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饮片蒸煮用自动加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8397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中药饮片蒸煮用自动加水装置,包括支撑架组、蒸煮室、自动加水装置和控制器;所述自动加水装置包括蓄水室、第一加热电磁炉、抽水泵、换向阀、电磁阀、低水位检测传感器和高水位检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加热电磁炉加热蓄水室内部的水,再将加热完毕的水送入蒸煮室中,蒸煮腔内侧壁上的第二加热电磁炉也对水进行加热、保持恒温,且蓄水室内部的热水能及时给予补给,使得蒸煮的效率大大提高;再通过所述水位检测传感器检测蒸煮室中的水是否到达指定水位线,如果不到达,则由控制器控制抽水泵从蓄水室中抽出水,在经过电磁阀注入蒸煮室中,当到达指定水位线时,控制器控制抽水泵停止工作、电磁阀关闭,实现自动加水。自动加水。自动加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饮片蒸煮用自动加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中药饮片蒸煮
,具体涉及一种中药饮片蒸煮用自动加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药饮片是将中药材通过净选、切制和炮制三大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产品。其中属于“把子货”的药材都得切制成一定形态的薄片,所以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材通称为“中药饮片”。
[0003]现有的中药蒸煮锅一般通过蒸汽加热或电加热,蒸煮加热速度较慢,进而降低了蒸煮效率,其次,由于现有市面上的中药蒸煮锅基本不存在自动加水功能,导致需要工人在中药蒸煮时进行人工添水,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蒸煮速度较快的中药饮片蒸煮用自动加水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饮片蒸煮用自动加水装置,包括支撑架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组上方的蒸煮室,设置在所述蒸煮室一侧的自动加水装置,设置在所述蒸煮室另一侧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水装置包括蓄水室,设置在所述蓄水室下方的第一加热电磁炉,设置在所述蓄水室一侧的抽水泵,设置在所述抽水泵下方的换向阀,设置在所述蓄水室上方的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蓄水室内部的、且位于下侧壁的低水位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蓄水室内部的、且位于上侧壁的高水位检测传感器。
[0006]作为优选,所述蒸煮室包括蒸煮腔,设置在所述蒸煮腔上方的蒸煮盖,设置在所述蒸煮腔内侧壁上的第二加热电磁炉,设置在所述蒸煮腔内部的搅拌棍,设置在所述蒸煮盖上的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蒸煮腔内侧壁上的水位检测传感器。
[0007]作为优选,所述蒸煮腔底部设置有漏口阀。
[0008]作为优选,所述蒸煮盖设置有入料口。
[0009]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组包括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内部的过滤板,设置在所述过滤板下方的集液箱,设置这所述集液箱一侧的出液口。
[0010]作为优选,所述抽水泵和换向阀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所述抽水泵和电磁阀之间连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电磁阀和蒸煮室之间连接有第三管道,所述换向阀和蓄水室之间连接有第四管道。
[0011]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本技术通过第一加热电磁炉加热蓄水室内部的水,再将加热完毕的水送入蒸煮室中,蒸煮腔内侧壁上的第二加热电磁炉也对水进行加热、保持恒温,且蓄水室内部的热水能及时给予补给,使得蒸煮的效率大大提高;再通过所述水位检测传感器检测蒸煮室中的水是否到达指定水位线,如果不到达,则由控制器控制
抽水泵从蓄水室中抽出水,在经过电磁阀注入蒸煮室中,当到达指定水位线时,控制器控制抽水泵停止工作、电磁阀关闭,实现自动加水。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一种中药饮片蒸煮用自动加水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14]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5]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在详述。
[0016]一种中药饮片蒸煮用自动加水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架组1,所述支撑架组1包括支架11,设置在所述支架11内部的过滤板12,设置在所述过滤板12下方的集液箱13,设置这所述集液箱13一侧的出液口14。所述过滤板12用于滤出中药饮片,将煮过中药饮片的水收集到集液箱13中。
[0017]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组1上方的蒸煮室2,所述蒸煮室2包括蒸煮腔21,所述蒸煮腔21底部设置有漏口阀211。设置在所述蒸煮腔21上方的蒸煮盖22,所述蒸煮盖22设置有入料口221。设置在所述蒸煮腔21内侧壁上的第二加热电磁炉22,设置在所述蒸煮腔21内部的搅拌棍23,设置在所述蒸煮盖22上的驱动电机24,设置在所述蒸煮腔21内侧壁上的水位检测传感器25。所述驱动电机24的输出端与搅拌棍23相连接。
[0018]设置在所述蒸煮室2一侧的自动加水装置3,设置在所述蒸煮室2另一侧的控制器4;所述自动加水装置3包括蓄水室31,设置在所述蓄水室31下方的第一加热电磁炉32,所述第一加热电磁炉32用于加热蓄水室31内部的水,设置在所述蓄水室31一侧的抽水泵33,设置在所述抽水泵33下方的换向阀34,设置在所述蓄水室31上方的电磁阀35,设置在所述蓄水室31内部的、且位于下侧壁的低水位检测传感器36,设置在所述蓄水室31内部的、且位于上侧壁的高水位检测传感器37。当所述蓄水室31内部的水量不足时,所述蓄水室31内部的低水位检测传感器36发送信号给控制器4,由控制器4控制换向阀34,连通引水管道105,进而引入水源;当所述蓄水室31内部的水量充足时,所述蓄水室31内部的高水位检测传感器37发送信号给控制器4,由控制器4控制换向阀34,关闭引水管道105,进而关闭水源。
[0019]所述抽水泵33和换向阀34之间连接有第一管道101,所述抽水泵33和电磁阀35之间连接有第二管道102,所述电磁阀35和蒸煮室2之间连接有第三管道103,所述换向阀34和蓄水室31之间连接有第四管道104,所述换向阀34连接有引水管道105。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机24的型号为TCH18

