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7193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10 1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石油钻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及使用方法,所述公锥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为一体结构,上接头为圆柱状结构,下接头为圆锥形结构,上接头的外径大于下接头的外径,所述沿着上接头长度方向内设置有与外部连通的空腔,所述在上接头位于下接头一端的周向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水眼结构,所述水眼结构与空腔连通,该结构的公锥及使用方法,主要应用于连续管打捞小井眼问题节流器,可有效抓取断裂的小井眼节流器中心管和老化的小井眼节流器胶筒,在连续管内穿芯打捞小井眼节流器过程中,为打捞工具可靠入鱼及可靠抓取提供有效保障,提高施工效率,有效推进施工进度。有效推进施工进度。有效推进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钻采
,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小井眼节流器复杂处理作业中,连续管内穿芯打捞小井眼问题节流器的工艺应用越来越普遍,尽管鱼头形状及直径可通过打铅印判断,但由于小井眼节流器中心管尺寸受限、钻磨/套铣修整后的鱼头有效打捞长度不足及胶筒压缩变形等因素影响,现有内打捞工具无法入鱼或外捞工具无法可靠抓取鱼头,进而造成多次打捞无法抓取鱼头的现象,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0003]据调研,现有的节流器打捞工具,主要包括连续管用卡瓦打捞筒、钢丝作业用内穿芯打捞矛以及连续管用公锥。连续管用卡瓦打捞筒主要用于从节流器外部套入节流器鱼顶,并通过打捞卡瓦抓取节流器打捞颈或本体实施打捞,但不适用于抓取断裂/变形严重节流器打捞颈及本体严重腐蚀、修整鱼头后中心管裸露且长度较短成为鱼顶的打捞工况,也无法抓取下压变形的节流器胶筒;钢丝作业用内穿芯打捞矛虽能抓取中心管裸露成为鱼顶的节流器,但由于其需要中心管与卡瓦配合,目前最小直径只能做到无法抓取内径为的小井眼节流器中心管,也无法抓取节流器胶筒;连续管用公锥同样受外径尺寸限制,无法抓取内径为的小井眼节流器中心管。因此,造成小井眼问题节流器打捞作业鱼头无法抓取,没有针对连续管打捞小井眼问题节流器中心管及胶筒的公锥。
[0004]因此本专利技术问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及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及使用方法,尤其是解决连续管用公锥对断裂节流器中心管和老化节流器胶筒实施打捞的技术难题。
[0006]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该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为公锥,所述的公锥包括上接头和下接头,所述上接头和下接头为一体结构,上接头为圆柱状结构,下接头为圆锥形结构,上接头的外径大于下接头的外径,所述上接头内设置有沿长度方向与外部连通的空腔,所述上接头在靠近下接头一端的周向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水眼结构,所述水眼结构与空腔连通。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空腔包括连接腔和储液腔,连接腔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与储液腔连通,所述水眼结构与储液腔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腔为梯形腔体,梯形腔体的大直径端位于上接头顶部,梯形
腔体的小直径端位于上接头底部,所述储液腔为圆柱状腔体,圆柱状腔体的直径大于梯形腔体的小直径,所述连接腔内还设置有上接头丝扣。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下接头为捞矛,捞矛为锥台形结构,所述锥台形结构的小直径端位于最底部,所述锥台形结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与公锥受力方向相反且倾斜的打捞齿,所述打捞齿的锥度为1:16,斜度为2
×
30
°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水眼结构为孔道结构,所述的孔道结构为梯形腔体,梯形腔体的大直径端与储液腔底部连通,梯形腔体的小直径端位于孔道结构底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腔的长度大于储液腔的长度。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接头和下接头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上接头采用表面磷化处理,下接头采用退火回火调质处理。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退火回火调质处理为在下接头的表面进行渗碳及渗氮处理。
[0015]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方法
[0016]将公锥通过外卡瓦连接器与连续管连接,再将连接有公锥的连续管下放至井筒内;
[0017]控制下放速度不大于15m/min,匀速向井筒内下入公锥;
[0018]当公锥下至节流器鱼头以上500m时,继续以100L/min排量向连续管内泵入基液,保持低速循环,同时,减小速度至10m/min,继续下入公锥;
[0019]当公锥下至节流器鱼头以上200m时,减小速度至5m/min;
[0020]当公锥下至接近节流器鱼头时,缓慢下放连续管,下放速度不大于0.1m/min,直至在节流器鱼头所在位置遇阻,说明公锥的下接头已接触到节流器鱼头;
[0021]后在正常下放钻压基础上,过载施加下放钻压0.5

