力结构的松紧带设置第一松紧带、第二松紧带、第三松紧带、第四松紧带,第二松紧松紧带、第三松紧带垂直于水平面,第一松紧带、第四松紧带与水平面呈1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反重力背包


[0001]本技术涉及背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反重力背包。

技术介绍

[0002]背包是人们生活中使用非常普遍的日常用品,随着生活和消费水准不断地提升,人们对背包的材料和工艺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反重力背包就是一款新型的高性能背包。目前,反重力背包一般将减压肩带系统设置于书包的正中,令背包保持笔挺之余亦能够完美地把重量转移至人体的核心受力点,并能根据不同重量而作不同程度的延展,借助人体行走时每一步的弹力产生回弹力承托负重,形成减重的感觉。
[0003]但是,反重力背包的减压肩带承载了背包所有的重量,长久使用容易拉伸过度,丧失弹性,导致反重力背包下垂无法继续使用。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改进反重力背包,该背即使在减压肩带系统失效的情况下,依然能继续当做普通背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反重力背包,包含背包主体,反重力结构,缓冲防护结构,所述反重力结构包括肩带,松紧带,织带,织带上的卡扣。
[0005]进一步地,所述反重力结构通过肩带,松紧带,织带与所述背包主体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所述肩带呈倒“π”形状,与所述背包主体的连接点在背包主体左右两侧。
[0007]进一步地,所述松紧带连接所述肩带及所述背包主体的下半部。
[0008]进一步地,所述缓冲防护结构缝在所述背包主体背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松紧带、所述肩带的部分、所述织带的部分在所述缓冲防护结构与所述背包主体之间。
[0010]进一步地,所述松紧带是高弹力松紧带。
[0011]进一步地,所述松紧带设置第一松紧带、第二松紧带、第三松紧带、第四松紧带。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松紧带、第三松紧带垂直于水平面。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松紧带、第四松紧带与水平面呈15

25
°

[0014]进一步地,所述织带连接所述肩带及所述背包主体的包底或背包主体的上半部。
[0015]进一步地,所述织带设置第一织带,第二织带。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织带上设置第一卡扣,第二织带上设置第二卡扣。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第二卡扣用于调节所述织带的长度。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反重力背包的使用者在背包过程中,当背包的重量不是太大时,由第二松紧带、第三松紧带上下震动,为使用者带来缓冲效果;当背包的重量较大了,第一松紧带、第四松紧也加入震动,极大缓解了过重负荷带来的压力感,减少了使用者的肩部受力,使用更舒适省力;第一松紧带、第四松紧的设置,能解决肩带左右摆动幅度过大的问题。同时,在使用者不需要缓冲或者是松紧带失去效果时,
可以通过第一织带,第二织带上的第一、第二卡扣调节织带的长度,因织带连接肩带与背包主体,调节织带的长度,进而可以调节肩带的长度,使背包变成普通背包,拓展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1

背包主体;2

反重力结构;3

肩带;4

松紧带;41

第一松紧带;42

第一松紧带;43

第一松紧带;44

第一松紧带;5

织带;51

第一织带;52

第一织带;6

卡扣;61

第一卡扣;62

第二卡扣;7

缓冲防护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
[0023]实施案例一
[0024]如图1所示,一种改进反重力背包,包含背包主体1,反重力结构2,缓冲防护结构7。反重力结构2包括肩带3,松紧带4,织带5,织带上的卡扣6。反重力结构2通过肩带3,松紧带4,织带5与背包主体1相连接。肩带3呈倒“π”形状,与背包主体的连接点在背包主体左右两侧。松紧带4是高弹力松紧带,连接肩带3及背包主体1的下半部。缓冲防护结构7缝在背包主体背面,松紧带4、肩带3的部分、织带5的部分在缓冲防护结构与背包主体之间。松紧带4设置第一松紧带41、第二松紧带42、第三松紧带43、第四松紧带44,第二松紧带42、第三松紧带43垂直于水平面,第一松紧带41、第四松紧带与水平面呈15

25
°
。织带5连接肩带3及背包主体1的包底,织带5上设置第一织带51,第二织带52,第一织带上设置第一卡扣61,第二织带上设置第二卡扣62,卡扣6用于调节织带5的长度。因织带5连接肩带3与背包主体1,调节织带5的长度进而可以调节肩带3的长度。
[0025]实施案例二
[0026]如图2所示,一种改进反重力背包,包含背包主体1,反重力结构2,缓冲防护结构7。反重力结构2包括肩带3,松紧带4,织带5,织带上的卡扣6。反重力结构2通过肩带3,松紧带4,织带5与背包主体1相连接。肩带3呈倒“π”形状,与背包主体的连接点在背包主体左右两侧。松紧带4是高弹力松紧带,连接肩带3及背包主体1的下半部。缓冲防护结构7缝在背包主体背面,松紧带4和肩带3的部分在缓冲防护结构与背包主体之间。松紧带4设置第一松紧带41、第二松紧带42、第三松紧带43、第四松紧带44,第二松紧带42、第三松紧带43垂直于水平面,第一松紧带41、第四松紧带与水平面呈15

25
°
。织带5连接肩带3及背包主体1的上半部,织带5上设置第一织带51,第二织带52,第一织带上设置第一卡扣61,第二织带上设置第二卡扣62,卡扣6用于调节织带5的长度。因织带5连接肩带3与背包主体1,调节织带5的长度进而可以调节肩带3的长度。
[002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反重力背包,包含背包主体,反重力结构,缓冲防护结构;反重力结构包括肩带,松紧带,织带,织带上的卡扣;缓冲防护结构缝制在背包主体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重力结构通过肩带,松紧带,织带与背包主体相连接;所述肩带是倒“π”形状,与背包主体的连接点在背包主体的左右两侧;所述松紧带连接肩带及背包主体的下半部;所述织带连接肩带及背包主体;所述松紧带设置第一松紧带、第二松紧带、第三松紧带、第四松紧带,所述第二松紧带、第三松紧带垂直于水平面,所述第一松紧带、第四松紧带与水平面呈15

25
°ꢀ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反重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宝霖陈斌艺
申请(专利权)人:中乔体育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