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杯托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7321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杯托及车辆,杯托包括杯托本体、翻盖、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与杯托本体连接的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第一连杆与第一锁扣锁紧或分离,且与杯托本体转动连接,翻盖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二锁扣锁紧或分离,且与杯托本体转动连接,翻盖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杯托本体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一连杆与第一锁扣锁紧,且第二连杆与第二锁扣锁紧的情况下,翻盖覆盖第一凹槽的开口端;在第一连杆与第一锁扣分离的情况下,翻盖沿第一方向转动,以解除对开口端的覆盖,在第二连杆与第二锁扣分离的情况下,翻盖沿第二方向转动,以解除对开口端的覆盖,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该杯托的翻盖可实现两侧开启,提升了操作便易性。便易性。便易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杯托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的内外饰
,特别涉及一种杯托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发展,车辆已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交通工具。目前,车辆上通常设有杯托,以放置水杯、饮料杯等。
[0003]现有的杯托通常设有翻盖,翻盖可以覆盖杯托中放置水杯或饮料的容纳槽的开口端,以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容纳槽内而影响用户的体验。然而现有的翻盖仅能从一侧开启,操作便利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杯托及车辆,以解决现有车辆的杯托的翻盖仅能从一侧开启,操作便利性差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杯托,所述杯托包括:杯托本体、翻盖、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与所述杯托本体连接的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
[0007]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锁扣锁紧或分离,且与所述杯托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翻盖与所述第一连杆转动连接;
[0008]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锁扣锁紧或分离,且与所述杯托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翻盖与所述第二连杆转动连接;
[0009]所述杯托本体设有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锁扣锁紧,且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锁扣锁紧的情况下,所述翻盖覆盖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端,在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一锁扣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翻盖沿第一方向转动,以解除对所述开口端的覆盖,在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第二锁扣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翻盖沿第二方向转动,以解除对所述开口端的覆盖,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杆包括第一锁舌部和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锁舌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扣锁紧或分离,所述翻盖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杯托本体转动连接;
[0011]所述第二连杆包括第二锁舌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锁舌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锁扣锁紧或分离,所述翻盖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杯托本体转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锁舌部为圆弧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为杆状结构,所述第一锁舌部沿背向所述第一连接部的方向弯曲;
[0013]所述第二锁舌部为圆弧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为杆状结构,所述第二锁舌部沿背向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方向弯曲。
[0014]进一步的,所述杯托还包括: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
[0015]所述第一悬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翻盖上,所述第一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转动连接;
[0016]所述第二悬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翻盖上,所述第二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转动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悬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翻盖的第一表面上,且靠近所述翻盖的一端;
[0018]所述第二悬臂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翻盖的第一表面上,且靠近所述翻盖的另一端;
[0019]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当所述翻盖覆盖所述开口端时,所述翻盖靠近所述开口端的表面。
[0020]进一步的,所述杯托本体还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
[0021]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凹槽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柱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柱转动连接。
[0022]进一步的,所述杯托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
[0023]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柱上,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连杆沿所述第一方向转动;
[0024]所述第二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柱上,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二弹性件用于带动第二连杆沿所述第二方向转动。
[002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件为扭转弹簧或涡卷弹簧;
[0026]所述第二弹性件为扭转弹簧或涡卷弹簧。
[0027]进一步的,所述杯托还包括:第一阻尼器和第二阻尼器;