1T,地面记录过载施加下放钻压至最终值时对应的深度,再上提5m,以150L/min的排量向连续管内泵入基液,保持循环,即通过水眼结构喷出的高速液流,进行冲洗,缓慢下放连续管及公锥,公锥的下接头接触节流器鱼头后开始造扣,造扣期间过载施加下放钻压保持0.5

1T,泵注不超过10S后,停泵,并上提连续管及公锥,通过造扣前后的载荷对比,判断造扣打捞是否成功。
[0022]进一步地,若通过载荷变化判断打捞成功或疑似打捞成功,以不大于5m/min低速开始上起连续管;当公锥起至节流器鱼头以上200m后,增大速度,最大不超过10m/min,继续上起连续管;当公锥起至节流器鱼头以上500m后,增大速度,最大不超过15m/min,继续上起连续管;当连续管起至接近井口时,减小速度,最小不低于2m/min,缓慢将公锥从井筒内起出,入防喷管;后泄压并拆卸防喷管,检查确认打捞是否成功。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公锥及整体工具可以通过旋转下压,进入长度小于工具捞矛有效打捞长度的节流器中心管或胶筒,来有效造扣,进而正常抓取鱼头,实施打捞作业,避免后期打捞作业鱼头无法抓取,需多次下打捞工具反复尝试的重复作业;同时,公锥所带的水眼结构,可用于旋转下压造扣过程中的鱼头冲洗作业,既保证了造扣期间,鱼头碎屑的有效上返防卡钻,又确保了从水眼喷出的流体对工具的扶正效果,确保了下接头即捞矛可靠入鱼,增加了打捞成功的概率。另外,上接头扣型可确保工具本身落井后,通过倒扣工具有效打捞。因此,本专利技术可有效指导现场施工,提高连续管作业效率,降低连续管卡钻等风险。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公锥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公锥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1

上接头、2

连接腔、3

水眼结构、4

下接头、5

井筒、6

连续管、7

外卡瓦连接器、8

公锥、9

节流器鱼头、10

储液腔、11

上接头丝扣、R

锥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及使用方法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说明。
[0030]实施例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其特征是:该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为公锥(8),所述的公锥(8)包括上接头(1)和下接头(4),所述上接头(1)和下接头(4)为一体结构,上接头(1)为圆柱状结构,下接头(4)为圆锥形结构,上接头(1)的外径大于下接头(4)的外径,所述上接头(1)内设置有沿长度方向与外部连通的空腔,所述上接头(1)在靠近下接头(4)一端的周向端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水眼结构(3),所述水眼结构(3)与空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其特征是:所述的空腔包括连接腔(2)和储液腔(10),连接腔(2)一端与外部连通,另一端与储液腔(10)连通,所述水眼结构(3)与储液腔(10)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腔(2)为梯形腔体,梯形腔体的大直径端位于上接头(1)顶部,梯形腔体的小直径端位于上接头(1)底部,所述储液腔(10)为圆柱状腔体,圆柱状腔体的直径大于梯形腔体的小直径,所述连接腔(2)内还设置有上接头丝扣(1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其特征是:所述的下接头(4)为捞矛,捞矛为锥台形结构,所述锥台形结构的小直径端位于最底部,所述锥台形结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与公锥(8)受力方向相反且倾斜的打捞齿,所述打捞齿的锥度(R)为1:16,斜度为2
×
30
°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其特征是:所述的水眼结构(3)为孔道结构,所述的孔道结构为梯形腔体,梯形腔体的大直径端与储液腔(10)底部连通,梯形腔体的小直径端位于孔道结构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腔(2)的长度大于储液腔(10)的长度。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管打捞小井眼节流器用公锥,其特征是:所述的上接头(1)和下接头(4)均采用金属材料制成,且上接头(1)采用表面磷化处理,下接头(4)采用退火回火调质处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续管打捞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森李绪宜柳瑞军周娟张强生雷璠郭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