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窥镜手柄的可抛弃段、可重复使用段及内窥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8333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内窥镜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内窥镜手柄的可抛弃段、可重复使用段及内窥镜,包括壳体,壳体的远端连接内窥镜插入管,壳体近端具有连接部,连接部用于与手柄的可重复使用段可拆卸连接;反向移动组件,包括换向机构、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与换向机构连接,并且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远端分别连接驱动主动弯曲部弯曲的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的近端用于与手柄的可重复使用段内的驱动杆抵接;第一推杆或第二推杆其中的任意一者往第一预定方向受迫移动时,第一推杆或第二推杆中的另一者往第一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仅需将可抛弃段的壳体与可重复使用段的外壳进行对接即可,拆装方便。拆装方便。拆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窥镜手柄的可抛弃段、可重复使用段及内窥镜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内窥镜
,涉及一种内窥镜手柄的可抛弃段,一种内窥镜手柄的可重复使用段,尤其是涉及一种内窥镜。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是一种通过将具有至少照明、拍摄功能的插入部伸入至人体的自然通道或者术区开孔中,进行人体的体腔环境探测,通过操作位于人体外部的手柄,对位于内窥镜插入部前端的主动弯曲部分进行弯曲角度调节,从而使其在预定的方向进行偏转,帮助人们获取更大可视角度范围的观察。
[0003]另外,通常内窥镜的插入部上还设置有器械通道,在人体的体腔环境的探测或治疗过程中,需要对人体的内部组织的多余积液进行抽吸,积液经器械通道导出至体外,另外,器械通道还用于外部器械,如活检钳顺着器械通道伸入至体腔中,达到目标靶向组织后,钳取部分人体组织进行活检检测。
[0004]因此,当插入部插入至人体后,其外部以及内部的器械通道被严重污染,通常的做法是将插入部连带手柄整体进行抛弃,因此成本较高,患者难以支撑高昂的器材费用;另外,为解决上述的成本问题,现有技术中通过将手柄拆分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手柄的可抛弃段,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1),所述壳体(21)的远端连接内窥镜插入管,所述壳体(21)近端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手柄的可重复使用段(10)可拆卸连接;反向移动组件,包括换向机构、第一推杆(202)和第二推杆(201),所述第一推杆(202)和所述第二推杆(201)与所述换向机构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推杆(202)和所述第二推杆(201)的远端分别连接驱动主动弯曲部弯曲的第一牵引绳(25)和第二牵引绳(24);所述第一推杆(202)和所述第二推杆(201)的近端设置于所述壳体(21)的近端,并且所述第一推杆(202)和所述第二推杆(201)的近端用于与所述手柄的可重复使用段(10)内的驱动杆抵接;所述第一推杆(202)和第二推杆(201)其中的任意一者往第一预定方向受迫移动时,所述第一推杆(202)和第二推杆(201)中的另一者在换向机构作用下往所述第一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手柄的可抛弃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包括:第一传动轮(22)和第一柔性连接件(2201),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2201)环绕于所述第一传动轮(22)上,且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22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杆(202)和第二推杆(201)连接;所述第一传动轮(22)可旋转安装在所述壳体(21)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手柄的可抛弃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预紧机构,所述预紧机构包括:第二传动轮(23),所述第二传动轮(23)可旋转安装于所述壳体(21)的远端;第二柔性连接件(2301),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2301)环绕于所述第二传动轮(23)上,且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230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推杆(202)和第二推杆(20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内窥镜手柄的可抛弃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杆(202)和第二推杆(201)上均设置有安装部(200);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22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件(220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众芯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