[0028]所述第一阻尼器与所述第一连杆摩擦配合,所述第二阻尼器与所述第二连杆摩擦配合。
[0029]进一步的,所述杯托本体包括本体部和相对的两个翻边部;
[0030]所述本体部设有所述第一凹槽,且位于两个所述翻边部之间,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与所述本体部转动连接;
[0031]所述翻边部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沿水平方向设置,在竖直方向上,所述本体部包括相对的顶面和底面,所述第一凹槽从所述顶面朝向所述底面凹陷;
[0032]在所述水平方向上,所述本体部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一个所述翻边部的第一平板远离一个所述翻边部的第二平板的一端与所述顶面的第一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翻边部的第一平板远离另一个所述翻边部的第二平板的一端与所述顶面的第二端连接;
[0033]从所述顶面至所述底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平板凸出所述底面或与所述底面平齐。
[0034]进一步的,所述杯托还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护板,两个所述护板沿所述竖直方向设置;
[0035]一个所述护板位于一个所述翻边部的第一平板远离所述本体部的一侧,一个所述
护板靠近所述底面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翻边部的第二平板固定连接;
[0036]另一个护板位于另一个所述翻边部的第一平板远离所述本体部的一侧,另一个所述护板靠近所述底面的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翻边部的第二平板固定连接。
[0037]进一步的,所述杯托还包括:底座;
[0038]所述底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杯托本体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0039]在所述翻盖覆盖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端的情况下,所述翻盖远离所述开口端的表面与所述底座远离所述第二凹槽的槽底的表面平齐。
[004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杯托具有以下优势:
[0041]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杯托本体、翻盖、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与杯托本体连接的第一锁扣和第二锁扣;第一连杆与第一锁扣锁紧或分离,且与杯托本体转动连接,翻盖与第一连接部转动连接;第二连杆与第二锁扣锁紧或分离,且与杯托本体转动连接,翻盖与第二连接部转动连接;杯托本体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一连杆与第一锁扣锁紧,且第二连杆与第二锁扣锁紧的情况下,翻盖覆盖第一凹槽的开口端;在第一连杆与第一锁扣分离的情况下,翻盖沿第一方向转动,以解除对开口端的覆盖,在第二连杆与第二锁扣分离的情况下,翻盖沿第二方向转动,以解除对开口端的覆盖,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杯托的翻盖可实现两侧开启,提升了操作便易性。
[004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杯托。
[004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辆具有以下优势:
[0044]所述车辆与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包括:杯托本体(1)、翻盖(2)、第一连杆(3)、第二连杆(4)以及与所述杯托本体(1)连接的第一锁扣(5)和第二锁扣(6);所述第一连杆(3)与所述第一锁扣(5)锁紧或分离,且与所述杯托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翻盖(2)与所述第一连杆(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与所述第二锁扣(6)锁紧或分离,且与所述杯托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翻盖(2)与所述第二连杆(4)转动连接;所述杯托本体(1)设有第一凹槽(103),在所述第一连杆(3)与所述第一锁扣(5)锁紧,且所述第二连杆(4)与所述第二锁扣(6)锁紧的情况下,所述翻盖(2)覆盖所述第一凹槽(103)的开口端,在所述第一连杆(3)与所述第一锁扣(5)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翻盖(2)沿第一方向转动,以解除对所述开口端的覆盖,在所述第二连杆(4)与所述第二锁扣(6)分离的情况下,所述翻盖(2)沿第二方向转动,以解除对所述开口端的覆盖,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3)包括第一锁舌部(31)和第一连接部(32),所述第一锁舌部(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锁扣(5)锁紧或分离,所述翻盖(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2)的另一端与所述杯托本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杆(4)包括第二锁舌部(41)和第二连接部(42),所述第二锁舌部(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锁扣(6)锁紧或分离,所述翻盖(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2)的另一端与所述杯托本体(1)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舌部(31)为圆弧结构,所述第一连接部(32)为杆状结构,所述第一锁舌部(31)沿背向所述第一连接部(32)的方向弯曲;所述第二锁舌部(41)为圆弧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部(42)为杆状结构,所述第二锁舌部(41)沿背向所述第二连接部(42)的方向弯曲。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还包括:第一悬臂(21)和第二悬臂(22);所述第一悬臂(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翻盖(2)上,所述第一悬臂(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2)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悬臂(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翻盖(2)上,所述第二悬臂(2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42)的一端转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臂(2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翻盖(2)的第一表面上,且靠近所述翻盖(2)的一端;所述第二悬臂(2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翻盖(2)的第一表面上,且靠近所述翻盖(2)的另一端;其中,所述第一表面为当所述翻盖(2)覆盖所述开口端时,所述翻盖(2)靠近所述开口端的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杯托,其特征在于,所述杯托本体(1)还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远离所述第一凹槽(103)的表面上设有第一固定柱(104),第二侧壁远离
所述第一凹槽(103)的表面上设有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连接部(3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柱(10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挺张建凯杨旭邵甲伟谷鹿野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