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管自动上料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86487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9-08 0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管自动上料架,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若干件的料道,所述机架宽度方向的一侧为进料侧,另一侧为出料侧,所述料道一端铰接于出料侧,另一端套设在进料侧所述机架设有的导柱上,且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导柱相连,使得所述料道呈倾斜布置,在出料侧沿工位顺序依次设有与所述料道贴合的上料推板、设于出料侧顶端的选料斜道以及与所述选料斜道配合的防缠绕上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传动方式可靠,对于圆管的上料做到一管一下,且可以有效避免管件不平齐造成的卡料落料的问题,实现了现有圆管生产领域中所需要的低成本、高效、可靠的圆管上料技术目标。可靠的圆管上料技术目标。可靠的圆管上料技术目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管自动上料架


[0001]本技术涉及圆管管材生产输送设备
中的送料设备分支,具体涉及了一种圆管自动上料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圆管管件生产
中,物料的上料需要借助上料架来实现持续不断的供料操作,而大多数的上料架要么结构较为简单,上料不够精准,上料效率不够高,或者是结构较为复杂,但生产制造成本较高,且更容易引起故障现象的产生,甚至是最终影响正常的生产工作安排,对圆管管件的生产企业造成了困扰,因此需要一种结构简单但可以持续精准上料的自动上料架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圆管自动上料架,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0004]一种圆管自动上料架,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若干件的料道,所述机架宽度方向的一侧为进料侧,另一侧为出料侧,所述料道一端铰接于出料侧,另一端套设在进料侧所述机架设有的导柱上,且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导柱相连,使得所述料道呈倾斜布置,在出料侧沿工位顺序依次设有与所述料道贴合的上料推板、设于出料侧顶端的选料斜道以及与所述选料斜道配合的防缠绕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推板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直线驱动器,所述防缠绕上料机构依次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直线驱动器与竖直设置的第三直线驱动器。
[0005]作为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上料推板由向着出料侧倾斜的承载面以及竖直向下地连接在所述承载面靠进料侧下方不止1件的止挡板组成,所述止挡板的件数与所述承载面的长度呈正比例关系。
[0006]作为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选料斜道靠近所述上料推板的一侧设有沿竖直方向布置的光滑引导面,且所述光滑引导面贴近所述承载面而设。
[0007]作为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之一,以进料侧为左侧,以出料侧为右侧为基准,所述选料斜道呈左长右短的N字形。
[0008]作为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设置在所述机架靠出料侧的中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设置在所述第三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所述防缠绕上料机构朝右倾斜设置在中部的一对所述选料斜道之间。
[0009]作为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防缠绕上料机构由与所述第二直线驱动器的输出端相连的水平承载段、与水平承载段相连靠近出料侧的止挡段、与止挡段相连向着出料侧倾斜的出料段以及设于所述出料段且与所述选料斜道相配合的让位缺口组成。
[0010]作为本技术较优的技术方案之一,所述选料斜道设有与所述止挡段相配合的第一让位缺口。
[0011]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整体结构简单明了,传动方式单一且可靠,没有
过多的传动件以及固定件的装配方式,对于圆管的上料做到一管一下且可以有效避免管件不平齐造成的卡料落料的问题,实现了现有圆管生产领域中所需要的低成本、高效、可靠的圆管上料技术目标。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圆管自动上料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圆管自动上料架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圆管自动上料架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圆管自动上料架右视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机架1、料道2、进料侧3、出料侧4、导柱5、弹性件6、上料推板7、载面70、止挡板71、选料斜道8、第一让位缺口80、防缠绕上料机构9、水平承载段90、止挡段91、出料段92、第二让位缺口93、第一直线驱动器10、第二直线驱动器11、第三直线驱动器12、光滑引导面1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技术涉及本
