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土地育苗造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8673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土地育苗造林方法,属于造林绿化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育苗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樟子松2年生裸根苗移栽入容器,容器培育2年成造林苗;在所述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土地挖定植穴,移栽造林苗后,覆盖地膜,于造林区域迎风向搭建拦沙网,进行移栽后期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育苗造林技术能够培育优质壮苗、阻滞流沙移动、提高土壤保水能力,从而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土地造林绿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对此类地区的生态修复有重要意义。对此类地区的生态修复有重要意义。对此类地区的生态修复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土地育苗造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造林绿化
,具体涉及一种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土地育苗造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造林绿化是新造或更新森林的生产活动,它是培育森林的一个基本环节。在实施造林绿化的进程中,风蚀沙化土地造林一直是面临的最大难题,是成林最难啃的硬骨头和绿化短板。这是由于风蚀沙化土地立地条件差、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土壤养分贫瘠,导致造林成活率低,进而制约了造林绿化步伐。
[0003]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地区是典型的高寒生态脆弱区,受土壤贫瘠、降水量低、无霜期短、大风天数多等立地和气候条件约束,育苗造林难度大,虽然以塞罕坝机械林场为样板的造林成果已初显成效,但面对大面积的风蚀沙化土地,采用土壤富饶条件下的造林方法和技术,造林成效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土地育苗造林方法,有效提升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土地育苗造林成活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土地育苗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樟子松2年生裸根苗移栽入育苗容器,培育2年成造林苗;在所述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土地挖定植穴,移栽造林苗后,覆盖地膜,于造林区域迎风向搭建拦沙网,进行移栽后期管理。
[0008]优选的是,所述裸根苗采用苗圃播种大田育苗。
[0009]优选的是,所述裸根苗移栽入育苗容器前,将受伤部位、过长的主根和侧根进行修剪,采用ABT生根粉沾根和保水剂保水处理。
[0010]优选的是,所述容器育苗基质由草炭、猪羊厩肥和黄土组成,所述草炭、猪羊厩肥和黄土的质量比为50

70:25

35:5

15。
[0011]优选的是,所述育苗容器为直径8

12cm、高18

22cm的容器;或长宽各8

12cm、高18

22cm的容器。
[0012]优选的是,所述定植穴规格为直径55

65cm、深45

55cm或长宽各55

65cm、深45

55cm。
[0013]优选的是,所述地膜带有孔洞,由樟子松造林苗套入,覆盖定植穴。
[0014]优选的是,所述拦沙网与造林区域距离8

12m,间隔4

6m搭建3

5层,长度与造林区域一致。
[0015]更优选的是,所述拦沙网规格为孔径1.2mm,高30cm。
[0016]优选的是,所述移栽后期管理包括逐苗复灌和施肥:所述逐苗复灌包括:造林第一
年,7月

8月进行浇水,每半月浇水一次;所述施肥包括:造林第二年开始施肥,于雨季施入氮肥和磷肥。
[001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土地育苗造林方法,2年裸根+2年容器的“2+2”组合培育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樟子松苗木的茁壮程度和耐旱能力,相较于纯粹的裸根苗和3年以下苗木,成活率更高,生长更旺盛;通过挖建定植穴,有效提高风蚀沙化土对容器内养分和水分的保持能力;搭建拦沙网措施,可以阻滞沙土流动,避免苗木被流动沙丘埋没,同时起到一定防风和积雪作用,提高造林成活率;通过覆膜技术可以降低高温造成土壤基质的水分蒸发,缓解水分流失现象,并且起到一定保温作用,有助于苗木越冬;进行移栽后期管理,保证移栽的樟子松苗成活。
[0019]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大幅度提升苗木土壤基质的保水能力,从而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同时还保证了苗木的长势。本专利技术为风蚀沙化土地育苗造林绿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对此类地区的生态修复有重要意义。经过验证,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育苗造林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风蚀沙化土地造林苗木的成活率,当年成活率达到98%,三年保存率保持在95%以上。
附图说明
[0020]图1:本专利技术的风蚀沙化土地育苗造林方法中的拦沙网带布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土地育苗造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樟子松2年生裸根苗移栽入育苗容器,培育2年成造林苗;在所述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土地挖定植穴,移栽造林苗后,覆盖地膜,于造林区域迎风向搭建拦沙网,进行移栽后期管理。
[0022]本专利技术基于风蚀沙化土地土壤干旱和贫瘠的现状,明确了容器苗造林的基本思路,提出“2+2”组合培育模式,即首先采用苗圃播种大田育苗的方式培育2年,得到裸根苗,再将裸根苗移栽到育苗容器中进行容器育苗,得到“2年裸根+2年容器”造林苗。此育苗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樟子松苗木的茁壮程度和耐旱能力,相较于纯粹的裸根苗和3年以下苗木,成活率更高,生长更旺盛。
[0023]本专利技术优选裸根苗移栽入育苗容器前,将受伤部位、过长的主根和侧根进行修剪,并采用ABT生根粉沾根和保水剂保水处理。本专利技术对ABT生根粉和保水剂没有特殊限定,选用市售产品,按说明使用即可。
[0024]本专利技术优选容器育苗基质由草炭、猪羊厩肥和黄土组成,所述草炭、猪羊厩肥和黄土的质量比为50

70:25

35:5

15,进一步优选由草炭、猪羊厩肥和黄土按质量比6:3:1组成。本专利技术容器育苗基质营养丰富,能够满足樟子松幼苗生长,提高移栽成活率,相较于传统育苗基质,单株容器苗培育成本降低了30%左右。
[0025]本专利技术优选容器育苗的容器规格为直径8

12cm、高18

22cm的容器,进一步优选直径10cm、高20cm;或长宽各8

12cm、高18

22cm的容器,进一步优选长宽各10cm、高20cm。更优选裸根苗转入容器时,容器内铺设3

5cm基质,找准苗木的地基径,再将苗木置于容器中央并用手提正,同时向苗木四周填基质,随填随挤实,将基质填至离袋口0.5cm

1cm位置。
[0026]本专利技术优选定植穴规格为直径55

65cm、深45

55cm,进一步优选直径60cm、深
50cm;或长宽各55

65cm、深45

55cm,进一步优选长宽各60cm、深50cm。更优选定植穴穴底平整。本专利技术对定植穴的挖建方式没有特殊限定,可采用人工用普通铁锹(镐)挖(刨)穴等方式。
[0027]本专利技术优选“一穴一苗”,进一步优选造林密度为3333株/hm2。
[0028]挖建定植穴后,移栽“2年裸根+2年容器”造林苗。本专利技术优选移栽樟子松造林苗为大规格樟子松良种容器苗;所述樟子松造林苗的苗高≥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土地育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樟子松2年生裸根苗移栽入育苗容器,培育2年成造林苗;在所述高寒半干旱风蚀沙化土地挖定植穴,移栽造林苗后,覆盖地膜,于造林区域迎风向搭建拦沙网,进行移栽后期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裸根苗采用苗圃播种大田育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裸根苗移栽入育苗容器前,将受伤部位、过长的主根和侧根进行修剪,采用ABT生根粉沾根和保水剂保水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育苗基质由草炭、猪羊厩肥和黄土组成,所述草炭、猪羊厩肥和黄土的质量比为50

70:25

35:5

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育苗造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容器为直径8

12cm、高18

22cm的容器;或长宽各8

12cm、高18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长明陈智卿张向忠于士涛刘强李永东张建华张志东房利民崔岩赵立群尹海龙张岩付立华张菲陈子元张健东时辰张磊姚丹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