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风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780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形风管,包括容置风箱、连通风管、交互通风口、调节塞盘和控制旋转柱,所述容置风箱呈圆柱形,且内部为空腔,上下两端封闭,所述连通风管固定安装在容置风箱的外侧表面位置,所述连通风管呈十字形对称分布,所述交互通风口开设在容置风箱的外侧表面,位于连通风管的内部位置,所述调节塞盘活动设置在容置风箱的内部,所述调节塞盘呈圆柱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异形风管,具有交互风量控制和连通改变功能,当贯穿风道与连通风管呈四十五度夹角时,通过设置的调节塞盘向下移动,能够将交互通风口的开度进行缩小,反之调节塞盘向上移动,能够将交互通风口的开度增加,从而实现连通风管交互连通处的气体流量控制。而实现连通风管交互连通处的气体流量控制。而实现连通风管交互连通处的气体流量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形风管


[0001]本技术涉及风管
,具体为一种异形风管。

技术介绍

[0002]风管,是用于空气输送和分布的管道系统,按截面形状,风管可分为圆形风管,矩形风管,扁圆风管等多种,其中圆形风管阻力最小但高度尺寸最大,制作复杂,所以应用以矩形风管为主,在风管十字交汇处,需要采用异形风管进行连接,传统的十字交汇处的异形风管作用单一,仅能进行气体连通,无法对交汇处气体流量进行控制,且无法对连通路径进行快捷改变,灵活性差,不适用于特殊需要场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形风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形风管,包括容置风箱、连通风管、交互通风口、调节塞盘和控制旋转柱,所述容置风箱呈圆柱形,且内部为空腔,上下两端封闭,所述连通风管固定安装在容置风箱的外侧表面位置,所述连通风管呈十字形对称分布,所述交互通风口开设在容置风箱的外侧表面,位于连通风管的内部位置,所述调节塞盘活动设置在容置风箱的内部,所述调节塞盘呈圆柱状,且其侧壁表面与容置风箱的内壁表面气密贴合,所述调节塞盘的上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旋转柱,所述控制旋转柱的外部设置有升降控制结构,所述升降控制结构能够控制控制旋转柱升降移动。
[0005]优选的,所述升降控制结构包括夹持固定环、举升台盘、中心通孔、连接横向板和升降支撑杆。
[0006]优选的,所述夹持固定环固定安装在控制旋转柱的外表面位置,所述举升台盘套设安装在控制旋转柱的外部。<br/>[0007]优选的,所述中心通孔开设在举升台盘的中心位置,且将举升台盘上下贯穿,所述控制旋转柱穿插经过中心通孔,所述夹持固定环的数量一共有两只,且两只夹持固定环将举升台盘夹持限位在二者之间。
[0008]优选的,所述举升台盘的外侧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横向板,所述连接横向板的下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升降支撑杆,所述升降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安装在连通风管的上表面位置。
[0009]优选的,所述容置风箱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风箱通过孔,所述控制旋转柱穿插经过风箱通过孔,所述连通风管的端部表面固定安装有风管连接檐,所述调节塞盘的内部开设有贯穿风道,所述贯穿风道将调节塞盘水平贯穿。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异形风管,具有交互风量控制和连通改变功能,当贯穿风道与连通风管呈四十五度夹角时,通过设置的调节塞盘向下移动,能够将交互通风口的开度进行缩小,反之调节塞盘向上移动,能够将交互通风口的开度增加,从而实现连通风管交互连通处的气体流量控制;将调节塞盘完全降下后,通
过旋转调节塞盘使得贯穿风道分别单独与两组相对应的连通风管进行连通,而与贯穿风道垂直的两组连通风管被断开连通,使得风管控制更加灵活,适用于诸多特殊场合。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半剖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主视图;
[0014]图4为图3中A