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
内的公知技术,是本
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0018]结合图1至图4所示,一种圆管自动上料架,包括机架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若干件的料道2,所述机架1宽度方向的一侧为进料侧3,另一侧为出料侧4,所述料道2一端铰接于出料侧4,另一端套设在进料侧所述机架1设有的导柱5上,且通过弹性件6与所述导柱5相连,使得所述料道2呈倾斜布置,在出料侧4沿工位顺序依次设有与所述料道2贴合的上料推板7、设于出料侧4顶端的选料斜道8以及与所述选料斜道8配合的防缠绕上料机构9,所述上料推板7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直线驱动器10,所述防缠绕上料机构9依次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直线驱动器11与竖直设置的第三直线驱动器12。
[0019]本技术的基本动作原理在于:
[0020]圆管的圆管物料从进料侧3置入上料架本体,由于弹性件6的作用,所述料道2向着出料侧4倾斜,圆管物料会向着出料侧滚动,并随着积累圆管物料的数量增加,重量增加,弹性件6被拉长,料道2放平,最终直至将上料架放满圆管物料,而随着圆管物料的数量减少,弹性件6将会恢复原有长度,将料道2抬升最终至初始斜度,让残留在料道2上的圆管物料向着上料推板7滚动,确保没有任何物料的残留。
[0021]在第一直线驱动器10的作用下,落在上料推板7区域内的圆管物料会被抬升,当上料推板7上升时,会将未被举起的圆管物料阻挡在料道2上,在避免脱料的同时还能被一次对齐放平,此时会被抬升数根圆管物料至选料斜道8的高度后,顺着上料推板7落入至选料斜道8的区域中被码放,当上料推板7上没有任何圆管物料后,将会下降至料道2的最低处进行下一次的托料工序。
[0022]当圆管物料进入到选料斜道8的区域后,会顺着坡度滚落到最低处,落入到防缠绕上料机构9的区域,此时,防缠绕上料机构9可以根据第二直线驱动器向着出料侧4行进的长度,来改变防缠绕上料机构9与选料斜道8之间的落料空间大小,从而改变被防缠绕上料机
构9抬起的圆管物料的数量,使得落料空间正好够抬升1跟或数根圆管物料,从而实现精准的上料操作,其余没有被抬升的圆管物料,也会被防缠绕上料机构9的外侧阻挡在选料斜道8上,直至防缠绕上料机构9归位后,再沿着选料斜道8滚入防缠绕上料机构9的区域,同时令圆管物料在避免脱料的同时还能被二次对齐放平,完成一次的上料循环。
[0023]其中,所述第一直线驱动器10、第二直线驱动器11与第三直线驱动器12均可采用普通的气缸或者是伺服直线电机等可控的直线运动动作机构来实现。
[0024]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较优的实施例之一,所述上料推板7由向着出料侧4倾斜的承载面70以及竖直向下地连接在所述承载面70靠进料侧3下方不止1件的止挡板71组成,所述止挡板71的件数与所述承载面70的长度呈正比例关系。
[0025]本技术的所述承载面70起到控制落入上料推板7区域内的圆管物料的数量,同时让圆管物料能够顺着承载面70的斜度滚动至与所述选料斜道8贴合的区域待命并对齐放平,而所述止挡板71的设置,则可以让上料推板7在送料的时候,不会从机架1上脱落,并且还能继续进行放平对齐的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管自动上料架,包括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上若干件的料道,所述机架宽度方向的一侧为进料侧,另一侧为出料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料道一端铰接于出料侧,另一端套设在进料侧所述机架设有的导柱上,且通过弹性件与所述导柱相连,使得所述料道呈倾斜布置,在出料侧沿工位顺序依次设有与所述料道贴合的上料推板、设于出料侧顶端的选料斜道以及与所述选料斜道配合的防缠绕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推板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一直线驱动器,所述防缠绕上料机构依次连接有水平设置的第二直线驱动器与竖直设置的第三直线驱动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管自动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推板由向着出料侧倾斜的承载面以及竖直向下地连接在所述承载面靠进料侧下方不止1件的止挡板组成,所述止挡板的件数与所述承载面的长度呈正比例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管自动上料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料斜道靠近所述上料推板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自健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胜航模具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