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可插拔光缆接续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564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可插拔光缆接续盒,包括盒体、熔接单元、插接单元和盖合在盒体上方的盒盖;盒体一侧壁的两侧开有光缆通孔;电缆部分穿过通道A后,在盒体的下方接续;熔接单元包括设置在盒体底面的环形的腔体,腔体两侧均开有第一光纤通孔;腔体上方开有若干第二光纤通孔,各第二光纤通孔内均设置有预置光纤;预置光纤一端位于腔体外侧,另一端位于腔体内侧,预置光纤位于腔体外侧的一端设置有光纤接头,且插接在插接单元上;光纤部分通过不同的第一光纤通孔进入腔体,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另一光缆的光纤熔接,另一部分与预置光纤熔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熔接单元和插接单元,通过熔接单元和插接单元的配合,实现光缆中的光纤可插拔连接。拔连接。拔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可插拔光缆接续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卧式可插拔光缆接续盒,属于OPGW光缆接续


技术介绍

[0002]OPGW光缆包括光纤和电缆部分,适用于远距离的电力传输和通信。在远距离OPGW光缆架设时,在相应位置通过熔接手段,对两段OPGW光缆进行熔接,实现长途电力传输和通信。随着OPGW光缆光纤芯数变大以及外部设备增多,对光纤的短途利用频率变多。比如,要在远距离的OPGW光缆某处接入短途设备,则需要对OPGW光缆进行开断。施工过程不仅工作量较大,还会影响正常的电力供应和通信。现有的光缆分纤接续盒只是简单的将光缆分成两部分,没有对用于插接部分的光纤结构进行设计,使得接入短途设备时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工。
[0003]若将插接模块与熔接模块分离设置,导致设备体型过大,不易于运输和安装。并且存在对光纤接口保护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可插拔光缆接续盒,该接续盒包括熔接单元和插接单元,通过熔接单元和插接单元的配合,实现OPGW光缆中的光纤可插拔连接。
[0005]机电安装架结构简单,方便拆卸,部件可更换,适用不同规格机电设备安装。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卧式可插拔光缆接续盒,包括盒体、熔接单元、插接单元和盖合在所述盒体上方的盒盖;所述盒体一侧壁的两侧开有光缆通孔;所述盒体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条形的卡块,所述卡块和所述盒体的一侧壁形成通道A;两根待接续的OPGW光缆分别由不同的所述光缆通孔进入所述盒体,所述OPGW光缆被划分为电缆部分和光纤部分,所述OPGW光缆的电缆部分穿过通道A后,在所述盒体的下方接续;所述熔接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底面的环形的腔体,所述腔体两侧均开有第一光纤通孔;所述腔体上方开有若干第二光纤通孔,各所述第二光纤通孔内均设置有预置光纤;所述预置光纤一端位于所述腔体外侧,另一端位于所述腔体内侧,所述预置光纤位于所述腔体外侧的一端设置有光纤接头,且插接在所述插接单元上;两待接续的OPGW光缆的光纤部分通过不同的所述第一光纤通孔进入所述腔体,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另一待接续OPGW光缆的光纤熔接,形成长途通信干路,另一部分与所述预置光纤熔接,形成备用光纤。
[0008]进一步的,所述插接单元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盒体侧壁的光纤接口,所述光纤接口为双侧光纤接口,一侧朝向所述盒体内侧,另一侧朝向所述盒体外侧,同一所述光纤接口两侧的光纤导通;所述预置光纤插接在所述光纤接口的朝内的一侧。
[0009]进一步的,各所述光缆通孔处均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包括两半圆形的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两端设置有耳片,所述耳片上开有螺孔;一所述固定片固定在所述光缆通孔处,另一所述固定片通过螺钉与固定的所述固定片连接,形成环形内圈,夹设待接续的OPGW
光缆。
[0010]进一步的,所述预置光纤穿过所述第二光纤通孔后,通过胶水固定。
[0011]进一步的,将所述预置光纤分为A、B两组,每组中的所述预置光纤与同一段待接续的OPGW光缆的光纤熔接,且A、B两组的所述预置光纤数量相等;将所述光纤接口分为A1、B1两组,且A1、B1两组的所述光纤接口数量相同,A组的所述预置光纤插接在A1组的所述光纤接口内,B组的所述预置光纤插接在B1组的所述光纤接口内;通过跳线在所述光纤接口朝向所述盒体外侧的一侧连接任一A1组和B1组的所述光纤接口,形成临时的长途通信干路。
[0012]进一步的,将所述预置光纤分为A、B两组,每组中的所述预置光纤与同一段待接续的OPGW光缆的光纤熔接,且A、B两组的所述预置光纤数量相等;所述光纤接口的两侧均能插接两根光纤,同一所述光纤接口朝向所述盒体内侧插接的两根预置光纤分别来自A组和B组;在所述盒体外侧,通过条线连接同一所述光纤接口的两插槽,形成零时长途通信干路。
[0013]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盒体外侧设置有防尘盖,所述防尘盖覆盖在所述光纤接口上方。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该接续盒通过内部的熔接单元对待接续OPGW光缆中的光纤进行接续,将其分为直连光纤和备用光纤,直连光纤作为长途通信干路使用,备用光纤用于接入短途设备。待接续OPGW光缆中的电缆部分通过卡块与光纤部分分开,防止相互干扰。
[0016]2.该接续盒的光纤接口朝外一侧通过跳线导通,形成临时的长途通信干路,避免在未接入短途通信设备时,OPGW光缆内的部分光纤通信资源浪费。根据光纤接口不同,跳线和光纤的连接方法不同,适用于不同的通信设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熔接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2]100、盒体;101、盒盖;102、光缆通孔;103、卡块;104、固定件;105、固定片;106、耳片;200、熔接单元;201、腔体;202、第一光纤通孔;203、第二光纤通孔;300、插接单元;301、光纤接口;302、防尘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4]参见图1

