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门系统的回推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87714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门系统的回推结构,包括铰链座、铰链节、第一轴套、弹性元件、第二轴套和盘头轴,盘头轴两端固定在铰链节上,铰链座与门扇相连;第一轴套、弹性元件、第二轴套和铰链座依次套在盘头轴上;在铰链座与盘头轴间设有低摩擦滑动元件;铰链座沿盘头轴移动时压缩弹性元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安全可靠,回推操作时门扇运动平稳,摩擦阻力小,操作力范围可控,能够满足设计技术要求。能够满足设计技术要求。能够满足设计技术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门系统的回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门系统的回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轨道车辆门系统通常只能检测到具有一定硬度的物体,对于衣服或包带等柔软物体,一旦被车门夹住,将因无法被探测到或抽出,造成安全隐患。回推结构是门系统实现安全功能的重要保障,其可在车门锁闭后,手动将车门推开一段距离,从而将被夹的物体抽出,此过程中门系统一直保持锁闭状态,不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但是现有门系统回推结构还存在以下不足:手动推动门扇时,运动不平稳,阻力大,运动中有卡滞,回推力难以满足技术要求,影响回推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使用体验好的回推结构。
[0004]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用于轨道车辆门系统的回推结构,包括铰链座和铰链节,铰链座一端与门扇相连,所述回推结构还包括盘头轴,盘头轴两端固定在铰链节上;盘头轴上设有弹性元件,铰链座另一端套在盘头轴并可沿盘头轴移动压缩弹性元件;铰链座与盘头轴间设有低摩擦滑动元件。其中,所述低摩擦滑动元件采用直线轴承、角支轴承或轴套。
[0005]本技术中,铰链座与盘头轴配合顺滑,阻力小;门系统处于锁闭状态,若有乘客衣物或其他软质物品被夹,乘客可手动推动门扇,铰链座沿盘头轴移动并压缩弹性元件从而将门扇推开一定距离,以便抽出被夹物品,此过程中门扇运动平稳顺畅。门扇上作用力去除后,在弹性元件作用下,门扇恢复。回推力主要由弹性元件决定,便于通过合理选用,满足回推力技术要求。
[0006]进一步地,上述回推结构还包括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第一轴套、弹性元件、第二轴套和铰链座依次套在盘头轴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采用弹簧,数量为一根,或多根串联。采用弹簧后,便于通过选用不同弹性系数、不同数量的弹簧,满足回推力技术要求。本技术中,可回推距离为15~50mm,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在可回推距离范围内,回推力控制在80~150N。
[0008]有益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结构安全可靠,回推操作时门扇运动平稳,摩擦阻力小,操作力范围可控,能够满足设计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2]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门系统的回推结构,包括铰链座1、铰链节2、第一轴套3、弹性元件4、第二轴套5和盘头轴6,盘头轴6两端固定在铰链节2上,第一轴套3、弹性元件4、第二轴套5和铰链座1依次套在盘头轴6上。在铰链座1与盘头轴6间设有低摩擦滑动元件7。铰链座1沿盘头轴6移动时压缩弹性元件4。铰链座1下部与门扇相连,铰链节2上部与门扇驱动机构相连。本实施例中,低摩擦滑动元件7采用直线轴承。弹性元件4采用弹簧,数量为两根串联。
[0013]门系统处于锁闭状态,若有乘客的衣物或是其他物品被车门夹住,如图2所示,乘客可以推动门扇,铰链座1将带动第二轴套5压缩弹簧,从而将门扇打开一定距离,抽出被夹物品。门扇上作用力去除后,在弹簧作用下,铰链座1将带动门扇自动恢复至关闭位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轨道车辆门系统的回推结构,包括铰链座(1)和铰链节(2),铰链座(1)一端与门扇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推结构还包括盘头轴(6),盘头轴(6)两端固定在铰链节(2)上;盘头轴(6)上设有弹性元件(4),铰链座(1)另一端套在盘头轴(6)并可沿盘头轴(6)移动压缩弹性元件(4);铰链座(1)与盘头轴(6)间设有低摩擦滑动元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摩擦滑动元件(7)采用直线轴承、角支轴承或轴套。3.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钢勇吴德玉黄林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