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碳棒冷端部的渗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869000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碳棒冷端部的渗硅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管式炉体,所述管式炉体的下端面通过角度调节组件与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管式炉体内部设置有用于使硅碳棒冷端部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均沿所述管式炉体的左右长度方向设置,且两个所述转动轴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硅碳棒冷端部位于两个所述转动轴之间空隙的上方位置。通过在管式炉体内设置有多个转动组件,将硅碳棒冷端部放置在转动组件的上方,通过转动组件能够实现对硅碳棒冷端部的翻转,能够使硅碳棒冷端部的各处均能够与硅粉进行接触,使其渗硅均匀,无死角,能够提高合格率。能够提高合格率。能够提高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硅碳棒冷端部的渗硅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硅碳棒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硅碳棒冷端部的渗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硅碳棒生产工艺一般包括三大部分系列工艺,三大部分分别为冷端部工艺、 热端部工艺以及焊接工艺,硅碳棒冷端部在生产时,需要对硅碳棒冷端部进行渗硅。
[0003]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10023719.1公开了一种硅碳棒冷端部生产工艺;其技术方案中包括该步骤,高温渗硅:将成型空心圆形棒坯料置于管式炉中,在硅碳棒冷端部空心圆孔及其四周布满硅粉渗硅,得硅碳棒的冷端部,成型烘干坯料∶硅粉=1∶0.7,渗硅温度为1850℃,渗硅时间为5分钟。其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硅碳棒冷端部的边缘布满硅粉的方式来实现渗硅操作,其渗硅方式还不够完善,硅碳棒冷端部在放置时容易与管式炉体的内壁进行接触,容易导致接触部位很难与硅粉进行接触,导致渗硅不均匀,导致合格率减低。
[0004]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硅碳棒冷端部的渗硅装置,通过在管式炉体内设置有多个转动组件,将硅碳棒冷端部放置在转动组件的上方,通过转动组件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硅碳棒冷端部的渗硅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管式炉体(3),所述管式炉体(3)的下端面通过角度调节组件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连接,所述管式炉体(3)内部设置有用于使硅碳棒冷端部(6)转动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两个转动轴(41),两个所述转动轴(41)均沿所述管式炉体(3)的左右长度方向设置,且两个所述转动轴(41)互相平行设置,所述硅碳棒冷端部(6)位于两个所述转动轴(41)之间空隙的上方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硅碳棒冷端部的渗硅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动轴(41)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42)与所述管式炉体(3)的左右端连接,每个所述转动轴(41)位于所述管式炉体(3)内部的部分均同轴设置有转动辊(4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硅碳棒冷端部的渗硅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转动辊(43)之间的空隙间隔小于所述硅碳棒冷端部(6)的外直径,两个所述转动辊(43)与所述硅碳棒冷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一凯王征吴涛勤
申请(专利权)人:登封市宏远电热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