4,一种卧式可插拔光缆接续盒,包括盒体100、熔接单元200、插接单元300和盖合在所述盒体100上方的盒盖101;所述盒体100一侧壁的两侧开有光缆通孔102;所述盒体100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条形的卡块103,所述卡块103和所述盒体100的一侧壁形成通道A;两根待接续的OPGW光缆分别由不同的所述光缆通孔102进入所述盒体100,所述OPGW光缆被划分为电缆部分和光纤部分,所述OPGW光缆的电缆部分做绝缘处理,所述OPGW光缆的电缆部分穿过通道A后,在所述盒体100的下方接续;所述熔接单元200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
100底面的环形的腔体201,所述腔体201两侧均开有第一光纤通孔202;所述腔体201上方开有若干第二光纤通孔203,各所述第二光纤通孔203内均设置有预置光纤;所述预置光纤一端位于所述腔体201外侧,另一端位于所述腔体201内侧,所述预置光纤位于所述腔体201外侧的一端设置有光纤接头,且插接在所述插接单元300上;两待接续的OPGW光缆的光纤部分通过不同的所述第一光纤通孔202进入所述腔体,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另一待接续OPGW光缆的光纤熔接,形成长途通信干路,另一部分与所述预置光纤熔接,形成备用光纤。
[0025]参考图2,待接续OPGW光缆的光纤部分有B方向进入所述熔接单元200.
[0026]在至少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单元300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盒体100侧壁的光纤接口301,所述光纤接口301为双侧光纤接口,一侧朝向所述盒体100内侧,另一侧朝向所述盒体100外侧,同一所述光纤接口301两侧的光纤导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可插拔光缆接续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00)、熔接单元(200)、插接单元(300)和盖合在所述盒体(100)上方的盒盖(101);所述盒体(100)一侧壁的两侧开有光缆通孔(102);所述盒体(100)底部两侧均设置有条形的卡块(103),所述卡块(103)和所述盒体(100)的一侧壁形成通道A;两根待接续的OPGW光缆分别由不同的所述光缆通孔(102)进入所述盒体(100),所述OPGW光缆被划分为电缆部分和光纤部分,所述OPGW光缆的电缆部分做绝缘处理,所述OPGW光缆的电缆部分穿过通道A后,在所述盒体(100)的下方接续;所述熔接单元(200)包括设置在所述盒体(100)底面的环形的腔体(201),所述腔体(201)两侧均开有第一光纤通孔(202);所述腔体(201)上方开有若干第二光纤通孔(203),各所述第二光纤通孔(203)内均设置有预置光纤;所述预置光纤一端位于所述腔体(201)外侧,另一端位于所述腔体(201)内侧,所述预置光纤位于所述腔体(201)外侧的一端设置有光纤接头,且插接在所述插接单元(300)上;两待接续的OPGW光缆的光纤部分通过不同的所述第一光纤通孔(202)进入所述腔体,并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与另一待接续OPGW光缆的光纤熔接,形成长途通信干路,另一部分与所述预置光纤熔接,形成备用光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卧式可插拔光缆接续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单元(300)包括若干设置在所述盒体(100)侧壁的光纤接口(301),所述光纤接口(301)为双侧光纤接口,一侧朝向所述盒体(100)内侧,另一侧朝向所述盒体(100)外侧,同一所述光纤接口(301)两侧的光纤导通;所述预置光纤插接在所述光纤接口(301)的朝内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卧式可插拔光缆接续盒,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元春陈端云夏炳森林彧茜林红阳林文钦游敏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