A处剖面图;
[0015]图5为图3中B

B处剖面图。
[0016]图中:1、容置风箱;2、连通风管;3、交互通风口;4、调节塞盘;5、控制旋转柱;501、夹持固定环;502、举升台盘;503、中心通孔;504、连接横向板;505、升降支撑杆;101、风箱通过孔;201、风管连接檐;401、贯穿风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异形风管,包括容置风箱1、连通风管2、交互通风口3、调节塞盘4和控制旋转柱5,容置风箱1呈圆柱形,且内部为空腔,上下两端封闭,连通风管2固定安装在容置风箱1的外侧表面位置,连通风管2呈十字形对称分布,交互通风口3开设在容置风箱1的外侧表面,位于连通风管2的内部位置,调节塞盘4活动设置在容置风箱1的内部,调节塞盘4呈圆柱状,且其侧壁表面与容置风箱1的内壁表面气密贴合,调节塞盘4的上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旋转柱5,控制旋转柱5的外部设置有升降控制结构,升降控制结构能够控制控制旋转柱5升降移动。
[0019]升降控制结构包括夹持固定环501、举升台盘502、中心通孔503、连接横向板504和升降支撑杆505;夹持固定环501固定安装在控制旋转柱5的外表面位置,举升台盘502套设安装在控制旋转柱5的外部;中心通孔503开设在举升台盘502的中心位置,且将举升台盘502上下贯穿,控制旋转柱5穿插经过中心通孔503,夹持固定环501的数量一共有两只,且两只夹持固定环501将举升台盘502夹持限位在二者之间;举升台盘502的外侧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横向板504,连接横向板504的下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升降支撑杆505,升降支撑杆505的下端固定安装在连通风管2的上表面位置,升降支撑杆505可以是液压杆,也可以是丝杆传动杆,能够驱动连接横向板504升降移动即可,根据实际需要任意设置,上述液压杆或丝杆传动杆均为现有技术。
[0020]容置风箱1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风箱通过孔101,控制旋转柱5穿插经过风箱通过孔101,连通风管2的端部表面固定安装有风管连接檐201,调节塞盘4的内部开设有贯穿风道401,贯穿风道401将调节塞盘4水平贯穿。
[0021]本技术一种异形风管,在实际使用时通过风管连接檐201将连通风管2分别与对应的外界风管连通,并通过外界旋转控制装置与控制旋转柱5进行传动连接,使其能够驱
动控制旋转柱5精准转动,上述外界旋转控制装置可以采用伺服或步进电机等,当需要对异形风管连通交汇处气体流量进行限制时,首先通过外界旋转控制装置驱动控制旋转柱5旋转一定角度,使得贯穿风道401与连通风管2呈45度夹角,再控制升降支撑杆505,使得调节塞盘4下移,通过调节塞盘4下移,使得交互通风口3的开口被逐渐遮挡,从而实现异形风管连通交汇处气体流量的限制,调节塞盘4完全降下时,交互通风口3彻底封闭,连通风管2相互之间被断开连通;
[0022]调节塞盘4下落到底后,调节塞盘4在继续转动过程中,与贯穿风道401平行的两组连通风管2被单独导通,而与贯穿风道401垂直的两组连通风管2被断开连通,如图5中所示,从而使得异形风管的灵活控制性更高。
[00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风管,包括容置风箱(1)、连通风管(2)、交互通风口(3)、调节塞盘(4)和控制旋转柱(5),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风箱(1)呈圆柱形,且内部为空腔,上下两端封闭,所述连通风管(2)固定安装在容置风箱(1)的外侧表面位置,所述连通风管(2)呈十字形对称分布,所述交互通风口(3)开设在容置风箱(1)的外侧表面,位于连通风管(2)的内部位置,所述调节塞盘(4)活动设置在容置风箱(1)的内部,所述调节塞盘(4)呈圆柱状,且其侧壁表面与容置风箱(1)的内壁表面气密贴合,所述调节塞盘(4)的上表面位置固定安装有控制旋转柱(5),所述控制旋转柱(5)的外部设置有升降控制结构,所述升降控制结构能够控制控制旋转柱(5)升降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形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控制结构包括夹持固定环(501)、举升台盘(502)、中心通孔(503)、连接横向板(504)和升降支撑杆(5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形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固定环(501)固定安装在控制旋转柱(5)的外表面位置,所述举升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夕田奉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东庆通风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