200

3S;所述水位检测传感器25的型号为JRWL2024;所述漏口阀211的型号为D641W的气动高温蝶阀;所述换向阀34的型号为
HK60

Q

PT;所述电磁阀35的型号为2W

250

25;所述低水位检测传感器36的型号为JRWL2024;所述高水位检测传感器37的型号为JRWL2024;所述控制器4的型号为S7

200的PLC控制器。
[0021]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引水管道105将水引入蓄水室31中,所述第一加热电磁炉32加热蓄水室31内部的水,再将加热完毕的水,利用抽水泵33送入所述蒸煮室2中,蒸煮腔21内侧壁上的第二加热电磁炉22也对水进行加热、保持恒温,使得可以对蒸煮室2中药饮片进行蒸煮。
[0022]其次,当设置在所述蒸煮室2内侧壁上的水位检测传感器25,检测到所述蒸煮室2中的水量过低时,便发送信号给控制器4,由控制器4启动抽水泵33和电磁阀35,对蒸煮室2进行自动补给水量。
[0023]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本技术通过第一加热电磁炉加热蓄水室内部的水,再将加热完毕的水送入蒸煮室中,蒸煮腔内侧壁上的第二加热电磁炉也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饮片蒸煮用自动加水装置,包括支撑架组,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组上方的蒸煮室,设置在所述蒸煮室一侧的自动加水装置,设置在所述蒸煮室另一侧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加水装置包括蓄水室,设置在所述蓄水室下方的第一加热电磁炉,设置在所述蓄水室一侧的抽水泵,设置在所述抽水泵下方的换向阀,设置在所述蓄水室上方的电磁阀,设置在所述蓄水室内部的、且位于下侧壁的低水位检测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蓄水室内部的、且位于上侧壁的高水位检测传感器。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中药饮片蒸煮用自动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煮室包括蒸煮腔,设置在所述蒸煮腔上方的蒸煮盖,设置在所述蒸煮腔内侧壁上的第二加热电磁炉,设置在所述蒸煮腔内部的搅拌棍,设置在所述蒸煮盖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斯泽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宏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