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吸附材料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786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状吸附材料模组,包括有多个管状吸附材,而该管状吸附材包含至少一孔道及至少一吸附层,且该至少一吸附层环绕该至少一孔道,其中该吸附层还包含一胺基改质阴离子交换树脂材料及一高分子材料,以能通过该吸附层来达到较佳的吸附性能。过该吸附层来达到较佳的吸附性能。过该吸附层来达到较佳的吸附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状吸附材料模组


[0001]本技术有关于一种管状吸附材料模组,尤指一种具有较佳的吸附性能,而适用于吸附材料或是其他应用的管状吸附材料上。

技术介绍

[0002]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经济活动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已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急速增加,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全球增温、海平面上升及全球气候变迁加剧的现象,对水资源、农作物、自然生态系统及人类健康等各层面造成日益明显的负面冲击,据统计,过去20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迅速上升到现在的353ppm,使得温室效应加强。若二氧化碳浓度按此速率增加,预计至2030年时全球平均温度将较目前高出1.5~4.5℃,造成更严重的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失衡,进而对全球生物的生存产生巨大威胁。
[0003]目前处理二氧化碳大都是采用物理方式与化学方式两大方式来进行处理。其中该物理方式可区分为物理吸收、物理吸附、低温冷凝,而物理吸收是指使用有机或无机溶剂,缺点是热能消耗比化学方式小,且会因硫化物的存在而导致劣化,并减少其再生次数。物理吸附是指以碳素或沸石(Zeolite)为固体吸附剂,缺点为吸附剂吸附效率低,通常需要两段以上的吸附系统以增加吸附量。另低温冷凝主要是利用两阶段压缩冷凝方式来液化或是固化成干冰,再以蒸馏方式进行分离,缺点是极为耗能(冷凝及蒸馏),且低温冷凝设备极为昂贵,维修不易。
[0004]因此,有鉴于上述缺点,本技术期能提出一种具有较佳的吸附性能的管状吸附材料模组,令使用者可轻易操作组装,以提供使用者便利性,为本技术所欲研发的创作动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吸附材料模组,包括有多个管状吸附材,而该管状吸附材包含至少一孔道及至少一吸附层,且该至少一吸附层环绕该至少一孔道,其中该吸附层还包含一胺基改质阴离子交换树脂材料及一高分子材料,以能通过该吸附层来达到较佳的吸附性能,进而增加整体的实用性。
[000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吸附材料模组,主要是该胺基改质阴离子交换树脂材料为由一级胺、二级胺、三级胺、四级铵盐的其中任一或其组合所改质的阴离子交换树脂,其中该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与带负电的离子互相交换,且该结合交换离子为氢氧基(OH

)或碳酸根(CO3‑2),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置换反应,可使树脂恢复至原始状态,进而增加整体的使用性。
[0007]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状吸附材料模组,通过该管状吸附材排列为矩形体、扇形体、圆柱体的其中任一,并且该管状吸附材的孔隙率为20%

80%,而上述的管状吸附材的第一种使用情形是能吸附温室气体,其中该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甲烷、一
气化二氮、臭气、水蒸气中的至少一种,而本技术主要是用来吸附二氧化碳,并通过将多个管状吸附材排列于一应用物内,该应用物为吸附转轮、中空纤维管式膜模组、不锈钢金属支撑体的其中任一,以通过该管状吸附材来提升温室气体的吸附率。另上述的管状吸附材的第二种使用情形是通过其排列组合,以用于吸音、隔音、隔热中的至少之一,其中主要是通过该管状吸附材的不同形体及孔隙率来形成具有能吸音、隔音、隔热的功能,进而增加整体的使用性。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的吸附层与孔道相邻且置于应用物内的立体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的单一吸附层与孔道相邻的剖面示意图;
[0010]图3为本技术的孔道设于吸附层之间且置于应用物内的立体示意图;以及
[0011]图4为本技术的多个孔道设于吸附层之间的剖面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
[0013]10

管状吸附材;
[0014]20

孔道;
[0015]21

内径;
[0016]30

吸附层;
[0017]40

应用物。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请参阅图1~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而本技术的管状吸附材料模组的最佳实施方式适用于吸附材料或是其他应用的管状吸附材料上,主要是具有较佳的吸附性能。
[0020]而本技术的实施架构的管状吸附材料模组,主要包含多个管状吸附材10,且该管状吸附材10包含有至少一孔道20及至少一吸附层30(如图1~4所示),而该至少一吸附层30环绕该至少一孔道20,其中该吸附层30与该孔道20相邻(如图1~2所示),也可将多个孔道20设于该吸附层30之间(如图3~4所示),其中该孔道20的数量及吸附层30的数量不作限制,且通过该至少一孔道20来供气体或是液体来通过,其中该至少一孔道20其内径21为0.2毫米(mm)

4.0毫米(mm),以能配合不同的应用来设计。
[0021]而上述的吸附层30还包含一胺基改质阴离子交换树脂材料及一高分子材料,主要是由该胺基改质阴离子交换树脂材料及该高分子材料来制成,其中该高分子材料为聚砜、聚醚砜、聚偏二氟乙烯、聚苯砜、聚丙烯腈、醋酸纤维素、二醋酸纤维素、聚亚酰胺、聚醚酰亚胺、聚酰胺、聚乙烯醇、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

乙醇酸、聚己内酯、聚乙烯氢吡咯酮、乙烯

乙烯醇、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氟乙烯及乙酸纤维素中的至少之一。另该胺基改质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与带负电的离子互相交换。依据离子交换反应的可逆平衡原理,该结合交换离子为氢氧基(OH

)或碳酸根(CO3‑2),利用离子交换树脂的置换反应,可使树脂恢复至原始状态。
[0022]而该胺基改质阴离子交换树脂材料为由一级胺(

NH2)、二级胺(

NHR)、三级胺(

NR2)、四级铵盐(

NR3OH)的其中任一或其组合所改质的阴离子交换树脂,且所谓改质是改变材料的特性,并通过如加热、冷却、离子轰击及注入等物理过程以及化学处理,来提高性能。而所谓胺基(

NH2)是胺(amine)的官能团,且胺还可根据氮分子上被取代的氢原子数量,顺次分为一级胺(

NH2)、二级胺(

NHR)、三级胺(

NR2)、四级铵盐(

NR3OH)等,其中该一级胺(

NH2)、二级胺(

NHR)及三级胺(

NR2)等为弱碱性官能团,它们能在水中离解出OH

而呈弱碱性。这种树脂的正电基团能与溶液中的阴离子吸附结合,从而产生阴离子交换作用。另该四级铵盐(

NR3OH)为强碱性官能团,它们能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吸附材料模组,包含多个管状吸附材,其特征在于,该管状吸附材包含:至少一孔道;以及至少一吸附层,该至少一吸附层环绕该至少一孔道,其中该吸附层还包含一胺基改质阴离子交换树脂材料及一高分子材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吸附材料模组,其特征在于,该阴离子交换树脂为与带负电的离子互相交换,且该结合交换离子为氢氧基(OH

)或碳酸根(CO3‑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吸附材料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管状吸附材排列为矩形体、扇形体、圆柱体的其中任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吸附材料模组,其特征在于,该管状吸附材的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石治扶亚民
申请(专利权)人:华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